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
无人机“蜂群”导航有备份
■钱生超李雅楠
V-BAT无人机。
现代战场上,无人机渐渐成为热门兵器。同时,对无人机“蜂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不断走向深入。
从一些国家的研究实践来看,无人机“蜂群”要投入使用,除了无人机本身须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外,还要有自主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外部条件,如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等提供支撑。
在自主控制系统中,人工智能的作用越发重要。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机可进一步减少对飞手操作的依赖,并能依据感知设备所提供的信息及时做出反应。外部条件中,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以及其他通信手段,则能帮助无人机明确地知道“我在哪里”“要到何处去”,完成障碍检测、路径规划等任务。
随着各国探索无人机“蜂群”反制措施的同步展开,无人机今后的作战环境进一步复杂化,卫星定位导航信号及其他外部通信手段成为易受攻击的环节。那么,在此类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无人机“蜂群”如何继续发挥作用?一些国家的研制厂家开始尝试采用新的导航方式作为“备份”,以应对战场上“最坏情况”的发生。
以美国一家航空航天和国防技术公司——Shield AI研制的“V-BAT Teams”新型无人机群系统为例,前不久,该公司发布了这一新系统。和其他国家研制的无人机“蜂群”支持系统相比,该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在失去卫星定位导航信号和其他外部通信手段的情况下,它仍能让多架无人机立足各自的人工智能和自主导航系统,进行相互沟通,自主协调行动。
有外部条件可用时,能通过“借力”做到物尽其用;在无法“借力”时,留有额外渠道来保证无人机继续完成自主作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代表着一种趋势——在“蜂群”导航方面,无人机不被单一方式捆住手脚,可进一步提高战场生存力和作战效能。
据Shield AI公司所披露的消息称,现阶段的“V-BAT Teams”新型无人机群系统只能支持4架V-BAT无人机进行协同,其未来发展方向是支持数量更多的无人机实现自主协同。
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具备一定可移植性。研发公司试图在未来将其应用到其他不同类型平台上,把更多武器平台“聚拢”在一起,提升其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打击效能。
当前,“V-BAT Teams”新型无人机群系统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但其所反映的“备份思维”,对其他国家研发无人机“蜂群”带来颇多启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