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为何让农夫鉴定忠臣、奸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6 08: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乾隆为何让农夫鉴定忠臣、奸臣

“乾隆南幸,乘舆出国门,才里许,乡人某荷锸迎观,侍卫出刀于手,斥去之。乡人倔强不少却。一尉持梃挞其颅,乡人负痛而号奔。乾隆惊询何事,以刺客对。大怒命缚交顺天府尹,严鞫论拟。府尹某廉得其情,知乡人实非刺客,且恐兴大狱也。即具摺复奏,略谓乡人某素患疯疾,有邻右切结可证。罪疑唯轻,且无例可援,乡人某某,著永远监禁,遇赦不赦。地方官疏于防范,著交部议处是否有当。伏乞圣鉴训示云。疏上,称旨,即奉批答,著照所奏,妥为办理,钦此。故至今论者韪之,谓能顾全民命。不独乡人感德,即失事之地方官,亦在斡旋之中矣。”

这里说的是乾隆南巡的时候,遇到一个颇有山东生员冯起炎风格的老农,该老农听说皇帝打这儿经过,当即光着脚丫子,扛着锄头跑来看稀奇。侍卫拿刀子轰老农滚开,那老农却不肯听劝,一名侍卫看不下去了,就抡起鞭子,耐心地对老农进行说服工作,结果,老农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惨叫之声,惊得乾隆脸皮变色,六神无主,就问:“咋回事啊,刚才是什么动静啊,那么怕人?”侍卫回答说:“启奏陛下,有刺客。”

刺客?当地官看不下去了,只好出来解释:“陛下,不是这回事,那个老农啊,他患有严重的癫痫疾病,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抽疯。陛下,我的意思是说,咱们这里这么多的正常人,能不能别跟一个疯子计较?”

乾隆皱起了眉头,这事,该不该听地方官的一句劝呢?还没拿定主意,那边又出事了:

“纯庙南巡,江浙耆老妇女,道旁瞻仰,有称皇帝老爷者。前驱卫士将执而治之。纯皇亦惊讶,询之尹文端公。公奏:‘南方愚民,不明大体,往往呼天为天老爷,天神地,无不老爷者。’纯皇大笑,扈从诸臣,遂不复言。公奏对敏慧,为廷臣所交推,玩此数语,洵称得体。”

这个故事说,在乾隆巡幸江南的途中,调皮捣蛋的不唯是农夫,农妇更是没有闲着,这里就冒出来一个淳朴的农妇,站在道边,向乾隆热烈地挥手狂叫。侍卫大怒,上前将农妇逮住,押到乾隆车杖前:“陛下,这农村老娘们儿乱喊口号,太反动了,必须要严惩。”“嗯,应该严惩,应该的。”乾隆扭过头来,问身边随行的官员们:“你们说说,这老娘们儿该怎么整治她才好?”

众官员们议论说:“这老娘们儿没文化,就爱往人多的地方瞎嚷嚷,嗓门儿还老高,不过呢,好像这老娘们儿也没什么谋反之心,她只是弄不清楚该怎么称呼皇帝罢了……”“也有道理。”乾隆点头,谆谆教诲各级官员道:“朕早就跟你们说过的了,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你们这群傻帽儿,才是最幼稚可笑的,不信是不是?不信咱们试一试,那谁……去那边田里,把那个正插秧的老农给朕逮来……”

“高宗循卫河南巡,舟行倚窗,见道旁农夫耕作,为向所未见,辄顾而乐之。至山左某邑,欲悉民间疾苦,因召一农夫至御舟,问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略,地方长官之贤否。农夫奏对,颇惬圣意。寻又令鮂视随扈诸臣,兼询姓氏。群臣以农夫奉旨询问,于上前不敢不以名对,中多有恐农夫采舆论上闻致触圣怒者,皆股栗失常。农夫阅竟,奏曰:‘满朝皆忠臣。’上问何以知之。农夫奏称:‘吾见演剧时,净脚所扮之奸臣,如曹操、秦桧,皆面白粉如雪,今诸大臣无作此状者,故知其皆忠臣也。’上大噱。”

这里说的是,乾隆在各级官员的陪伴之下,巡幸河南,逮来一个没来得及跑掉的农夫,审讯过农时收成等问题之后,于是乾隆兴起,吩咐各级官员列队,让农夫把潜伏在他们之中的奸臣揪出来。这下子众官员可吓得惨了,无不是两腿打战,脸皮青紫,这万一要是农夫瞧哪位官员不顺眼的话,那后果……

农夫开始揪奸臣了,他脸色严肃地在官员队伍面前走过,突然他走近一位官员:“你……”那位官员登时昏倒。农夫讪讪地走开,突然面有喜色,向着下一位官员疾冲过去,就听一声呻吟,那官员已经绵软瘫倒在地……就这么折腾一圈,农夫终于结束了他的巡视,回到乾隆面前:“启奏陛下,咱们这里没有奸臣,清一色大忠臣。”

“你是咋知道的呢?”农夫这么快就下了结论,乾隆很是诧异。

“这不是很简单吗,”农夫解释说:“夫奸臣者,白脸也,奸臣都是大白脸,可你瞧咱们这些官员们,一个个肥肥胖胖,红光满面,哪有一个白脸奸臣?”

这些冲乾隆乱喊口号的农夫农妇们,就是乾隆皇帝在这个世界上的博弈对手了。这些竞争对手的水平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要不要和这种水平的对手展开公开大辩论?还是免了吧,乾隆是这样想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6 18:45: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桧的后人考上了状元,乾隆问他的祖宗是谁,他如何答
秦桧的后人考上了状元,乾隆问他的祖宗是谁!这个故事出自野史,但主角秦大士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且是如假包换的乾隆年间状元,“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也出自他的手笔。秦大士,号
2024-06-12 09:29:00
历史上的大奸臣为什么能得势?因为他们有这个秘诀
...没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奸臣总是能得势呢?这一年,乾隆爷的亲生母妃去世,乾隆伤心的好几天吃不下饭,跪在母亲的灵前不愿起来。大臣们都劝呐:皇上啊,人没有办法复活,您一定要节哀啊
2023-05-24 14:23:00
乾隆不杀和珅,只是因为君臣感情吗?
...被杀。而是说和珅作为一个军机大臣,他的贪,其实是被乾隆皇帝默许的。换句话说,历史上很多人认为乾隆不杀和珅,只是因为他与和珅之间有很长的感情,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和珅的贪婪,
2023-06-08 12:07:00
他们是明清两朝两个头号奸臣,先廉后贪先忠后奸
...但是和珅最后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大贪官——因为他要满足乾隆更大的贪欲。要建立十全武功,要六下江南,那银子花得比流水还快,和珅也就从一个殚精竭虑侦破贪污案的反贪局长变成了一个挖空心
2023-05-06 18:52:00
盘点历史上被误解的4大“奸臣”
...亡于魏忠贤,还是亡于东林党。第四位:和珅和珅是清朝乾隆皇帝时期的大贪官、大奸臣,据记载,嘉庆皇帝在抄和珅家的时候,总共抄得白银八亿两,这是什么概念?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
2023-10-21 08:44:00
晚明时期,江浙地区流行“认名人当祖宗”,连奸臣秦桧都有人认
岳王坟前的跪像《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了清高宗乾隆帝与乾隆十七年状元秦大士(秦涧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乾隆十七年殿试期间,乾隆皇帝亲自监考,看到秦大士的名字后,很好奇,就在心里记下
2023-01-20 15:50:00
清朝皇帝中,面对下属谄媚逢迎谁最受用,谁最反感?
...面朱批斥责,可谓是清朝最反感下属谄媚的君主。后来的乾隆皇帝,则跟他的父祖不太一样。乾隆年轻时,也是非常虚心纳谏,不喜逢迎,但随着年龄渐长,加上国家正值太平盛世,他的心态也渐渐
2023-05-22 09:18:00
乾隆年间的“叫魂案”导致上万百姓被冤杀,始作俑者竟是一农夫
乾隆年间,大清内部曾经展开过一场肃清运动。乾隆皇帝命令各地官员严查民间“叫魂”之事。凡是牵扯进叫魂案件的术士、曾经雇佣过术士叫魂的雇等等,一律问斩。叫魂是古代一种封建迷信的行为,
2023-03-07 12:29:00
揭秘和珅的真实人生与传奇故事
...定明白,这说的是和珅和大人。的确,当和珅最大的靠山乾隆皇帝弘历一死,嘉庆辅一称帝就下令抄家和珅。想起和珅,观众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演员王刚所演绎的那憨态可掬的笑容和狡黠灵动的双眸
2024-02-28 0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