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皇帝中,面对下属谄媚逢迎谁最受用,谁最反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2 09:18: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古时候的朝廷中,有忠臣,有奸臣,有权臣,有诤臣,还有谀臣。所谓谀臣,顾名思义,就是拍马屁功夫很厉害,靠阿谀奉承爬上高位的臣子。

在我国历史上,从来都不乏谀臣的踪迹,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这类臣子的身影。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和我们古代鼓励说好话的文化氛围有关。孔子说,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对那些尊长的人,不能说他们的坏话,那就只能说好话。偏偏现实很残酷,好话又很动听,古时候的很多君主,便沉沦在了这些谄谀之辞中。

当然,我们说的谀臣不一定是奸臣,他们个人能造成的危害可能有限。但如果君主宠信谀臣,会给其他人造成很坏的示范效应,上有好之下必甚焉,很快就会被阿谀奉承之人占据朝堂。所以一个君主对待谄媚逢迎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朝官员的能力和素质。

清朝皇帝中,面对下属谄媚逢迎谁最受用,谁最反感?

有见识的君主,能意识到官员谄媚逢迎的危害,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遏制这股风气。但也常常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够在自己在位期间坚持这一原则的君主并不多,清朝的康熙皇帝算是其中一个。

康熙算是清朝能力最强的皇帝之一,他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不喜谄媚逢迎。在清初时,清朝统治者们非常尊崇中华民族的二帝三王,也就是对黄帝、炎帝,以及夏禹、商汤、周文王非常崇拜,认为他们是仁君圣主。

有一次,有个叫傅达礼的大学士给康熙进呈经筵讲章,里面有夸奖康熙“嫓美三王,跻隆二帝”的颂词。康熙觉得,讲章里褒扬皇帝虽然是定例,但说自己的功德超过古代的二帝三王,实在是太过夸张,说“二帝三王,岂朕所能迈且过哉?”于是批评了写颂词的官员,让他们修改后再进呈。那一年康熙才刚过20岁。

清朝皇帝中,面对下属谄媚逢迎谁最受用,谁最反感?

康熙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君主,不会被下属的溜须拍马冲昏头脑,所以终康熙一朝,没有哪个谄谀之徒靠拍马屁而登上高位。而与康熙比起来,继位的雍正皇帝,比他的父亲更不喜欢下属逢迎,见到拍马屁的奏折,甚至会重重惩处。

比如雍正登基之初,有一年黄河水突然变清,有个叫邹汝鲁的官员给雍正上奏,说新君即位,“旧染维新,风移俗易”,因为大清出现了雍正这样的明君,所以上天才降下了吉兆。

要是换了别人,听了这话可能大为受用,但雍正一听就火了。你说上天因为我圣明才有这样的吉兆,难道我爹康熙就不圣明了?为了杀鸡儆猴,雍正最初判了这位拍马屁的官员绞立决,后来格外开恩,让他去河工效力赎罪。

这件事也不是孤例,雍正在位期间,如果看到阿谀奉承的奏折,都会直接在上面朱批斥责,可谓是清朝最反感下属谄媚的君主。

清朝皇帝中,面对下属谄媚逢迎谁最受用,谁最反感?

后来的乾隆皇帝,则跟他的父祖不太一样。乾隆年轻时,也是非常虚心纳谏,不喜逢迎,但随着年龄渐长,加上国家正值太平盛世,他的心态也渐渐膨胀起来。

比如我们之前提到,乾隆晚年时,安徽巡抚朱珪上奏吹捧乾隆的经学功底,说什么“刊千古相承之误,宣群经未传之蕴,断千秋未定之案,开诸儒未解之惑。”把乾隆捧成了千年难遇的经学大家。乾隆表面上说这些赞扬有点太过了,但其实心里很受用,还表扬和赏赐了朱珪。

到后来,乾隆更是一直自我感觉良好,还让人总结他一生的十大功绩,自封为“十全老人”,其洋洋自得之意,溢于言表。也正因乾隆有这样的喜好,给了谀臣们很大的生存空间,所以在乾隆朝出现和珅这样的人物,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2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果清朝十二帝在地府相聚,努尔哈赤第一个抽谁
...皇太极都倒在了清朝入关之前,顺治才是第一个入关后的皇帝。因此清朝入关之后只传了十位皇帝,加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则是十二帝。清朝始终尊奉努尔哈赤为开国皇帝的,一位因为没有他先建立
2024-04-21 14:25:00
大清12帝谁是最有作为的皇帝?不是康熙、雍正
说到清朝的皇帝,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大多的人都认为,康熙和雍正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而乾隆虽然稍微逊色,但他在位时期却是清朝最鼎盛的时期。但其实有一位皇帝能
2022-12-19 15:38:00
康熙、乾隆二帝为何长寿
从古至今皇帝这个职位大多时候都为人所羡慕眼红,坐拥天下,大权在握,生杀予夺。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办法控制自己的寿命,因此在古代皇帝大多寿命不算很高的情况下,康熙乾隆这对爷孙的长寿就
2024-04-25 10:38:00
雍正帝与李卫:重才轻德的治国用人之道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着一次政权的变更。我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孙三代,用人制度、治国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尽管每位皇帝
2024-02-05 19:18: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统详细地记录于《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损害了万乘之尊皇帝的形象,暴露了国祚和宫廷的绝密,起到反宣传作用,根本达不到使臣民“觉迷”的目的,只能更增强人们的反清排满情绪,对清朝统治
2024-06-27 22:06:00
很多人认为雍正是清朝最好的皇帝,那么他有哪些优点呢?
...清朝一共历经二百多年,前后一共有着十二位帝王,这些皇帝为清朝在中国的统治做出了卓绝的贡献。除了晚清时期的几位帝王由于国家的衰落和时代的原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之外,清朝前
2023-05-19 05:05:00
清朝这两位英主的贡献至关重要,但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位君主,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位大汗(努尔哈赤),十一位皇帝。在这十二人当中,努尔哈赤是清朝基业的开拓之主,皇太极继承汗位,正式建立清朝。顺治皇帝带清兵入关,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最显
2022-12-11 12:22:00
聊聊高僧预言大清国怍的故事
...化,这样的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民间,就连王孙贵族、当朝皇帝也不可避免地沉迷其中。清朝建立之后,清世祖顺治帝就曾经问过一位高僧大清能传几代?当时高僧说了14个字。本来顺治帝没有当回
2023-05-10 12:55:00
“三朝君主左膀右臂”的张廷玉,晚年被乾隆戏耍,结局令人唏嘘
...能臣,他便是张廷玉,号称“三朝君主左膀右臂”,也是皇帝身边一日都无法离开的“首席秘书”。在前面很多年的时间里,张廷玉也一直都被视为“君臣知遇”的完美标本,然而,晚年他却被乾隆
2022-12-20 13: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