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第40次南极考察丨科普:南极考察站如何运行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29 22: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南极秦岭站2月28日电(记者周圆)考察站是南极考察的重要基础设施。日前,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建成开站。考察站运行工作有哪些?如何支撑科学研究?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一一作了解答。

“好的考察站是建出来的,更是运维出来的。”魏福海说,中国南极考察站的运维工作由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负责,整体而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考察站的运维保障和科研支撑。

运维保障是考察站运行的基础。

在旷古荒寂的南极,一座考察站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魏福海曾多次担任南极考察站站长,“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独立的水、电、暖、吃、住、行等保障系统。”

这是一套日益完善的运行保障系统。人员配置方面,常年考察站通常设有医生、机械、电气、水暖、维修、通信、厨师等专业保障岗位。

物资补给方面,每年11月至次年2月,“雪龙”号或“雪龙2”号会给考察站运送来一年的补给,包括食品、燃油、配件和专用设备等。南极中山站和长城站已建立了无土栽培蔬菜温室系统,如今能种植出生菜、黄瓜、辣椒等。

电力水源方面,考察站的电力一般主要由柴油发电机供电,而秦岭站作为现代化考察站,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新能源占比超过60%。考察站的水源主要依靠站区附近的淡水湖泊或海水淡化。

垃圾处理方面,垃圾必须严格按照《南极条约》体系相关规定分类和回收,其中,生活用水经过现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海,固体垃圾须全部运回国内。

交通出行方面,考察站配置有工程机械、全地形野外车辆、橡皮艇和直升机等交通设备。此外,中国还拥有一支强大的南极内陆运输保障车队,“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入列后,航空调查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以考察站为代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运维体系,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魏福海说。

服务科学考察是南极考察站的重要使命。

“南极考察站为国家多学科的研究项目提供支撑,涵盖气象、地质、生物、天文、冰川、海洋等多个领域。”魏福海说。

他进一步介绍,每个考察站基于独特地理位置也同时开展差异化学科研究。例如,长城站也是极地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山站是极地雪冰和空间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建设的秦岭站地处罗斯海,将重点支撑极地海洋领域的科学研究。

在南极,考察站建有专业的实验室,配置相关学科的样品、数据采集设备和分析仪器。以秦岭站为例,该站配有海洋实验室、大气观测室、地球物理观测室等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站区一卡通系统,能进入特定的实验室使用相关科研设备。

科研组织管理方面,考察站作为国家科考平台,目前已建立起全流程的南极样品、数据、科考设备和共享等管理体系。“这些确保了科学研究和常规调查监测的标准统一和质量可靠,为最终科研成果产出提供有效支撑。”魏福海说。

魏福海表示,相信未来随着中国南极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南极考察站将为中国和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持续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点亮新的坐标——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我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是本次考察任务的突出亮点。使命无上光荣,挑战前所未有:卸运中国南极建站史上最多的建站物资;搭建中国南极考察站中面积最大
2024-04-16 19:17:00
...据悉,本次南极考察将依托“雪龙”号、“雪龙2”号和考察站开展一系列综合调查监测,深入研究南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2023-12-30 07:55:00
新华鲜报|行程8万海里:“雪龙兄弟”带回来什么?
...历史纪录地8次穿越“咆哮西风带”;建设完成中国南极考察站里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5120平方米的秦岭站主体建筑;直升机单日最高吊运物资211吨……于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之际开
2024-04-16 20:48:00
...能源系统已累计发电3000千瓦时。这是中国现阶段在南极考察站中配置的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发电系统,清洁能源比例可达60%以上,每年能为站区节省百吨以上的化石燃料。
2025-03-01 08:11:00
...梦极地》的讲座,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我国极地考察船和考察站的有关情况,通过故事讲述了一代代极地工作者勇斗极寒、坚忍不拔、拼搏奉献、严谨求实、造福人类的精神风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
2024-09-14 15:04:00
与极地“对话”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陕西
...长魏福海以《逐梦星辰大海,崛起南极冰原——中国南极考察站发展历程分享》为题,讲述了中国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的艰辛过程;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
2025-04-01 17:00:00
极地科考未来如何继续“破冰”
...984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开始,一批批考察队员远赴极地,考察站陆续落成,那么,年复一年的极地科考究竟在做什么?这次建设的南极秦岭站,与之前建成的站点有何不同?极地科考已取得的成
2024-05-22 05:21:00
“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周四起三天可预约参观!已停靠青岛奥帆中心
...境的了解和认知。“通过这么多年对南极的考察,我们在考察站建设方面也在不断升级、创新,提升了我们在南极考察领域的生存能力、科研能力和保障能力。”王哲超希望通过开放日的机会,让更
2024-04-10 20:27:00
铲雪铲到崩溃 在南极盖房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而上既然条件如此恶劣,为什么还要选择在这里建站呢?考察站的选址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科研方面的考虑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秦岭站选在这里就能够覆盖周边300公里范围的考察区
2025-04-16 20: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7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71.99平方米收;105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08.89平方米收;14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44.09平方米收……热力公司收取暖费
2025-11-12 07:11:00
今年33岁的孟师傅是水电工,在西安高新区的一个项目上干活后,3万余元的尾款迟迟要不到,一气之下将对方的行径发到网上曝光
2025-11-12 07:12:00
因涉“虚假宣传”被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漳浒市场监督管理所立案调查的陕西修芙复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前被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违反《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2025-11-12 07:12:00
2025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
11月10日上午,以“大时代、大视野、大文学——文明新形态中的网络文学”为主题的2025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
2025-11-11 15: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11月11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针对近日网传“某女编剧自称曾袭警后通过关系被放行”一事
2025-11-11 15:26:00
全球首台!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顺利并网调试
记者从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获悉,近日,全球首台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在贵州六盘水首钢水城钢铁顺利完成并网调试
2025-11-11 15:45:00
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被罚23.37万元
据信用河北官网公开信息,近日,因存在过度检查、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被青龙满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罚款23
2025-11-11 15:47:00
肚脐一个小口,切胆不留疤!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常态化开展肝胆单孔腹腔镜技术
鲁网11月11日讯“真没想到,在青岛就能有北大专家给做手术!只在肚脐上开个小口,胆囊结石的问题就解决了,还几乎看不到疤痕
2025-11-11 15:51:00
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上门服务守护老人用电安全
寒冬将至,温情先行。11月10日,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组织国家电网福建电力(上杭古田之光)“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走进辖区五保户钟大爷家中
2025-11-11 15:51:00
2025年11月,中国民生银行泉州惠安支行迎来十五周岁生日。十五载春华秋实,民生银行惠安支行始终恪守“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
2025-11-11 15:51:00
政策性金融靶向供给,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2023年初秋,“新质生产力”概念如一颗投入产业湖面的巨石,迅速激荡起各领域的创新浪潮。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福建省分行”)敏锐捕捉时代信号
2025-11-11 16:23:00
农行临西开源支行:守护钱袋子,谨防养老投资骗局
鲁网11月11日讯近期,中国农业银行临沂开源支行开展了一场面向老年客户的“守护钱袋子”防诈骗知识宣传活动。在网点的营业大厅里
2025-11-11 16:24:00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以聚焦LDL-C认知误区
2025-11-11 16:24: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九九重阳暖人心 八里庄幸福院情系老人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郝晓宁)近日,八里庄幸福院精心筹备了一场温馨的聚餐活动,将关怀与温暖送到八里庄村老人的心坎上
2025-11-11 16:25:00
讲台下的回响——“我的育人故事”分享会圆满举办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陈改霞)为深度挖掘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智慧,传递立德树人的育人温度,凝聚教育初心力量
2025-11-11 1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