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千年花儿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6-22 08: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民族日报

千年花儿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2023中国花儿大会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在和政县举办

千年花儿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甘肃籍音乐人段兴华演唱的《花儿》播放量达上百万人次

千年花儿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花儿歌手张平演唱花儿《呛啷啷令·雪白的鸽子》

千年花儿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花儿文献资料

千年花儿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剧照

千年花儿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群众漫花儿

《中国新闻报》 艾庆龙

6月17日,在北京完成节目录制的“90后”花儿歌手杨雪笑容挂在嘴角,年纪轻轻的她,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花儿传承人,奔赴各地传唱花儿是她的工作之一。

花儿并不是一朵花,而是一种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其产生时间,学者多以明代初年界定。花儿以爱情为主线,多方面展现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中国西北部,被誉为大西北民歌之魂,因歌唱形式散漫,也叫“漫花儿”。

在返回银川途中,出生山区的杨雪谈及“花儿初体验”时称,父母干农活时会“漫”上几句花儿,缓解劳累,在潜移默化中,她也会“漫”几句。求学期间,流行音乐在同龄人中盛行,她因哼唱花儿还曾被当成另类。成为花儿传承人后,她逐渐意识到,花儿的传承更需要年轻人的参与。

创新:

向流行音乐“取经” 从田野走向舞台

近日在“中国花儿之乡”甘肃临夏州和政县举行的“中国花儿大会”上,杨雪与各地花儿歌手同台演出,相约在田野中寻找花儿“味道”,新疆师范大学声乐教师副教授马巧梅也是其中一员。马巧梅接受专访时表示,花儿的保护、传承,需建立在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变化中。

马巧梅说,花儿在配乐上可以向流行音乐“取经”,甚至在创新中可以倾向于说唱音乐,这样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也便于他们去接受、去传唱。

对于马巧梅的观点,甘肃籍青年音乐人段兴华表示赞同。6月16日,位于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的兰州信息科技学院迎来20周年庆,段兴华是演出嘉宾之一,他的演唱节目《花儿》加入说唱元素,同学们手里挥舞着手中小旗,呐喊声、尖叫声响彻场馆,全场沸腾。

“许多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民间音乐,觉得土、不上档次。”段兴华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他多次尝试将传统民歌、小调与当下流行的说唱、电音相结合,包括《花儿》在内音乐作品短短几天内便可达到上百万人次的播放量。

“这就是花儿本身的魅力。”段兴华将花儿比喻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创作只是帮她扎了个马尾辫,梳了个齐刘海,美的还是她本身”。

花儿还能怎样“变身”?临夏州民族歌舞剧团给出答案:花儿剧。

该剧团摸索创作以花儿格律编写唱词,融合文学、表演、导演、舞蹈、美术等,以1965年创演的第一部小型花儿剧《试刀面》为标志,确立了花儿剧这一剧种,先后创作演出了《花海雪冤》《牡丹月里来》《雪原情》《雾茫茫》《迎春花儿开》《布楞沟的春天》《幸福像花儿一样》等10多部不同题材的花儿剧。

“运用4首原汁原味的传统河州花儿。”花儿剧《布楞沟的春天》音乐总监、作曲李海魂曾说,该剧借鉴河州花儿、河州小调、河州贤孝、河州平弦,将多种艺术元素糅合,形成全剧12段舞蹈音乐,44段唱腔。从序幕曲到尾声,轻松明快,激越动听。

传承:

用新技术手段延续“一方人唱一方歌”

在中国花儿大会期间,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柏平以学术角度解析花儿。他说,花儿在山村、平原、田野、市井演唱,歌唱者融于自然,表达深沉的爱,最大特点便是自适,自己感到舒服即可,好坏由别人评说。因此他建议,不仅要重视“一带一”的口传心授,也要加强“一对多”的传播,更要重视群体性,发动学生、村民自己来唱歌,形成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局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哪些适合在学校中大面积开展进行,这没有统一标准,也不是一刀切的事情。”宁夏大学教育学院教师韩煦认为,这需要相关专家、学者与官方人员共同研究确定。

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郑长玲坦言,随着社会发展,西北地区民众与外界的交往趋于频繁,他们开始走出大山,去往城市谋生。因此,越来越多人不再身处“鸡犬之声相闻”的乡土社会,而是高楼大厦的标准化都市。伴随他们成长的花儿就此成为情感依托和精神家园,或是一种对远方家园的追忆和归属。

对此,郑长玲表示,一方面需修复花儿存在和延续的文化生态环境,实现“一方人唱一方歌”;另一方面则需激发内在生命力,在传承和保护的思路下探索新途径。

不少学者认为,花儿属于民间文学范畴,有其自身的传承规律,官方干预过多,客观上会限制花儿自主传承。因此,既要做好“原汁原味”的保护,又要探索花儿舞台化、戏剧化,不仅需要官方和学者及歌手,更需要民众参与其中。

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师王瑞表示,以往对于花儿的传承和保护比较注重花儿的历史、流派、唱调、歌词等,但还需清醒认识到,花儿还是小众音乐,西北地域之外的人甚至都不知道花儿是什么,无法产生共鸣。

与花儿面对相似境遇的戏曲,在互联网时代下做了相关尝试,如短视频平台与京剧演员发起“笑出国粹范”主题挑战,活动上线次日,就吸引3万人参与,拥有超过25亿人次的点击量。对此,王瑞认为,通过类似渠道,可以让年轻人感觉花儿是可触及的,是身边文化,不再有距离感,但也需要认识到,短视频平台传播是碎片化的,如何抓住花儿特点,让大众对花儿有积极正面的认知,还需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

交流:

各民族共创 汇聚在“花儿之乡”

作为花儿传承基础的“花儿会”是大型群体民间活动,活动参与度和群众基础尚可,多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仅在甘肃境内就有124处花儿会。以刚举行的中国花儿大会为例,3天内,当地共接待游客6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8亿元人民币。

陕西师范大学民族学博士朱健彪认为,花儿并不是某一民族的贡献,而是各民族共创共享的文化成果,体现了汉语文化群集体智慧。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崔玲玲认为,花儿流传过程中,在广阔高峻的山间田野里,各民族青年用花儿表达爱慕和追求,但在互诉衷肠时,经常出现语言障碍,只好用多种语言交替演唱,因此,可以看到汉语和藏语、保安语等融合,因此花儿包含民俗学、地理学、语言学等内容,不仅吸引了中国西北学者的关注,也让美国、日本等国家学者热衷研究此领域,并取得不少成果。

“临夏是花儿的故乡,是花儿的发祥地和最主要的传唱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的称号。”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介绍说,临夏为深度挖掘花儿文化内涵,培育打造花儿文化产业,先后实施临夏花儿历史博览传承中心、花儿剧院等项目,创办《中国花儿》杂志,培养花儿非遗传承人,举办高水平花儿学术研讨会以及花儿歌手大奖赛等。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民间收藏家将5300多件花儿历史文献资料捐赠临夏州博物馆,包括明清以来学者谢缙、王竑、吴镇对花儿的记载、吟咏、研究等相关著作,也有朱仲禄、王绍明、苏平等歌手的胶木唱片、磁带、光碟等,集中展示了花儿艺术产生、发展、演变、流布的历史脉络。临夏州博物馆也由此成为全国花儿文献资料最丰富、体系最完整的收藏之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09: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主创全员重聚!“甄嬛传团综”官宣!
...作为一个12年的老剧,《甄嬛传》的热度和生命力可谓是长盛不衰。近年来,人们对《甄嬛传》的文创、表情包、二创账号已经司空见惯。自2022年开始,《甄嬛传》IP的商业价值逐渐凸显
2024-05-16 09:51:00
东南海鲜、西北的抓肉、岭南的荷叶饭、舌尖上的“年味儿”
...最具特色的活动,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历久弥新,长盛不衰。而在东北,二人转和扭秧歌则是最具“年味儿”的民俗表达。
2023-01-20 16:39:00
...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姝 通讯员 马磊)6月11日,2023中国花儿大会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临夏州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工作推进会召开。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邵志刚主持会议并
2023-06-12 08:56:00
人报甘头条  |  2024中国花儿大会在甘肃临夏开幕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董洪亮 宋朝军6月2日上午,2024中国花儿大会在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松鸣岩开幕。大会以“保护、传承、发展、传播”为主题,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共同
2024-06-03 21:53:00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重塑“花学”
...固然2015年播出的《花儿与少年2》催生了后来网络论坛上长盛不衰的“花学”,但该节目播出时收视率是期期下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彼时主流观众对于扎堆的旅行真人秀的疲惫心理——要么
2024-01-11 10:28:00
...龙城广场、伏羲庙展开“快闪”式演出。极具民族特色的花儿演唱、热情洋溢的民族舞蹈,受到天水市民和各地游客的热情欢迎,赢得了阵阵掌声与喝彩。主持人穿插其中的文旅资源介绍,更是让人
2024-04-18 16:25:00
以篮球之名 相约花儿临夏
本文转自:民族日报以篮球之名 相约花儿临夏——黄河流域九省(区)第二届农民篮球邀请赛开幕开幕式现场运动员入场 河南队VS陕西队东乡拔棍 甘肃队VS陕西队山西队VS青海队 河
2024-05-02 06:49:00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花儿临夏·在河之州”临夏州第二届文化旅游节将于6月中旬在和政县松鸣岩景区开幕。据了解,“花儿临夏·在河之州”临夏州第二届文化
2023-04-20 17:32:00
一场篮球赛助力花儿临夏引流出圈
...里熬茯茶,远方的客人请下马,看看我的家……”这首“花儿”,道出临夏人民的热情好客。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一场精彩绝伦的篮球赛事把花儿临夏“唱响”全国。以篮球为媒 以体育会友
2024-05-11 09:22: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网剧《踏血寻踪》在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隆重开机
2025年10月18日上午,年代刑侦悬疑中剧《踏血寻踪》开机仪式在安徽省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隆重举行。县政府副县长胡芬同志出席仪式
2025-10-20 14:50:00
中影创新积极践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命 助力“红领巾的光影记忆”观影活动走进中央团校
近日,全国少工委、国家电影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红领巾的光影记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观影活动,并首批推荐30部爱国主义题材优秀影片
2025-10-20 15:20:00
10月18日,大型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 时空解码》正式登录咪咕视频。该片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民族宗教专家全程参与,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2025-10-20 13:50:00
时代画卷《依依向北风》启幕,蓝暄演绎质朴年代真情担当
10月19日,由武一鹤编剧,武洪武执导,菅纫姿、鲁诺、何明翰等主演的电视剧《依依向北风》在CCTV-8黄金档开播,引发观众广泛期待
2025-10-20 11:49:00
由北京市广电局指导的《怒刺》正在红果短剧、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咪咕、搜狐等全网其他平台热播中。该剧入选中宣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文艺作品
2025-10-20 12:19:00
《小城良方》今日开机 肖战领衔超强阵容寻“疗”愈良方
由柠萌影视出品,爱奇艺联合出品的小城生活“疗”愈剧《小城良方》于今日正式官宣开机。该剧由聂成帅编剧,张晓波导演,苏晓担任总制片人
2025-10-20 13:50:00
台式纯爱电影《不要错过你》定档11月7日 三重仪式感开启冬日浪漫
由杨宥瑜执导,林奕岚、詹怀云领衔主演的台式纯爱电影《不要错过你》今日正式定档11月7日,并发布定档海报,以三重仪式感,提前锁定冬日档期的甜蜜氛围
2025-10-20 13:50:00
青岛:创新之姿 潮萌出击 《节气小精灵》亮相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
鲁网10月2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宗绪昌 赵晓亮 笨果均)10月16日至10月18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山东青岛隆重举行
2025-10-20 13:34:00
青春华章丨蒲公英的青春日记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作者:周楠、倪冲、王凯璐(“青苹果乐园”团队、 “小纸青”团队)制图:童瑶、朱家佳、陈艳丽(湖北美术学院“五十三梯”漫评团队)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
2025-10-20 11:54:00
《百年英雄》人物漫画有奖征集活动在京启动
由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与郑州航空港区慈善总会共同发起的“《百年英雄》人物漫画有奖征集”活动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启动
2025-10-20 13:29:00
最新!《沉默的荣耀》演员来福州祭拜吴石!“您的名字有人知晓!”
近日,随着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剧中人物吴石将军等隐蔽战线英雄的事迹引发广泛关注,线上线下掀起一股跨越时空的集体致敬热潮
2025-10-20 08:38:00
国内首部以文物展示、历史风貌再现为主题的杂技剧,以杂技、舞蹈、武术等形式,再现了中山国重器和战国时代的文化风貌,展现出燕赵大地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
2025-10-20 09:05:00
上饶市第二十小学第三届石文化艺术节活动圆满落幕
当指尖触碰奇石的纹理,当创意赋予顽石新的生命,一场关于“石”的文化盛宴,在上饶市第二十小学的校园里温情绽放。近日,上饶市第二十小学第三届石文化艺术节活动如期开展
2025-10-20 10:50:00
线上学音乐,如何保障效果与体验?——伯乐音乐的精细化服务新标准
在音乐线上学习的领域,伯乐音乐率先开创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服务标准的结合。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与个性化的售后班主任服务,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回应与解决
2025-10-20 10:18:00
10.18 福临门爱家日|跟着央视新闻新媒体 探寻国人餐桌里的幸福密码
2025年10月18日,正值国民粮油品牌福临门成立32周年暨第5个“10.18爱家日”,中粮福临门联合央视新闻新媒体成功举办了“寻味幸福——10
2025-10-20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