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特斯拉终向驾驶者习惯低头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5-15 08:39:00 来源:特斯拉Model S 金融界

导读

5月12日,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特斯拉发起了大规模召回计划。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自2023年5月29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 Model X 、Model 3及国产Model 3 、Model Y汽车,共计1104622辆。

此次特斯拉召回的车辆几乎是其从2019年起在国内销量的累计总额。数据显示,特斯拉今年1~4月在中国的销量(不含出口)为17.7万辆,2022年为43.9万辆,2021年为32.07万辆,2020年为14.8万辆,2019年该数值为超4万辆,累计为112.47万辆。

本文就特斯拉此次召回的原因、改进项目以及广泛关注的话题做一简单解读,本文有部分业内人士对此提供了帮助,不胜感谢。

此次召回主因

据悉,此次超110万辆特斯拉车辆被召回的原因是,特斯拉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车主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增加车辆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此次特斯拉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推送新开发的功能,以降低因长时间深踩加速踏板导致速度过快引起的碰撞风险。功能包括:在不具备能量回收制动强度选择的车辆上,提供选项以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强度;调整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在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出提醒。

召回改进项目

本次特斯拉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缺陷调查的结果,也就是这次召回升级的内容,可以代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特斯拉的改进意见:

1.增加可调节动能回收选项

这一点不用多说,就是不再强制强动能回收了,因为和很多人的习惯不符,增加了踩错的概率。

2.长时间深踩油门时,加上提示警告

说明长时间深踩油门已经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事故了,所以需要加上提醒。

自 2021 年开始,国产 Model 3 和 Model Y 就取消了动能回收可调的选项,强制用户使用单踏板逻辑,以此来降低刹车损耗提升续航,保持产品调性。

换句话说,这次的召回公告,基本代表了监管机构对国内几次「特斯拉刹车失灵」的定性,以及在大众舆论下,监管机构正式督促特斯拉将动能回收强弱的选择权交还给用户,而不是强制施行单踏板模式。

单踏板模式简介

单踏板模式,就是采用仅通过一个脚部踏板(加速踏板)来控制车辆的纵向运动(加速、减速)的操纵方式,有别于传统的通过两个踏板(油门、刹车)分别控制车辆的纵向运动(加速、减速)。简单来说,踩油门就是加速,松油门就是减速。

设计单踏板模式时,一般会将动能回收调整至最大,还会将低速爬行功能关闭,使得在前进档状态下,用户松开油门之后,车辆可以一直减速到完全停止为止。

单踏板模式的制动其实是通过电机的动能回收来实现的。就是驱动电机在驾驶者松开油门时即进入发电状态,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为电池充电的感应电动势,将动能反向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的同时,无须通过机械刹车就可以进行减速。所以能量回收系统调大是单踏板的必须设计。

不过,这个设计在电池组接近满电时会遇到问题:为了防止电池过充,动能回收就会被受限。基于功能安全与法规要求,带有能量回收的车辆,依然要求保留着传统机械液压制动。为了匹配这两个制动力,会搭载所谓的CRBS系统(Cooperative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再生制动协同系统),由系统自行调节机械制动和再生制动的分配比例。但是,由于在单踏板模式中,能量回收强度一般都会被设置得比较高,来减少机械制动的能量损耗,因此很多厂商会选择在单踏板模式中关闭CRBS功能,这就有可能会造成在单踏板模式下,机械制动和再生制动之间产生协同问题,从而带来安全缺陷,甚至可能包含一些人员伤亡。

有数据称,利用单踏板模式,在充满电的状态下其续航里程可以提升约20%的水平。另外在红绿灯频繁变化的市区通勤有其独特的便捷性,还能减少刹车系统的损耗,因此成了最受用户欢迎的模式之一。

马斯克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最终还是败给了人性第一!

单踏板踩下去加速,抬起即刹车还带能量回收系统,简单粗暴高效还节约成本,从物理第一性原理角度,那是绝佳模式!但单踏板模式设计本身有着两个制动力匹配协调的缺陷,如果再简配了CRBS系统,这本身就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能量回收功能的存在,哪怕没有减速的意愿,只要用户松开油门,车辆加速度都会经历一次加速变成减速的过程,这对人体的平衡系统非常不友好。这也是很多人觉得乘坐电车比油车更容易晕车的原因之一。

在没有单踏板模式的情况下,车辆无法自行减速,因此驾驶者始终需要保持脚放在刹车上准备制动,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有危险就能第一时间踩下制动踏板的良好习惯。但是,有了单踏板模式后,更多的日常减速动作,仅仅通过松开油门就能完成,这无疑让驾驶者对于制动踏板的依赖大大降低了。一旦发生需要紧急制动的情况,惯用单踏板模式的驾驶者踩刹车踏板时将会经历比通常驾驶者更长的反射弧,这在快速行驶的场景下是非常危险的。更有甚者,有的驾驶者在混乱之中,错把油门当刹车猛踩,造成更严重的事故。尤其是有多年驾龄的人。一旦遇到紧急状况,人在极端应激反应下,下意识就是肌肉记忆,而肌肉记忆就是猛踩刹车,但是单踏板一脚踩下去的是加速!

车是为人服务的,还是应该首先考虑人的现状与习惯

技术创新可以简化操作,但不能去试图彻底改变人的习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指出,我们的大脑有两套决策系统,一是依靠经验、自动化、无意识的直觉系统;二是经过计算、需要付出认知努力的理智系统。正常情况下,个体在进行决策时,直觉系统先进行反应,然后由理智系统调整修正。但是在应激状态下,我们会更加自发地采取启发式的直觉的系统,因为这样反应更加迅速,同时需要更少的认知资源。

很多粉丝都说这种误操作可能性很低,但是按我二十多年驾驶经验,认为这种误操作肯定会存在,尤其在夜晚或者有些疲劳状态下,遇到紧急情况,应激反应下大脑一片空白,只会选择踩刹车。毕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人,只是极少数经过特别训练的人。

网上有人以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的历史举例,指出过去的使用习惯是可以被人为潜移默化地纠正的。但涉及到安全问题,这个习惯的纠正是以许多生命为代价的;而评估手机等,仅是体验差异,不会造成安全事故;一个企业或者个人做事,就看他是否有对生命的敬畏,然后再看技术本身;另外,技术是不讲人文的,而使用技术的人是有人文关怀的,如何抉择,还是最终取决于人。

特斯拉的车卖得很好,单踏板的受众也很多,事关安全,一次失误就容易演变成危机,需要慎重。比如中餐的碗筷,你可以重新包装,可以做一次性筷子,但不能全换成刀叉。西餐的刀叉也可以是钢制,银制,塑料制,但不能换成筷子。

最后

单踏板的本质就是牺牲一定程度的安全性,换取经济性与便利性,但的的确确考验了人性,有激进者甚至说:为了成本和续航而搞强制单踏板,根本就是合法杀人。也有人认为单踏板便宜又好用,误操作的概率又很低,值得推广,我只想说已经误操作的人已经没办法说话,买车还是注重安全要紧。

特斯拉召回事件也提醒我们,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汽车制造商必须更加注重安全性。从能量回收和安全考虑,CRBS系统利用线控技术实现由系统自行调节机械制动和再生制动的分配比例可以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应该推动立法成为标配。

(本文作者系《电车商业研究》创始人顾国洪)

来源:证券之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09: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特斯拉赢了,又好像没赢
时隔三年,特斯拉上海车展车顶维权纠纷再一次迎来新进展。5月30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上海车展中站上车顶的河南张女士被认定侵犯特斯拉名誉权,应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
2024-06-12 10:04:00
特斯拉争议最大的功能,要被禁了?
...。作者 | 福里斯特编辑| 安菲尔德题图 | Pixabay沉寂许久的特斯拉最近又火了,瞬间搅动起车圈的神经。火起来的原因,并非是又出了交通事故,而是两起完全不同,但又彼此有
2024-06-11 09:29:00
特斯拉为何执着于滑行能量回收系统?
...渐忘记还有刹车踏板的存在。很多朋友真的认为现如今的特斯拉电车是单踏板?实际上单踏板只是特斯拉的理念,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期。目前特斯拉的所有车型都是有制动踏板的,也就是双踏板
2022-12-11 21:33:00
想“教育用户”的特斯拉 反被用户教育
...我们告别了。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显示,特斯拉备案了召回计划,计划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及国产汽车
2023-05-18 11:07:00
特斯拉自动驾驶车cybercab欧洲巡展亮相
据外媒消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车辆Cybercab近日跨越大西洋,开始了它的欧洲巡展。作为马斯克的新型自动驾驶车辆,Cybercab的外观早在上个月的发布会上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因此
2024-12-03 01:34:00
拼完配置,电车免不了一场底盘战|产品Gallery
...油车到新能源车,这样的情况有好转,但并没有被改变。特斯拉车辆口碑分电车榜上的常青树特斯拉Model 3、Model Y虽然被称为“毛坯房”,但仍然霸榜数年,卷配置、卷性能的国
2024-01-10 09:54:00
100%司机责任 特斯拉回应连撞11车失控事故
11月25日,一起“特斯拉连撞11车”的事故引发网络热议。从事故现场其他车辆拍摄到的视频资料来看,这辆失控的特斯拉直接从两根车道的中央直穿而过,说明司机已经尽最大可能避开人群与车
2023-11-30 15:39:00
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纯电版测试
...推出了全新的纯电旗舰SUV——ARIYA艾睿雅,与价格相近的特斯拉ModelY成为了狭路相逢的对手。为了弄清两款车究竟孰强孰弱
2023-01-19 14:39:00
蔚来车主踩断加速踏板 官方回应:车辆曾发生严重碰撞事故
...现加速踏板被踩断的情况很常见,网络搜索就能发现包括特斯拉、长安汽车等均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责任编辑:落木文章内容举报
2024-06-26 16:0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突破3700亿元 天弘基金为投资者累计赚取收益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大盘持续向上,上证指数从前期低位3040.69点强势攀升到10月29日收盘4016.33点,公募行业规模也乘势而上
2025-11-01 11:00:00
边风炜:4000点股市冷暖不均
十月收官了,最后几天大量三季报披露,很多“丑媳妇”终见“公婆”。简单从业绩来看,上市公司的财报冷暖不均、分化极大。首先
2025-11-01 11:00:00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征意见:规范信托产品到期清算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31日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规范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发展
2025-11-01 11:05:00
建设银行支持良田丰产又增收
大河网讯 金秋时节,河南省灵宝市尹庄镇的万亩玉米田里,收割机轰鸣作响,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紧采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025-11-01 11:06:00
荣获七项大奖!得益乳业闪耀2025山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彰显中国低温奶专家领军实力
10月30日至31日,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主办的2025山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40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11-01 11:54:00
下单用户数增长超117% 订单量增长超125% “超级供应链”上的京东11.11跑出加速度
又好又便宜的11.11只在京东!10月30日晚8点,京东11.11开启“百亿补贴日”,众多优质商品直接降价销售,迅速点燃消费者热情
2025-11-01 11:55:00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2025年第11号现将黄金有关税收政策公告如下:一、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
2025-11-01 14:32:00
人保寿险退役军人家庭专属养老金项目焕新升级
退役军人曾用青春热血捍卫山河无恙,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关心关爱他们的养老生活,保障他们安享幸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025-11-01 16:16:00
双汇参展2025第二届全球肉类产业博览会
大河网讯10月28日—30日,以“相约大中原,共谋新发展”为主题的2025第二届全球肉类产业博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2025-11-01 16:43:00
建行淮阳支行深入田间地头 助力秋收惠农暖人心
大河网讯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正值秋收农忙时节。建行周口淮阳支行积极践行金融服务“三农”使命,主动作为、精准施策,深入田间地头
2025-11-01 16:43:00
首慈康健养老集团发布会擘画康养产业新蓝图
大河网讯 10 月 31 日,首慈康健养老集团 “五星荣耀暨康养战略发布会” 举行。本次发布会以 “孝慈为根、专业为基
2025-11-01 16:43:00
太钢不锈净利润增长202.48%
10月31日,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太钢不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2
2025-11-01 18:2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一专:四大板块共同发力 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关键期,也是企业冲刺年度目标的黄金期。我市工业企业纷纷拿出“冲刺”姿态,开足马力抓生产、赶订单
2025-11-01 19:46:00
2025贵商大会丨这封家书请全体贵商查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编辑 朱登芳二审 江婷婷三审 岳振
2025-11-01 20:15:00
2025贵商大会|贵州省江苏商会会长祝勤勇:凝聚苏商力量服务贵州贡献贵州
贵州省江苏商会成立于2009年5月。十六年来,贵州省江苏商会以弘扬“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苏商精神为宗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25-11-01 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