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南特区报
省政协委员刘泽林:强化制度设计推进黎医黎药发展
建议将更多黎药纳入医保目录
本报讯 海南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全岛现有高等植物4200多种,可入药的植物达3100多种,其中黎药常用药材250多种。1月22日,省政协委员刘泽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后继乏人、缺乏产业化等原因,我省黎医黎药的发展相对滞后,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省黎医黎药产业发展。记者 刘兵
存在问题
黎医后继乏人,黎药缺乏产业化
刘泽林介绍,2020年8月,省中医院创立黎医药特色门诊,确立了12种特色疗法,年门诊量平均1万多人次;省中医院还牵头出版了《黎族医药概论》《黎族医药理论与实践》《海南黎药》《海南习用药材初加工与饮片炮制》《黎族常用草药图本》等专著;2021年,省中医院黎族医药研究获批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黎族医药”中的“骨伤疗法”和“蛇伤疗法”已入选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虽然近年来我省加强了对黎医黎药的保护,但由于绝大部分黎族医药传承人或者黎族草医没有资质作为保障,导致多种黎族医药和疗法无法走出大山。省中医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黎医数量仅300余人,几乎没有50岁以下的黎医。黎族医药面临后继乏人、古方古技艺处于濒临失传的窘境。”刘泽林指出,黎药药材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药材来源主要靠野外采集,无法保证质量和供应量,缺乏稳定的生产原料来源,黎药深加工不足,这些因素限制了产业发展。
黎族医药如何创新发展?
刘泽林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从制度、产业等层面推进黎医黎药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
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建议制定海南省黎族医药传承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加快建立我省黎族医学理论体系,建立我省黎药材标准和规范,按照黎族医药理论框架建立黎族药数据库;挖掘研究黎族医药文化、技术及黎药资源,整理黎族医药适宜技术,形成诊疗规范或实施细则,并公开出版发行,同时争取将适宜的技术列入非遗项目;依托医联体,以黎族医药示范体验中心为辐射点,开展黎医黎药适宜技术培训及推广动作,让黎族医药非遗传承人和医院执业医生相配合,进行经验和理论互补,把黎医药诊疗技术惠及海南百姓。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系
同时,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建议重视愿意投身民族药事业的技师、医师等人才的培养,建立黎族医药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料库;重视黎药研发,推进产业化发展,开发一批黎药和黎族医院制剂。
以医带药促进民族医药发展
后续,推行以医带药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建议在有条件的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黎医科(室);采取倾斜性优惠政策,把更多经典黎药纳入我省医保目录,特别是在民族地区优先进入医保报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