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晚清重臣李公当年到美国访问的事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8 20: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他主持了洋务运动,对工业和军事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主持跟西方列强进行了几十次谈判,签署了众多的不平等条约。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一直是褒贬不一的。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的,就是李鸿,章当年到美国访问的事情。

聊聊晚清重臣李公当年到美国访问的事情

那是公元1896年,甲午战争已经结束,此时的李鸿,章奉命到英美进行访问,这段历史也非常有意思。当时的美国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城市里修建了许多高楼大厦,大街上汽车横行,显得非常发达,而李鸿,章一辈子见过最高的建筑,也不如美国的高楼大厦一般高。

聊聊晚清重臣李公当年到美国访问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李鸿,章感慨万千,不得不对身边的人说,现在大清难以修建这么高的房子,就算勉强建成,也撑不了几年。当时我们国内的建筑还是传统的木质建筑,钢筋水泥建筑还没有发展起来,其实这也是阻碍社会发展的一个缺陷,因为只有有了水泥钢筋,才有能力修建现代化的公路,经济发展才会有新的突破。

聊聊晚清重臣李公当年到美国访问的事情

但是以清朝当时的技术水平,高楼大厦没办法建造,就算是修一条水泥路,也难度很高。

此时的李鸿,章想必已经万念俱灰,他曾踌躇满志,但以他一个人或者几个仁人志士的力量,已经无法改变清朝颓废的结局。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考状元陈勤:留美工作年薪154万,被解雇后从高楼一跃而下!
...状元头衔的的陈勤,就是一个令人感到惋惜的例子。他在美国获得了年薪达到154万元的工作,可就在身边的人觉得他之后能发展的越来越好时。再得到的居然2019年他从办公地点一跃而下的
2024-05-17 11:22:00
美国男子从20层高楼接连抛下椅子和木板 险些砸到路人
...频截图)海外网6月19日电 据《纽约邮报》6月18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男子日前从一栋20层高楼接连抛下草坪椅和木板,险些砸到路人。报道称,奥利维尔从楼顶平台扔下一把椅子
2024-06-19 10:09:00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中国人在秘鲁
...半封建国家,正经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继承了他老师曾国藩的“守定合约,绝无更改”主张,一再强调“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中外交涉事务,必须“谨守约章”。他
2023-02-24 10:40:00
美媒:美枪支出口助长全球暴力 美国政府“助纣为虐”
来源:国际在线众所周知,枪支暴力已经成为当今美国的一种“流行病”,而这种“流行病”也正通过美国的枪支泛滥外溢,输出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彭博社近日发布调查报道,披露美国是如何推动
2023-08-02 11:33:00
马斯克的访谈与“中国故事”
...马斯克的看法。 1.中国有许多聪明且勤劳工作的人,比美国这样的人多很多。这些人都充满能量。2.这些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美国厉害得多:火车站、高铁、高楼大厦,等等一切。建
2023-12-05 16:33:00
致命小白鼠逃出实验室,美国想祸害全人类?中国绝对不会
文/君剑近日,央视报道了美国生物实验室的大规模“走漏”事件,其中仅2006年到2013年这段时间,美国的各个实验室就曝光出超过1500起“意外事件”,而其中就包括了带着致命病毒的
2023-04-14 22:03:00
印度成“美国人的缅北”?全球90%诈骗电话从印度打出,美国人今年或损失近千亿美元
...诈骗窝点当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引发全球关注之时,在美国和欧洲的网友们也在揪心,诈骗力度不亚于缅北的印度什么时候能彻底整治好诈骗产业链。根据联邦调查局(FBI)的数据,2022
2023-11-29 10:16:00
海外网6月4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6月2日报道,美国一个最新研究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幅减缓,美国人平均预期寿命落后于数十个国家。1日发表在《美国公共卫
2023-06-04 11:48:00
李公访问美国第一次看到摩天大楼,说了什么
...个救星,同时他还得去欧美出使。不久之后,李鸿章到了美国。当时美方对他还是比较客气的,接待规格也非常不错,其实美方之所以如此不过是觉得有利可图,他代表清朝能给美国带来好处,所以
2024-05-21 20: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