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团结社区:一方美丽庭院 装点幸福生活
本报见习记者 覃裕镔 通讯员 王财金
近日,走进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团结社区,只见道路两旁干净整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错落有致、整齐美观。
2017年,221户1467名群众从八圩瑶族乡交通不便的边远村屯,集中搬迁到地理条件优越的团结社区。面对新的环境,搬迁群众最期盼的就是像周边村屯群众那样有地种菜,能养几头猪来补贴家用。为了让群众更快适应搬迁后的生活,当地政府尊重他们的想法,多方争取衔接资金1000多万元,因地制宜建设“小菜园”、“小养殖房”、“小厨房”、民族服饰“小作坊”、油茶基地“小产业”、“小光伏”等“六小”项目工程,有效保障搬迁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现在各家在房前屋后都开辟有小菜园,种植各类蔬菜,既美化了庭院,又解决了群众吃菜难的问题。”团结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黎兴平笑盈盈地说,他也在“小菜园”项目中分到一块地,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到园子里“折腾”一番。
“在我们团结社区,群众已经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建设‘小菜园’229个,种植蔬菜面积2627平方米,美化了村庄整体环境。”八圩瑶族乡团结社区第一书记戴盛安说。
在“小养殖房”,村民李荣刚正在做清扫工作。“这是社区统一建的,我们家可以在这里圈养鸡鸭牛羊等。待到出栏时,就可以拿到集市上卖了。”李荣刚说。
截至目前,团结社区投入约185万元建设“小养殖房”项目,已建成“小养殖房”61间,惠及农户221户。
“‘六小’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了搬迁群众住得惯、融得进、稳得住。”戴盛安说。
下一步,该社区将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庭院“小菜园”“小养殖房”等项目,助推乡村庭院美化行动走深走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0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