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历史性地首次登陆彗星 遭遇挫折的"菲莱"如何重新定义太空探索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6 09:57:00 来源:cnBetaCOM

尽管遇到了技术挫折,但"菲莱"号2014年在67P彗星上的历史性着陆提供了有关该彗星表面和内部组成的重要数据。这次任务揭示了有机分子和温度变化,为了解形成太阳系的古老物质提供了线索。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为未来对其他彗星和小行星体的探索任务奠定了基础。

历史性地首次登陆彗星 遭遇挫折的菲莱如何重新定义太空探索

罗塞塔号着陆器菲莱在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彗星表面的艺术印象。 图片来源:ESA/ATG medialab

历史性的着陆

2014年11月12日,经过长达十年、跨越太阳系和超过5亿公里的旅程,罗塞塔号着陆器"菲莱"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在彗星上着陆的航天器。 在欧洲航天局(ESA)纪念这一开创性成就十周年之际,他们向菲莱对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太空探索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敬意。

历史性地首次登陆彗星 遭遇挫折的菲莱如何重新定义太空探索

2014年11月12日,菲莱的ROsetta着陆器成像系统(ROLIS)拍摄的图像追踪了着陆器下降到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上的第一个着陆点Agilkia的过程。 图片来源:ESA/Rosetta/Philae/ROLIS/DLR

选择着陆点

当“罗塞塔”号于2014年8月6日抵达彗星67P时,任务团队立即开始为“菲莱”号选择合适的着陆点。着陆点必须在安全性和科学潜力之间取得谨慎的平衡。

利用"罗塞塔"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科学家们对各种候选地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 经过几个星期的讨论,他们选择了彗星两个叶片中较小的一个看起来比较平滑的区域。 这个位置被命名为Agilkia,它提供了稳定性和突破性科学机会的最佳组合。

接下来是紧张的准备工作,但在着陆前一晚,发现了一个问题: 菲莱的主动下降系统无法启动,该系统可以提供向下的推力,防止着陆时反弹。 菲莱只能依靠鱼叉和三只脚上的冰螺丝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尽管如此,"绿灯"还是亮了,在与"罗塞塔"分离后,"菲莱"开始了长达七个小时的彗星表面下降之旅。 在下降过程中,菲莱开始"感知"彗星周围的环境,当第一个着陆点出现在视野中时,菲莱拍摄了令人惊叹的图像。

历史性地首次登陆彗星 遭遇挫折的菲莱如何重新定义太空探索

罗塞塔号"着陆器"菲莱"已经安全抵达67P/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表面,这是前两张CIVA图像所证实的。 在前景中可以看到着陆器三只脚中的一只。 该图像为两幅马赛克图像。 图片来源:ESA/Rosetta/Philae/CIVA

首次接触彗星

菲莱在阿吉尔基亚的着陆非常准确。 菲莱脚上的传感器感受到了着陆时的震动,产生了人造物体与彗星之间的首次接触记录。 但很快就发现,菲莱的鱼叉没有发射,它又意外地飞了起来。

最终,菲莱与地面接触了四次。 由于第一个着陆信号触发了一个自动序列,菲莱的仪器在飞行过程中一直在工作,收集独特的数据,这些数据后来产生了重要的结果。 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是,在不止一个地点收集到了数据,首次对表面特征进行了直接测量,并对着陆点进行了比较。

例如,当菲莱从一个着陆点跳到另一个着陆点时,它能"感觉"到表面质地和硬度的不同。 在第一个着陆点,它探测到了几厘米厚的软层,几毫秒后又遇到了一层更硬的软层。

与悬崖相撞后,菲莱刮过了第二个着陆点,首次现场测量了彗星上巨石内部冰尘的软硬度。 菲莱在数十亿年的冰层上"踩踏"印记的简单动作显示,这块巨石比卡布奇诺咖啡的泡沫还要松软,相当于大约75%的孔隙率。

历史性地首次登陆彗星 遭遇挫折的菲莱如何重新定义太空探索

菲莱着陆器上有10台仪器:

APXS: 阿尔法质子X射线分光计(研究着陆点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彗星接近太阳时可能发生的变化)

CIVA: 彗核红外和可见光分析仪(六台照相机拍摄彗星表面全景照片)

CONSERT:通过辐射波传输进行的彗核探测实验(与罗塞塔轨道器一起研究彗核的内部结构)

COSAC: COmetary SAmpling and Composition experiment(探测和识别复杂的有机分子)

PTOLEMY:使用 MODULUS 协议(从不确定性稳定同位素组成中确定和了解轻元素的方法)了解氢、碳、氮和氧等轻元素的地球化学。

MUPUS: MUlti-PUrpose Sensors for Surface and Sub-Surface Science(研究彗星表面和邻近次表面的特性)

ROLIS:罗塞塔着陆器成像系统(提供着陆点的第一批特写图像)

ROMAP: 罗塞塔着陆器磁强计和等离子体监测器(研究彗星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环境)

SD2:取样、钻孔和分配子系统(钻孔深度达 23 厘米,并将材料输送到星载仪器进行分析)

SESAME: 表面电探测和声学监测实验(探测彗星的机械和电气参数)

Credit: ESA/ATG medialab

科学收获

菲莱随后"跳跃"了大约30米,到达了名为阿比多斯的最终着陆点,在那里,它的CIVA相机提供了人类制造的天体接触46亿年前太阳系遗迹的第一张图像。 彗星上的确切位置将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不为人知。

在这个位置,菲莱的MUPUS锤穿透了一个软层,然后在表面下几厘米处遇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坚硬表面。 菲莱用脚"聆听"锤击,记录下穿过彗星的振动。 这是自1972年阿波罗17号登月任务以来,首次对天体进行主动地震测量。

MUPUS还携带了一个热传感器,测量了当地温度从-180ºC到145ºC的变化,与彗星12.4小时的昼夜同步--这是首次在彗星表面测量彗星的温度周期。

与此同时,CONSERT 实验在罗塞塔和菲莱之间通过无线电波穿过彗星进行首次彗星探测实验,发现彗星内部是非常松散的尘埃和冰的混合物,孔隙率高达 75-85%。

历史性地首次登陆彗星 遭遇挫折的菲莱如何重新定义太空探索

菲莱在彗星上 64 小时生活的精彩片段。 图片来源:欧空局

飞行中的发现

在弹跳过程中,菲莱的COSAC和托勒密仪器"嗅"到了彗星的气体和尘埃,它们是早期太阳系原始物质的重要示踪剂。 COSAC发现了一套16种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许多富含碳和氮的化合物,包括异氰酸甲酯、丙酮、丙醛和乙酰胺,这些化合物以前从未在彗星中检测到过。 COSAC和托勒密探测到的这些复杂分子在合成生命所需成分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菲莱的弹跳还使它能够测量彗星表面上方不同高度的磁场,这表明彗星明显没有磁性。 以前的任务很难探测到彗星的磁场,因为它们通常是高速飞过,离彗核相对较远。 罗塞塔号"环绕彗星的轨道和"菲莱"在更接近彗星表面的地方进行的测量,提供了对彗核磁性的首次详细调查。

历史性地首次登陆彗星 遭遇挫折的菲莱如何重新定义太空探索

2016年9月2日,Rosetta的OSIRIS窄角相机在2.7千米的距离上拍摄的菲莱着陆器在彗星表面的特写。 图片来源:ESA/Rosetta/MPS for OSIRIS Team MPS/UPD/LAM/IAA/SSO/INTA/UPM/DASP/IDA

最终,在与"罗塞塔"分离后的64小时内,在着陆器进入休眠状态之前,大约80%的菲莱计划科学序列已经完成。

在菲莱休眠的同时,"罗塞塔"继续从环绕太阳运行的彗星上传回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并观察到彗星的活动达到顶峰,然后又慢慢减弱。 2015年6月至7月,菲莱曾短暂出现,但无法重新启动。 随后,随着"罗塞塔"号按计划大胆下降到名为"赛斯"(Sais)的表面,"菲莱"号的最终着陆点在轨道器图像中被揭示出来,这成为太空探索最伟大故事之一的最后一个转折点。

为未来任务铺平道路

欧空局在小天体探索方面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传统,"罗塞塔-菲莱"双星计划激励着下一代彗星和小行星追逐者。

欧空局的Giotto任务于1986年飞越哈雷彗星,这是首次对彗星表面进行成像的任务。 罗塞塔"任务自然是下一个步骤,它成为第一个绕彗星飞行并在彗星表面部署着陆器的任务。 同时,"罗塞塔"号也是第一颗围绕太阳跟踪彗星,在彗星最接近太阳时监测其活动的彗星。

罗塞塔号"为即将进行的彗星拦截器任务铺平了道路,与前者不同的是,该任务将首次探测一颗造访太阳系的彗星。 因此,这颗彗星上的物质将经过最少的加工处理,从而可以"更干净"地观察到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物质,然后再经过太阳热量的雕琢。 这次任务将由一个主飞行器和两个探测器组成,对彗星进行多角度观测。

历史性地首次登陆彗星 遭遇挫折的菲莱如何重新定义太空探索

欧空局小型天体飞行任务。 图片来源:欧空局科学办公室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进行撞击实验以改变小行星轨道之后,欧空局也在探访小行星,其旗舰"行星卫士"赫拉(Hera)正在前往迪莫弗斯(Dimorphos)的途中,这是对行星防御技术的一次大规模测试。 赫拉"号的轨道方案直接借鉴了"罗塞塔"号,任务中的两颗较小卫星携带的雷达和尘埃测量仪器也是基于为"罗塞塔"号设计的仪器。

同时,拉美西斯(Ramses)将陪伴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在2029年以非常近的距离飞越地球。 而旅行箱大小的M-Argo将在本十年晚些时候与一颗小型近地小行星会合,成为在太空中独立执行任务的最小航天器。

新的在线展览揭示了罗塞塔和菲莱的遗产也活在人们的心中。

罗塞塔(Rosetta)是欧空局的一项飞行任务,其成员国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这项任务做出了贡献。 Philae由德国航天中心、公安部、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和意大利航天局领导的联合体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肉眼可见!年度最值得期待彗星,今天傍晚一起来看
...址“同框”的画面,也见证了它成功经过近日点附近这一历史性时刻。蒋晨明表示,在顺利经过近日点后,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不断地靠近地球,10月12日过近地点,也就是与地球的距离达到
2024-10-12 09:57:00
每76年回归一次,神秘的哈雷彗星,是怎么被发现的?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少有天体像哈雷彗星这样激起了如此多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作为地球上最著名的周期彗星之一,哈雷彗星的出现总是引发全球性的关注。哈雷彗星的“发现”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
2024-06-04 10:21:00
每出现彗星时,究竟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据《史记》记载,这一时期光就彗星出现的次数非常惊人,有一次连续出现竟达八十天。这就难怪古人总是要将异常天象与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了,而且关键时刻也总是迷信
2022-12-21 23:07:00
大部分的恒星和行星都是圆的,为何彗星和小行星都是不规则的形状
...我们能够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天体,其中包括恒星、行星、彗星和小行星。大部分的恒星和行星呈现出的都是圆形的外观,可彗星和小行星却是不规则的形状,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恒星是由气体和
2024-05-30 17:51:00
神秘天体正在靠近太阳系,上次出现是300万年前,有多大危险?
...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太阳系中有着一种特殊的天体——彗星,它也是人类对宇宙探索中最为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天体。据天文学家最新的观测数据显示,太阳系中又有一颗巨大的彗星正在靠近地球
2024-06-14 09:57:00
76年等一回!哈雷彗星开启“归程”,38年后肉眼可见,一生最多见2次
据新华社报道,人类发现并记录的首颗周期彗星——哈雷彗星12月初在抵达远日点(即离太阳最远的点)后开始“调头”,踏上返回太阳系的归途。哈雷彗星每隔约76.1年就会回归一次,上一次回
2023-12-26 10:07:00
70年来最亮!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是这颗大彗星,或制造新流星雨
...最值得期待的天象,其实还并不是这次日全食,而是一颗彗星。2023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发现了一颗光线非常暗弱的彗星,之后在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中,这颗彗星
2024-04-13 11:40:00
哈雷彗星定期回归,我们能发射探测器,搭乘它探索太阳系吗?
哈雷彗星每隔约76年便会在地球附近显现一次,其独特的轨道和周期性回归特性引发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想法:我们能否发射探测器,甚至搭乘哈雷彗星去探索太阳系?为了理解搭乘哈雷彗星探索太阳系
2024-06-04 10:20:00
94年彗木相撞:千年难得一遇,威力相当20亿颗原子弹同时爆炸
...的进程里。在1994年时,曾经出现了一次千年难得一遇的彗星与木星相撞事件,虽然说这两颗行星并没有撞击到地球之上,但是,其撞击的威力也相当于二十亿颗原子弹同时爆炸。对于全人类而
2025-02-28 15:4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鲁网11月18日讯近日,农行济宁南张支行工作人员以主动、贴心地服务,为腿脚不便的客户解决了金融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025-11-18 17:00:00
帮办追踪|“神酒”褪色后,“仙酒康年”退货无门:一位山东老人的维权之路
鲁网11月18日讯10月31日,鲁网·民生帮办刊发报道《“仙酒康年”“3秒化毒”谎言褪色后:谁该为“神酒”收割老年人负责
2025-11-18 17:00:00
公交司机雨中守护八旬老人 暖心善举传递社会正能量
鲁网11月18日讯日前,荣成383路公交车驾驶员程忠会驾驶鲁K09255D车辆,正按照营运计划从岛西庄驶向宁津公交站。当车辆行至金庄路段时
2025-11-18 16:21:00
公交司机俯身相助暖人心 老人家属送旗致谢显真情
鲁网11月18日讯“真是太感谢苏师傅了!要是没有他,我母亲那天摔倒在路边,后果不堪设想。”近日,市民张女士带着一面写有“情系乘客伸援手
2025-11-18 16: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2025年10月18日,在克罗地亚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上,来自中国的“00后”女孩鲁静怡代表亚洲接受聘书
2025-11-18 10:25:00
鄱阳公安谢家滩派出所跨部门联动找回走失老人?
“雨越下越密,老人还带着病,真不敢想后果!多亏民警同志拼力寻找,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不然我们这个家都要慌了!”11月 17日深夜
2025-11-18 11:03:00
赞皇县:小酸枣变身“金豆子” 田间课堂为枣农“传经送宝”
听说有农技专家给大伙儿培训酸枣种管技术,石家庄市赞皇县任家洞村枣农秦彦芬特意起了个大早,她可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到达村里的特色种业创新基地时
2025-11-18 11:14:00
2人受伤 珠海拱北口岸附近街头突发一起伤人事件
11月17日晚,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口岸附近突发一起伤人案件。多段视频显示,临街一条人行道上,一名男子手持刀具持续捅刺地上一人
2025-11-18 11:16:00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干活帮忙本是好意,谁知出了意外,医疗费花了十几万,保险公司却说“不赔”!最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的一个判决
2025-11-18 13:55:00
武动中国!熊猫100•武术嘉年华暨2026首届英雄荟在京启幕
2025年11月15日,中国外文局报告厅内星光熠熠、武韵澎湃。一场融合国宝熊猫与中华武术的文明盛宴在此拉开帷幕——“熊猫100•武术嘉年华暨2026首届英雄荟”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2025-11-18 13:55:00
23+4周超早产!600g“迷你宝宝”刷新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成功救治出院的最小胎龄纪录!
鲁网11月18日讯11月17日,岛城气温骤降、寒风呼啸,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病房内却暖意融融。小苹果(化名)正蜷缩在爸爸的臂弯里甜甜地睡着了
2025-11-18 11:38:00
中国网11月18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安全机关接到12339举报受理电话称,有人利用网络二手平台从事涉军物品非法交易
2025-11-18 10:47:00
大皖正能量 | 淮河岸边的温情场景:儿拉车载百岁父出门散步四年
大皖新闻讯 11月17日下午3时许,蚌埠市禹会区滨河南路的堤坝上,蚌埠市民刘德才,将磨得有些发亮的背绳套在双肩,腰背微弓
2025-11-18 10:32:00
画里有话|惦记“家长资源”让协同育人变味
图/王 琪 文/王志顺近日,山西省忻州市长征小学(西校区)的一张家校联系卡引发热议。网友晒出的图片显示,该联系卡“家长的擅长项目或可提供的社会资源”栏目中
2025-11-18 08:46:00
三明清流:夜间巡诊暖民心 诊疗服务“不打烊”
清流县温郊乡卫生院组织院里的医护人员,到桐坑村雾露坑开展夜间巡回诊疗。东南网11月18日讯(通讯员 邹志良)11月14日晚
2025-11-18 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