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天津北方网讯:漠漠水田,青青秧苗。进入5月以来,津南区各种植基地抢抓时令,按下了水稻插秧“快进键”,全区5.7万亩稻田插秧工作预计5月底结束。
在金谷集团小站稻种植基地,接连成片的秧苗根壮挺拔、青翠欲滴,农民们穿梭于苗床间,正忙着将一盘盘秧苗打卷、装箱、运输。
今年金谷集团新建16个高拱棚,共培育出12万盘秧苗,包括小站稻1号、2号,津原89等7个品种,通过控温、控湿、“炼苗”等举措,全链条呵护秧苗成长,保证秧苗质量。
“当夜间温度上升到15℃时,我们会通过敞开风口的方式来模拟外界环境,使棚里的温度和外界持平,让秧苗提前适应自然温度,防止秧苗‘徒长’,也就是只长高度,不壮根茎。控水方面,前期的秧苗主要以生根为主,要保持见干见湿的浇水原则,等到根系盘踞,我们再以大水浇灌,让它的叶片长势旺盛。”金谷集团鑫农公司小站稻种植攻关人员贾旭东说,“今年残盘率降至5%,比往年都低,这也证明秧苗质量大幅提升。”
从前期的种苗培育到后期的田间管理,直接关乎插秧的质量,也影响着小站稻的产量和品质。作为津南区小站稻插秧的收尾地块之一,这两天,八里台镇西小站村种植基地里一片生机。伴随着插秧机缓缓前行,秧苗立即“安家落户”、随风舞动,唤醒了田园风光。农技专家到场服务,就插秧密度、水位高低等问题进行点对点指导,为丰产丰收打下基础。
“秧苗经过大概一周的缓苗期之后,我们会对田间水质的含盐量以及pH值进行跟踪检测,以标准数据指导农户择期换水;大力推广绿色生态技术,例如采用无人机追肥,提高撒肥效率,节约农民种地成本。同时,加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农药用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津南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畅说。
2024年,津南区以“源、种、魂”为主线,串联了小站稻会馆种植核心区、“稻香源”千亩稻田等关键节点,促使小站稻种植面积扩大,达到5.7万亩,主要品种包括津原89、津原U99、金稻919、金稻939。为丰富小站稻品种结构,今年,津南区还新引进了津原U999、津原UY、越光、碧秀331和碧秀432等品种,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津南环境的高产、优质品种。
小站稻是津南区三条农业产业链中的“主力军”。聚焦聚力小站稻“种、种、管、收、储、运、加、销、消”九个环节,目前,津南区正在全力打造国家级小站稻产业集群项目,年内完成小站稻育秧基地提升、全自动包装设备提升、低温仓储改造、稻米加工车间改造等十余个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小站稻产业链,全面振兴小站稻产业,擦亮小站稻金字招牌。(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