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13 13:50:00 来源:北方网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作为津南区三条农业产业链中的“重头戏”,小站稻产业链从种子研发到规模化种植、从文化传承到农商文旅融合,形成了串珠连线、接二连三的链式发展格局,让一粒米“香”飘一座城。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期,小站镇的有稻儿米糕成为了“津南礼物”中的“名角”。门店里热气氤氲,稻香四溢,一锅锅圆滚滚的“米胖子”新鲜出锅,吸引着八方来客品尝儿时记忆中的老味道。目前,有稻儿米糕线上线下接单不断,已与小站稻种植大户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开业四个月以来,共研发出8大类小站稻食品,使用小站稻7500斤。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有稻儿米糕采用传统工艺,从泡米、磨浆、发酵到制作需要20个小时以上。因为米糕的原料为香甜软糯的小站稻,口感上佳,圈粉了不少父老乡亲。”有稻儿米糕创始人魏浩任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想加盟的人特别多,小米糕大产业,结合村、镇产业发展,我们正在探索如何能够把小站稻全品类的食品旗舰店做大做强,真正做‘火’一款土特产。”

这一款集农、文、旅元素于一身的“津南礼物”是借助小站稻产业链的打造应运而生。津南区作为小站稻的发源地,聚焦聚力小站稻“源、魂、种”,全面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擦亮小站稻金字招牌。

近年来,津南区建成了小站稻种源研发基地、稻种繁育基地、种植新技术示范基地,研发的“小站稻1号”成功试种,正在有序选育“小站稻2号”,加快建设小站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春华秋实,5.4万亩小站稻“唱响”了生机盎然的大地之歌。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津南区坚持小站稻种植、储存、加工、销售等各生产环节“并肩共进”,锁住一粒米从产到收,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感”。依托小站稻三产融合项目,津南区建成容量达5000立方米的小站稻低温仓储设施;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公司引入国际先进的稻米深加工设备,打造小站稻智能加工中心项目,年加工规模5万吨;小站镇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小站稻加工中心,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强镇”发展。展销推广方面,更是呈现出入驻会展、网上直播、精品包装等多维模式。

借助数字乡村建设的东风,津南区数字乡村产业智慧大脑项目基本建成,构架起了小站稻质量追溯、产业链管理、数字农场系统,护航小站稻产业全链条,让生产全过程可看、可控。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一粒米“香”飘一座城——津南区小站稻产业链聚链成势 扫码阅读手机版

小站稻是津南区农业发展的“主力”,更是活跃农文旅的“砝码”。津南区以小站稻为主线,串联整合文旅资源,涵养培育形成采摘体验、农耕展示、历史文化、研学教育、生态观光等特色农业休闲旅游节点,打造出“寻源稻乡游”“秋香‘稻’津南主题游”两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速形成了小站稻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联动的新局面。

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津南区将全力推进国家级小站稻产业集群项目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种、种、管、收、储、运、加、销、消’小站稻全产业链。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推进天津市国际水稻研究院尽快落地,大力引进推广小站稻优质新品种。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改善小站稻种植条件,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7700亩,改造提升1.2万亩。持续推进小站稻振兴计划,积极引导种植户扩充小站稻种植面积,稳定小站稻种植面积保持在5万亩以上。同时,加快推进产业链相关项目建设进度,年内完成小站稻育秧基地提升、全自动包装设备提升、低温仓储改造、稻米加工车间改造等10余个项目建设,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全面振兴小站稻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3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天津津南区推进小站稻复种,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均达近年来最高水平——特色稻米促产业链延伸(经济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
2023-04-25 06:17:00
播种希望!津南区5.7万亩小站稻插秧预计5月底结束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漠漠水田,青青秧苗。进入5月以来,津南区各种植基地抢抓时令,按下了水稻插秧“快进键”,全区5.7万亩稻田插秧工作预计5月底结束。在金谷集团小站稻种植基地,接连成片的
2024-05-27 09:58:00
...“三夏”时节忙插秧,万亩良田染新绿。6月11日,天津市津南区白万路旁的稻田里,李树增正指挥着3台插秧机在田地中穿梭往复,随着一盘盘秧苗滑落,水天相连的稻田尽染新绿。李树增是天
2024-06-22 06:16:00
【十项行动·津南行动】津南区小站镇:农文旅商串珠成链 古镇文脉焕发活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今年以来,小站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三保一引领”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抓经济、夯基础、聚农兴、优品质、强治理,扎实推进“十项行动·津南行动”在小站落地见效,全镇
2023-10-06 14:18:00
供需协同 提振信心 津南区“花式”激发消费全链条活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融合发展、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近年来,津南区锚定全力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目标愿景,在扩大内需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方面同步发力,在推动地区高质
2025-01-06 09:47:00
津南区北闸口镇正营村:科技助力小站稻增产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津南区北闸口镇正营村位于四丈河畔、双东路旁的330亩示范农场上一派繁忙景象,在科技的加持下,这里种植的小站稻今年喜获丰收,亩产可达1400至1500斤,比先前
2023-10-26 11:40:00
新鲜出炉!十大关键词回望天津津南区的2024年 扫码阅读手机版
...量,颇富神采。岁序更替之际,津南融媒为您盘点2024年津南区十大关键词,看这里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奏出幸福旋律,不负时代追梦人。关键词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2025-01-02 10:13:00
【“三农”花开正好】基建赋能绘新景 扫码阅读手机版
...屏幕上闪烁的监测数据早已筑起安全的屏障……近年来,津南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根基”、农村公路改造为“筋骨”、城乡供水一体化为“血脉”,绘就一幅“田畴织锦绣、坦途连城乡、清泉润
2025-03-24 12:53:00
【津彩南望丨悦津南】津南区小站镇周公祠庙会:观新稻开秧 品传统民俗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庙会之一,5月6日,周公祠庙会在津南区小站镇再次亮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天津北方网讯:上午9时许,周公祠内游客如织、彩旗飞舞,礼炮轰鸣声中,庙会正式开幕。“禾
2024-05-09 10:3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