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古代历史中,太子是个危险的行当,能够安然继位的比例很低,尤其是在唐朝,第一代太子李建成,第二代太子李承乾,第三代太子李忠,全都身首异处。清朝只出了一位太子胤礽,两立两废后圈禁至死,雍正皇帝这才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度,太子一职实际已经取消了。
天地不仁,皇家无亲。在权力面前,父子相残的事情比比皆是,即使皇帝仁慈,不对太子下手,太子的兄弟们也不会闲着:大家都是儿子,凭啥我的子孙要世世代代向你的子孙称臣?
太子是“储君”,也就是皇帝的备胎,几乎没有一个皇帝愿意自己早早爆胎让太子接班,于是太子就很尴尬了:活儿干多了,说你抢班夺权图谋不轨,啥活儿都不干,又说你颟顸无能难继大统。
历史上也不是所有的太子都活得很憋屈,比如明朝首任太子朱标,活得久比较安全:老爹朱元璋百分之百信任,大臣百分之百服从,弟弟们也手足情深,就连老四朱棣也服服帖帖。
有人开玩笑说,如果朱标起兵造反,朱元璋肯定会很高兴:“他的兵力够不够?要不要把锦衣卫派去帮忙?”
这当然是个玩笑,如果朱标真敢起兵造反,且不说朱元璋会作何反应,就是他那两个兵力雄厚的弟弟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也会很兴奋地看到自己晋升太子的机会,更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朱标太子地位稳固,还有啥必要造反?
朱标的太子之位当然是稳固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别跟老爹朱元璋闹得太僵:小吵小闹可以,但别跨越老朱皇帝的底线。
我们翻阅史料可知,朱标曾经被朱元璋拿着宝剑和棍子追打,也曾气得跳河,虽然最后和好如初,但是老朱的暴脾气,也给太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伤害——朱标三十七岁(虚岁三十八或三十九)英年早逝,跟身心俱疲有很大关系。
朱元璋与朱标的关系毋庸置疑,朱标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但是朱元璋老爷子对权力把控极严,他做出的决定,只有马皇后可以稍微改变一点,太子朱标还是不行的。
作为老爹朱元璋的心头肉,谁也撼不动朱标的太子之位,老朱对小朱也真是百般呵护操碎了心。
为了树立太子权威,朱元璋让所有重臣都兼任太子属官: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
朱元璋这个安排,是真正实现了(皇帝)宫中(太子)府中俱为一体,父子同心不分彼此”:“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谓府僚导之,嫌隙易生。”
朱元璋这一手实在高明:你们这些文武大臣,既是我的人,也是太子的人,这样就没有派系之争了,太子的话,就是我的话,你们必须无条件服从,也别叽叽歪歪闹别扭!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关心,已经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太子外出,老朱听到打雷也害怕,赶紧给小朱写信叮嘱:“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
叮嘱完还不放心,又下令随行臣工,必须每天及时汇报太子走到哪、住在哪、吃得香不香、睡得好不好。
朱元璋对朱标已经到了溺爱的程度,也十分放权,但皇帝是皇帝、太子是太子,这父子二人还是很有分寸的:太阿不能倒持,太子不能僭越。
受某部电视剧影响,有人认为明仁宗朱高炽当太子的时候权势也很大,那显然是与史实不合的:明成祖朱棣想过要换太子,太子的属官经常被朱棣抓去坐牢。
朱标示历史上最受信任、地位最稳固的太子,他过得是否舒心暂且不提,他的权势不是最大,这倒是可以肯定的:朱标不急着要权势,他要了,朱元璋也不会全给,比如朱元璋要杀宋濂,朱标说情就不好使,最后还得马皇不吃饭,老朱才心软了。
权势与亲情是两回事,甚至还可能是一对仇敌,朱标可能是是历史上最受信任的太子,但要是论起权威来,他可能会屈居第二,唐朝有两位太子,表现得都比皇帝老子还强势,比如后来成为唐玄宗的李隆基,要是没有姑姑太平公主分庭抗礼,他就真成世上最强太子了。
李隆基的前半生好像开挂了,即使是武则天改唐为周,他也照样嚣张:“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三年闰七月丁卯,封楚王。天授(武则天称帝的第一个年号)三年十月戊戌,出阁,开府置官属,年始七岁。朔望车骑至朝堂,金吾将军武懿宗忌上严整,诃排仪仗,因欲折之。上叱之曰:‘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则天闻而特加宠异之。”
任何朝代,能开府置官属,都是位高权重的体现,诸葛亮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虽然受封丞相,但也没能开府治事。武懿宗是武则天的侄子,比李隆基大四十四岁,一个七岁的“小王爷”敢带着骑兵护卫怒斥手握重兵、五十多岁的大将军,李隆基小的时候,确实胆气过人。
娘家侄儿不如亲孙子亲,武则天虽然是一代英雌,但人之常情还是在所难免,所以在李唐皇室备受摧残的时候,李隆基却逍遥自在,这就是“隔辈亲”——要是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敢骂武懿宗,估计是要挨板子的。
唐中宗李显被老婆和女儿用一碗面条(古今对照:汤饼是面条,炊饼是馒头,馒头是包子)毒死,其弟李旦夺得皇位(实际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抢的),李隆基众望所归当了太子,天下权柄,一半归太平公主,一半归太子隆基。
在关键时刻,老爹总是会支持儿子而不会支持妹妹,所以李隆基当太子的时候,还是天下权力最大之人,所以他能一举荡平太平公主余党,并将亲姑姑赐死——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的时候,已经是皇帝了,他也成了唐朝第二位拥有太上皇的皇帝。
李隆基是唐朝第二个拥有太上皇的皇帝,这也是跟他爷爷李世民学的:要论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太子,当然非李世民莫属——这位太子当秦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诛杀太子、胁迫皇帝的实力。
玄武门之变大家都耳熟能详,毋庸笔者赘述,那次事件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等于在诏书中册立了一个新皇帝:“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甲子,立为皇太子,庶政皆断决。(《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太宗上》)”
李世民没当太子的时候,实力就比太子建成雄厚,当了太子之后,就完全架空了皇帝老子李渊,古往今来的太子,像李世民那样掌控太上皇生死的,李世民算是开了先河(割据势力不算)。
李世民当了两个月太子,就“名正言顺”地继位称帝,李渊彻底告别政坛权柄,一心一意生孩子去了。
李世民这个史上最强太子当得不太光彩,那是在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十个侄子的血泊中安放的宝座,如果换成朱标,是宁肯让位给兄弟,也不愿大动干戈的。
这样盘点下来,史上最强势太子非李世民莫属,他当太子跟当皇帝没有什么区别;朱标虽然父皇信任、群臣拥戴,但是论起权势和权柄,却只能屈居李世民之后,有人说他还不如李隆基有权,这种说法笔者不太同意:李隆基旁边有个太平公主不断滋扰,而朱标当太子,没有人跟他较劲。
权势太子的一二三名出来了,咱们该来看看第四名是谁了:为了照顾很多读者的情绪,咱们还是把这个位置让给胖胖的朱高炽吧。
朱高炽虽然不像电视剧演的那样能把老爹朱棣弄得无可奈何,朱棣也没有那么风趣幽默,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朱高炽创造了一个记录——太子六次监国!
监国太子就是“代理皇帝”,如果朱棣北征战殁,朱高炽不用任何遗诏,就可以顺理成章继位,所以朱高煦怎么折腾,也玩不过大哥。
朱高炽是扮猪吃老虎的高手,在他庞大的身躯里,还有一颗强大的心,朱棣可能也看到了朱高炽的柔中之刚,所以才没有真把太子换成老二。
咱们今天只盘点了唐朝和明朝的太子,看起来好像不太全面,但是其他朝代的太子,还真是没有啥权力:清朝等于没有太子,汉朝太子总是换太子、杀太子,宋朝的太子存在感都不强,有时候连宋朝皇帝都自称“国主”而非“皇帝”,太子之位也成了烫手山芋,有时候哭晕了不肯继位,醒来才发现已经被换上龙袍扔到龙椅上,老爹已经脚底抹油开溜了。
权柄是把双刃剑,对皇帝和太子来说尤其如此,这把双刃剑往往能斩断亲情和信任,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也是皇帝的潜在对手,像朱元璋与朱标那样的父子,在历史上极为罕见,见多识广的读者诸君,或许还能找出几对来:在您看来,那个朝代的太子最安全?哪位太子比朱标和李世民权势还大?要是评选古代完美太子,朱标能排第几?李世民能否入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