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稻海渔乡有新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6 05: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稻海渔乡有新歌

——农业强区天津宝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纪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林单丹

如果说黄庄洼大米,是新中国的治水实践为天津市宝坻区带来的馈赠,那么小站稻振兴,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这方土地上农民的嘉惠。

曾经的宝坻饱受水患,因地势低洼形成的“四大洼淀”,只见苦水不见粮,直至1950年开挖潮白新河、1960年建成密云水库,大洼地区才迎来新生。经过60余年发展,现在的宝坻已经成为天津市农业强区,更享有“鱼米之乡”的称号。

“一粒小站稻,蕴含天津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内核,创造了农业现代化新实践,孕育出生态种养创新成果。在担当粮食安全重任中,宝坻区将新发展路径推至全域,鱼菜蛋奶鼎鼐调和,耕读农旅优哉游哉。”宝坻区副区长于学生介绍,宝坻区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速农业载体平台建设,不断优化特色农业品种,稳步落实种业振兴,明确全域农旅发展空间格局,乡村振兴结出硕果。

一粒稻中有乾坤

农业做强需要产业“头雁”引领,小站稻就是这样一只健硕的“头雁”。宝坻有着天津市近一半的小站稻种植面积,可谓小站稻振兴的“雁翅”。小站稻产业的发展水平、品种更迭速度、产业提质增效路径、全链条化发展,都在“展翅”中一飞冲天。

今年,宝坻小站稻种植面积超过45万亩。这片天津最大的小站稻“实验区”又有哪些新成果?

在位于宝坻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大钟庄农场,四个小站稻品种、十余个优质稻试验品种在这里种植。在大钟庄镇大米庄村食味米种植基地,经过数年育种、繁种与栽培的“美味大米”,今年又喜获丰收。“好吃!不就着菜都能连吃两碗。咱们村自明朝时期就产‘贡米’,现在的新品种‘津川1号’,在色香味上都有绝活儿,被认定为天津市‘津农精品’。”大米庄村党支部书记郑学臣介绍,食味米基地已有500亩规模,年产量47万斤。专种食味米的德润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社员达1300余人,入社后社员人均年收入提高了20%。

除了稀罕品种,也有高产状元。天津农科院培育的“津育粳22”,在宝坻区平均亩产达1500斤,尔王庄镇瑞东家庭农场今年则创造了亩产2000斤的新纪录。小站稻种植也戴上了“创新链”,农垦渤海农业小站稻公司大面积推广精细化温室育秧、全程机械化播种收割、无人机智能遥感水肥检测、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生产和管理技术,成为宝坻小站稻发展的第一方阵。

在八门城镇前辛庄村,小站稻稻花不仅香了农田,更肥美了蟹鳅。去年5月在稻田投放的蟹苗,亩产30斤,稻农亩增收500元左右。“宝坻区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这一特色生态农业,以地标品牌黄板泥鳅为基础,全区发展稻蟹、稻虾等综合种养26.4万亩。”宝坻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刘玉祥表示,生态种养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水产品产量。

科创共塑“芯”力量

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近百万亩,稻种均为本地生产,多数来自小站稻主推品种。为了推动小站稻由兴到强,今年9月,集结了天津市农学会、天津市农科院、天津农学院等科研力量的国际水稻研究院落户宝坻。团队专家代表着天津乃至全国水稻研究的高水平力量,努力在育种方向、产业结构、推广面积方面实现突破,让中国土地种上更多宝坻产的天津种子。

一块土地,在科技种粮的同时,也能高效种菜。“它们一共要做45天的‘邻居’吧。”天鹰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打趣介绍,宝坻推行了冬小麦和天鹰椒套种,多加一茬经济作物,可以有效提升土地使用率和农民收入。

“天鹰椒”在宝坻种植历史悠久,自20世纪70年代被引进后,便在这里扎根。“经过提纯复壮,现在的天鹰椒种质纯度更高,经过培育,宝坻本地的辣椒品种即将诞生。”张杰对“宝坻椒”的辣度和香味特别满意。富含硒的营养,地道的美味,“宝坻椒”很“傲骄”,受到老干妈、翠红等国内知名辣酱品牌的追捧。产量也好,亩产鲜椒4000斤左右,可得到干辣椒900斤。“今年我们种植3000亩,明年计划达到5000亩。每亩收益八九千元,农户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

今年,宝坻区农业农村部门还从黑龙江、辽宁、山东等地引进9个优良大蒜品种,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3个适合宝坻种植的品种,正进行本地化育种,天津自主培育的“津鹰40”等7个新品种全部采收完毕,田间表现良好,为来年的示范推广开了个好头。还开展了五叶齐大葱和铁杆葱杂交试验,完成了葱籽采收。

宝坻“三辣”虽然早有名气,但从未形成大规模的种植环境,原因就是种植过程太苦太累。“还在数九里,我们蒜农就趴在地上一瓣瓣种,那刺骨的寒,干完一亩地都站不直身子。”庆义家庭农场主尹义回忆过去的种蒜过程心生感慨。两年前,宝坻区启动了“三辣”唤醒计划,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市区体系专家,为种植户引进了大蒜播种机、大葱插播机、辣椒收割机,开启了分阶段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模式。“我们自主研发的‘自走、对滚式’辣椒收割机各项试验刚刚做完,达到了合格水平。簇生天鹰椒收割机每小时作业30多亩。”张杰介绍,对比原先每亩地4个工人采收,效率有效提升,采收成本大幅下降。

宝坻区主抓区域农业“芯片”,致力于在种业振兴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任务。今年以来,国家农业科技园新增科技研发机构5个,推广新技术52项、新品种30项,申请发明专利100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开展京津冀产学研对接交流16次,带动农民就业2万多人。

双向奔赴促振兴

不久前,宝坻区潮白新河流域被授予全国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这得益于深挖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厚植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潮白坻柱、晨曦津渡、赤鲤竞洄等二十八景,让潮白河公园四时不同、美美与共。北京游客张其是潮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铁粉”,全家常来这里野足游玩。潮白河两岸,多个特色鲜明的农文旅融合产品、场景、服务、体验在这里集聚,全景展示着宝坻的生态环境、历史底蕴和农业魅力。

走进黄庄镇小辛码头村,刚刚结束的“丰收节”火热场景历历在目,“潮白河·渔生态小镇”启动仪式留下的展台、项目图和发展蓝图呈现在游客面前。

和美乡村是一幅画,意在笔前,才能胸有成竹、落笔生花。宝坻区将农文旅主题定位为“千年宝坻、北国水乡”,发展目标确定为京津双城周末及小长假休闲度假重要目的地、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优选地、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演出举办地,发展路径规划为以水为魂打造现代版北国江南,以绿为底拓展稻海湿地、林海绿地多种功能效益,以文为脉活化乡土非遗文化,打响“遇见宝坻·印象潮白”品牌,擦亮“水绿交织、湿地水乡”特色。今年以来,相继举办了来福好事·潮白河畔音乐嘉年华、青龙湾森林半马、潮白河龙舟交流赛、津宝音乐节、渔生态小镇垂钓大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吸引了大批京津冀及周边省市游客,全区游客接待数量达到290余万人次,农文旅体商综合收入达8000余万元。

爱上宝坻的理由很简单:一望无际的稻海,鸢飞鱼跃的大河,津津有味的“三辣”,活力四射的田野,悠扬嘹亮的乡村振兴之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000—5000亩基地提供优质种苗。作为天津市乃至北方地区小站稻主产区,宝坻区持续提升小站稻品牌效益,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去年,全区的水稻基质育秧面积达到10万余亩,增产增
2023-03-15 05:26:00
内外兼修培优育强特色农产品
...12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68万吨以上。持续深入实施小站稻振兴和“三辣”唤醒计划,加快推进小站稻“收储+”等项目实施,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3-05-06 05:26:00
...局 聚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会上获悉,我市首批小站稻鲜米比往年提早一个月上市,“双节”假期市民品尝到了香弹软糯甜的小站稻当季新米。这批当季新米是今年春天由食品集团所属利达
2023-10-07 04:52:00
...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持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以小站稻为突破口,从质和量上抓两头。扩大现有8万亩精品稻的种植面积,争取到10万亩,小站稻种植稳定在47万亩以上。做好稻渔立体
2023-02-27 05:36:00
田间管理更精细
...合作社育秧基地,日光温室大棚并排而立,农户正在进行小站稻育秧。如今,从播种、覆土到施肥,现代化农用机械已经成为农户的标配。不远处的史各庄镇朱杨庄村蔬菜大棚里,草莓西红柿长势良
2024-04-15 05:59:00
持续协商助力宝坻变成宝地
...以‘十二五’期间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主,优先选择小站稻种植区域,确保能推进、可落实、有效果。”“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田块布置,实现耕作田块相对集中连片,为推动土地流转、提升农业
2024-04-12 01:38:00
...产业基础强、规模效益好、科技水平高、生产特色鲜明的小站稻和特色蔬菜生产基地,有力示范带动全市种植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目前,本市入选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
2023-01-19 03:07:00
...域内蔬菜种植面积达10.2万亩,林业种植面积达3.8万亩,小站稻种植面积达45万亩,生态环境和生态产业良性循环、互促互进。以潮白新河优质水源为依托,“一地两用、一水两养”,发
2023-11-14 08:07:00
科技来赋能 丰收有底气
...了坚实基础。在天津市最大的水稻主产区宝坻区,47万亩小站稻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碧波万顷,绿意连绵,农田上空无人机正在施肥作业,在蓝天的映衬下,一幅丰收在望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2023-06-15 05: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王伟明:别让眼睛变成“沙漠”——聊聊干眼症
王伟明:东城中医医院儿科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出诊时间:每周二下午、周日上午。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青少年近视、弱视
2025-10-15 16:11:00
达巢达精等亮相浙江省中医领域会议,产学研融合绘就发展新图景
9月20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在温州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了20余位权威专家,以“中医药守护生殖健康”为核心
2025-10-15 11: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韩峰:别让“小腰板”悄悄变形!青少年脊柱健康保卫指南
韩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针灸推拿学硕士,脊骨神经医学认证医师。从事针灸整脊工作10余年。通过陈朝晖教授脊骨神经医学教育脊柱及四肢关节技术认证
2025-10-15 10:39:00
《心灵导航》| 别让“心累”拖垮你!专家教你4步走出职场情绪内耗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阮晓燕)“没干重活却累到瘫倒,写方案纠结标题两小时,领导没回消息就脑补出错”——你是不是也在经历职场情绪内耗
2025-10-14 17:54:00
东城中医医院儿科职业医师柴雨欣:反复呼吸道感染,孩子成长路上的“健康绊脚石”
柴雨欣,东城中医医院儿科职业医师,每周二、周三全天和周日下午出诊。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
2025-10-14 09:58:00
稳血压 “薯”你行
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气温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不要为了御寒而多食高脂肪食物
2025-10-14 11:28:00
吃出防御力 过敏别光拿药扛
越来越多的人饱受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问题困扰。过敏,已经成了人们每年绕不开的话题。除了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科学合理的营养策略是防治过敏的第三大支柱
2025-10-14 11:28:00
班味儿太重?11款中医“小饮料”调理亚健康!
浑身酸疼、赘肉缠身、眼睛酸涩、压力山大、失眠早醒……这些亚健康的状态是不是让你一身班味儿?别急,今天就给你推荐11款中医“小饮料”——代茶饮
2025-10-14 11:28:00
年度盘点:基于临床实证与用户口碑的全球十大抗衰产品综合推荐
当“健康衰老”成为全球性的公共议题,抗衰领域也从模糊的概念营销,迈入了讲求硬核实证的新阶段。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华丽的宣传
2025-10-14 11:54:00
瑞珀妮联袂时光国际签订UA焕龄素(红颜版)独供,开启尖端抗衰新纪元
近日,瑞士传奇抗衰品牌瑞珀妮与时光国际达成重磅战略合作,双方正式签订“UA焕龄素(红颜版)”独家供应协议。此举标志着一种此前仅在全球极小范围内流传的尖端抗衰成分
2025-10-14 11:54:00
“静界新生”失眠精准治疗MDT交流会圆满落幕,多学科协作共筑失眠治疗新篇章
近日,备受医学界瞩目的“静界新生”失眠精准治疗MDT(多学科团队协作)交流会在山东济南美豪丽致酒店圆满落幕。此次交流会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精心策划并主办
2025-10-14 11:55:00
仁心攀高峰,热烈祝贺梁秀栋院长荣膺主任医师
恭喜梁秀栋院长成功通过严格评审,由副主任医师晋升为主任医师!这份荣耀,不仅属于梁院长个人,更是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育结出的硕果
2025-10-14 11:56:00
科技赋能美业革新,美睛美科引领眼部健康管理新赛道
在生活美容市场加速变革的当下,消费者愈发倾向于为具备“硬核科技”与“信任资产”的品牌投票。眼部护理作为技术门槛高、信任要求严的细分领域
2025-10-14 11:58:00
2025年褪黑素助眠品牌TOP10,从安全性到长期效益全指南
在现代生活节奏与压力倍增的背景下,如何选择一款安全、有效且能带来长期健康收益的助眠产品,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核心关切。面对市场上从传统褪黑素到新型神经修复配方的众多选择
2025-10-14 13:44:00
颞下颌关节炎:被忽视的面部疼痛之源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感觉脸颊两侧又酸又胀;吃饭张嘴时,耳朵前面会发出“咔哒”的响声;或者莫名其妙地开始头痛
2025-10-14 1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