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胜利的那一天——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革命文物联展”开展
八馆联展,百余件文物见证渡江战役
4月23日,《胜利的那一天——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革命文物联展》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董家训 孙中元 摄
4月23日,《胜利的那一天——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革命文物联展》在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崔晓 董家训 孙中元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
4月23日,“胜利的那一天——庆祝渡江战役胜利75周年革命文物联展”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来自八家纪念馆(地)的百余件珍贵革命文物跟观众“见面”,带领观众重温伟大渡江战役。
八馆联办,通过文物重温渡江战役
走进展厅,鲜艳的红色底色贯穿整个展区,烘托出庄严又热烈的气氛。
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第一件文物是一只太平桶。“为何将它作为本次展览的第一件文物?”对于许多观众的疑问,来自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讲解员周劲夫娓娓道来:“这是在渡江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渡江第一船’——‘京电号’小火轮上的太平桶,在75年前的今天,它可是与小火轮一同见证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据渡江胜利纪念馆公共服务部主任潘迎介绍,本次展览由渡江胜利纪念馆联合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丹阳总前委旧址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扬州市渡江战役第八兵团指挥部旧址(个园)、江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上海解放纪念馆等八家渡江战役纪念馆(地)合作联盟单位共同策划,选取了南京、杭州、上海、江阴、合肥、丹阳、泰州和扬州等城市接管的历史片段以及近百件文物展出。展览分为“运筹帷幄绘蓝图”“摧枯拉朽换新天”“人民城市为人民”三部分。
金陵支队,为南京建“户口簿”的特殊部队
展厅里,一个手枪套格外引人注目,它的主人是金陵支队政治干事孙为公。金陵支队是怎样一支队伍?展览揭秘了这支特殊部队。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如何接管城市、重整这一片旧山河,成为当务之急。
据渡江胜利纪念馆讲解员周劲夫介绍,早在1949年二三月间,中共中央就抽调了2400多名干部在合肥组成南下干部队伍,制定了具体计划,为接管南京做积极准备。4月初,这支队伍正式命名为金陵支队,支队编入了一批富有城市工作经验、有各方面专长的领导干部和文化程度较高、知识面较广的青年学员。
金陵支队成立前后共两个月的时间,迅速编写了10万字的《南京概况》,可以说,《南京概况》是民国南京的“户口簿”。渡江战役发起前,它与《南京调查资料》一起被送到渡江大军手中,为解放、接管、建设南京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赓续红色血脉,在展览中汲取奋进力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展厅“京电号”小火轮模型上,两名来自南京的小学生,用清澈高亢的童声,吸引观众驻足。
唱完歌,南京市金陵小学的蔚瑞坤和小伙伴一同参观了展览,“要不是看到照片,真是不敢相信,当年人民解放军宁愿睡在上海街头,也不愿意去打扰市民,纪律太严明了。”蔚瑞坤感叹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沿着前辈的足迹,将祖国建设得更好。”
《人民军队三字经》《南进工作誓词》《入城守则》……在展厅中,有一面墙的文物史料均用来展示人民解放军的严明纪律。
观展结束,很多观众都在“重走胜利之路”京电号小火轮打卡墙拍照留念。市民吴晓峰告诉记者,“我觉得在这里拍照很有意义,我们要搭乘着‘小火轮’乘风破浪,为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不懈努力。”
“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带我们重温峥嵘岁月,我们从中汲取奋进力量。”观众王小欧告诉记者,“这个周末,我准备带女儿来看展,让红色基因赓续传承。”
展览将延续到7月底,市民可通过提前预约,免费观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