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头巾奶奶”:“我们村的‘网红’”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8 11:39:00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陈晨 冯沛然

一条黄色的头巾包裹住布满皱纹的脸,握住话筒的手背上露出黑黝黝的老年斑。沂蒙老人王荣均马上就要80岁了,但只要开始唱歌,她就停不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红梅赞》吧。”没等观众消化这句话,“红岩上红梅开哎……”的歌声已经响起。每次唱到最后,王荣均就会举起没拿话筒的那只手,在歌声结束后,给自己喊一个跟歌声一样洪亮的“好”。随之而来的是观众的掌声。

在短视频平台,唱歌的王荣均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头巾奶奶”。有网友说,闭上眼睛听,一下子回忆起了小时候依偎在奶奶身边的场景。还有网友在这些歌声里,仿佛感受到了王荣均的年轻时光。

“头巾奶奶”:“我们村的‘网红’”

唱老歌的“头巾奶奶”

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王荣均,坐在村口聊天的村民笑着指向不远处的一处民房,“我们村的‘网红’。”

临沂市沂水县姚店子村是个拥有2000多人口的大村,王荣均嫁到这个村后,与丈夫孕育了四个子女。

3月15日下午,沿着一条铺满生姜的水泥路走到尽头,戴着黄色头巾的王荣均正坐在家门口打发时光。

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没想到迈入老年,通过唱歌,王荣均成了当地的“网红”。

除了“网红”,王荣均还有几个称号,比如“沂蒙好声音”,不过在短视频平台叫得最响亮的还是“头巾奶奶”。

当地一位短视频博主发布了多条王荣均唱歌的视频,最高的一条点赞量超过43万。有人评论,说她是被农活耽误了的歌唱家,更有不少网友称她为我国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的妹妹。

王荣均唱的多为老歌。生在沂蒙,《沂蒙山小调》是王荣均的拿手好“歌”,当然郭兰英的代表作《我的祖国》,王荣均也能面不改色唱下来。

相比之下,王荣均会唱的歌实在不算多,也就十几首,但都是音调特别高的歌,比如《青藏高原》。

邻居老太赵家英是王荣均的“忠实粉丝”,只要有空,只要王荣均开嗓,赵家英必来听。

有个场景赵家英记得很清楚,有次王荣均唱了一首《青藏高原》,“那么高的声音她都能唱上去。”一曲完毕,众人纷纷起立鼓掌。在赵家英心中,没人能比王荣均唱歌好听。

“头巾奶奶”:“我们村的‘网红’”

大集上的“歌唱家”

理发师丈夫在20多年前因病去世,从那之后,原本摆摊卖水果的王荣均也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子女均已长大成人,没有丈夫帮忙,年纪越来越大的王荣均决定赋闲在家。

干点什么呢?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确实没什么事情可干。不过不久后,王荣均爱上了一件事——赶大集。

王荣均家门口就是本村大集,每逢农历的二和七,从凌晨开始就有早市,直到下午赶大集的人才散去。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熙熙攘攘的大集很是热闹。不仅如此,不知从何时起,有人在王荣均家门口的空地上拉起了二胡,吸引不少人前来围观。

有了音乐,“歌唱家”也就来了。王荣均还记得,不少人都想在二胡边一展歌喉,大家排着队,一个一个展示。

王荣均也是其中一员。时间太久远,她记不清自己第一次在人前唱的第一首歌是什么,但她记得,自己一点也不紧张,不怯场,一曲完毕,随之而来的是周围人的拍手称赞。

王荣均“迷恋”上了这种感觉。她有一个电动小三轮,她开始到处赶集。

实际上王荣均从没有私下练习过唱歌,自然也没有条件专门学音乐。

那个年代,家里条件并不好,家里姐妹也多。王荣均记得,小时候自己的妹妹喜欢京剧,想去学,但遭到母亲强烈反对。

现在唱的这些老歌,都是王荣均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学会的。有的歌词记不准确,但这几年反复唱,歌词和曲调都重新清晰了起来。

跟着二胡唱了几年后,音响出现在了集市上。与伴着二胡清唱不同,音响有伴奏,可以随便选歌,有的有屏幕,还能看到歌词。王荣均虽不会写,但也认识几个字,大体能看懂歌词。

有了音响后,再唱歌时王荣均觉得省力了一些。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的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广场舞兴起了。前些年王荣均跟着跳过扭过,但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趁别人跳广场舞的功夫,王荣均开始学歌,学的正是广场舞的伴奏音乐。

现在王荣均学会了两首新歌,她记不清用了多久的时间,“每次跳舞并不是只放这一首,得碰。”

于是经常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几个人伴着音乐跳舞,戴着头巾的王荣均坐在音响旁,听着音乐,“缕着缕着就学会了。”

唱得高兴,玩得开心

这几年直播风潮席卷到乡村大集,大集上来了一个接一个的主播。他们带着音响和麦克风,对着围观的人,更是对着直播间里的人卖力表演。

原先王荣均家门口的一小块空地是娱乐聚集地,但随着围观人群越来越多,主播们将音响移到了不远处一片更大的空地上。

赵家英觉得,多的时候能围上好几百人,里三层外三层,好热闹的场景。

形式变了,但爱唱歌的人没变,还是有很多人排着队,想展示歌喉。

王荣均很自豪,她说,只要她一上场,一开口,直播间里的人就会增加,很多人还会要求再唱一首。

赵家英不懂直播间是什么,也没有智能手机,她只听到主播一个劲儿让大家“点点红心”,而每次王荣均上场,红心是最多的。

赵家英听周围会玩智能手机的人说,都在短视频平台刷到过唱歌的王荣均。

唱歌除了给王荣均带来了快乐和名气,还带来了一样让她没想到的东西——钱。

曾有一次一曲完毕,王荣均坐在一旁看别人表演。这时一位中年人找过来,先是对她一番夸赞,随后掏出一百块,说什么也要让王荣均收下。

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人为了表达对王荣均歌声的喜爱,会从集市上买点水果甚至割块肉送给她。王荣均推辞,就有人放到她家门口。

前两个月,当地一位短视频博主想跟王荣均签约,对方每个月来拍几次王荣均唱歌,每个月给她600块钱。

不过王荣均说,签约就算了吧,对方想来拍自己,那就让他拍,对方给钱自己也不拒绝,不给她也没觉得有什么损失,反正自己是要唱歌的。观众越多,她唱得越起劲。

唱歌给王荣均带来的就是高兴和快乐,唱歌就是玩,让她玩得开心。

王荣均一直在说,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她觉得,愁着过也是一天,喜着过也是一天,闲着过也是一天,那为啥不喜一点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沂蒙精神再焕新声:81岁“头巾奶奶”在沂山景区唱响《沂蒙山小调》
鲁网2月16日讯2月16日,一位头戴标志性黄色头巾的八旬老人在沂蒙山旅游区沂山景区的玉皇顶上,以一曲清亮悠扬的《沂蒙山小调》震撼全场。这位曾受邀登上央视节目,被网友称为“郭兰英山
2025-02-16 21:09:00
“俺爹俺娘”天下爹娘影像艺术馆在淄博博山揭幕
...0多岁高龄的老兵蹇兆增、杨培善,来自沂蒙山区的81岁“头巾奶奶”王荣均,焦裕禄二女儿、焦裕禄纪念馆名誉馆长焦守云,以及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白光华等,众多嘉宾
2025-09-28 20:58:00
共“富”美好生活 |兰山 “成家立业”巾帼好品“赶大集”
...。王昆琳所展销的“沂蒙布艺”涉及服饰、背包、手帕、头巾等,既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兼具实用性、观赏性,充分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畅销国内外。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布艺产品都是由居
2024-05-04 14:12:00
临沂市兰山区新春季“沂蒙大集”年味浓
...讯员 孙磊 吴鹏 冯帅1月7日,临沂市兰山区新春季“沂蒙大集”启动仪式在李官镇举行。走进新春季“沂蒙大集”,这里汇聚了各类特色商品,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地道的美食特产,应有尽有
2025-01-08 12:16:00
“爱上沂蒙大集的千个瞬间”微视频挑战赛继续征集,赢万元奖金
大众网记者 陈莹 临沂报道年味别样浓,热热闹闹赶大集。由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主办,临沂市自媒体协会、大众网临沂协办的“爱上沂蒙大集的千个瞬间”微视频挑战赛自1月13日启动以来,得到
2025-02-07 15:35:00
莒南县道口镇开展“逛沂蒙大集 看乡村好戏”主题活动
鲁网2月6日讯新春伊始,逛大集,看好戏,品地道美食,赏民俗风情,尽享人间烟火气。2月5日,莒南县道口镇“逛沂蒙大集 看乡村好戏”西野埠村专场活动盛大开幕,吸引周边群众纷纷参与其中
2025-02-06 11:51:00
...者 程仁刚 临沂报道1月15日,临沂市平邑县新春季 “沂蒙大集” 暨 2025 “好客山东贺年会”・水浥田园新春灯会启动仪式举行,平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教育工委书记郭
2025-01-17 09:16:00
...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腊月的深入,原本寻常的大集已自动升格为“年集”。1月14日,在山东临沂沂河新区相公街道,一踏入集市,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琳琅满目的商品,摩肩接踵
2025-01-16 16:03:00
沂南县马牧池乡:“沂蒙大集”人气旺,琳琅满目“年味足”
临近春节,沂南县马牧池乡牛王庙大集货品琳琅满目,洋溢着浓浓年味。种类繁多的糖果糕点、新年饰品、生鲜果蔬等年货吸引着人们络绎不绝的前来选购。岁末年尾的牛王庙大集,不仅是全乡人民迎接
2025-01-26 18: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塔罗洗牌、星座查运:年轻人的“情绪出口”,藏着哪些心里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王浩洗牌、切牌、抽牌……一场塔罗解读下来,不少年轻人犹豫不定的心情与压抑的情绪,往往能得到释放
2025-10-17 16:15:00
吉林轩鹤饮品公司因生产的白桦树汁饮料菌落超标被罚19679元
近日,东辽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吉林省轩鹤饮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轩鹤饮品”)生产不合格饮料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没款合计19679元
2025-10-17 16:16:00
余干:“志愿红”守护秋收“粮袋子” 暖了百姓“心窝子”
眼下正值中稻成熟收割的黄金期,在上饶市余干县杨埠镇的田野间,一片片金黄稻田里跃动着醒目的“志愿红”。该镇党员干部化身“助农抢收员”
2025-10-17 16:41:00
为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引导师生与书为友,10月16日,余干县第三小学举行“书香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仪式在激昂的入场曲中拉开序幕
2025-10-17 16:41:00
西安一医疗器械企业围标串标被罚,列入不良行为记录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陕西诚信博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因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围标、串标违法行为,被陕西省财政厅依法处以罚款并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
2025-10-17 16:47:00
“新大众文艺座谈会”在淄博举行
10月13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共同主办的新大众文艺座谈会在淄博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
2025-10-17 16:49:00
巨野县人民医院成功救治91岁高龄脑梗患者 创造生命奇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程建华 通讯员 程雪华近日,巨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卒中中心团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
2025-10-17 16:49:00
缴费标准确定!2026年度济南市居民医保可以缴费啦!
2026年度济南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开始缴费啦!缴费标准为成年居民440元,少年儿童390元。本年度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760元
2025-10-17 17:20:00
山东省第三十届基层作家培训班在临沂举办
10月13日至16日,“赓续沂蒙薪火谱写时代华章”山东省第三十届基层作家培训班在临沂举办。本次培训班由山东省作协、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主办
2025-10-17 17:23:00
房县文化馆书画艺术推广与人才培养成果丰硕,闪耀2025年湖北省“金蕾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郭梅 通讯员 刘文)在近日落幕的2025年湖北省“金蕾杯”青少年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评选以及第五届湖北省艺术节优秀群众文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中
2025-10-17 17:24:00
八旬翁跨越数月再访超声科,只为道一声“感谢”
鲁网10月16日讯 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诊室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熟人”——一位年过八旬的患者。他蹒跚的身影刚出现在门口
2025-10-17 17:25:00
芜湖警民同心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枭
大皖新闻讯 10月17日,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上演暖心一幕——当地村民、民警与野生动物救助站联动,成功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枭
2025-10-17 17:42:00
凡人歌|29位老人的“公交闺女”带起一支敬老队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徐润杰 通讯员 薛颖10月15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柳花泊大集的日子。在喧嚣的集市旁
2025-10-17 17:55:00
济南弘阳广场“城心所向私享会”圆满召开,共话西部商业新未来
伴随济南西部商业格局的演变与消费升级趋势,济南弘阳广场更加注重“与品牌共成长”。10月16日,由济南弘阳广场主办的“城心所向-品牌私享会”在美悦云禧酒店圆满召开
2025-10-17 17:55:00
两个周期肿瘤缩小约50%,美国胸膜间皮瘤患者在青寻得精准救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马华诊治前,患者纵隔及心包胸膜多发转移,肿瘤最大径约7cm,如果病情持续进展,可出现胸腔积液
2025-10-17 1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