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苗族服饰堪称民族服饰中的瑰宝,承载着苗家人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积淀。在普定县坪上镇和平社区的大山深处,就孕育出一位“最美贵州绣娘”——杨家芬。她凭借对苗族服饰的热爱与执着,创办普定朝洪民族服饰加工厂,深耕苗族服饰传承与创新十五载,推动苗族服饰文化在时代浪潮中熠熠生辉。
作为土生土长的苗家女儿,杨家芬自幼跟随母亲穿梭于彩线银针间,对苗绣怀有深厚情感。2010年,怀揣着让苗族传统手艺“活起来”的信念,她以3台缝纫机起步,开启创业之路。历经十五年用心经营,当初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拥有20余台设备的标准化加工厂。
走进杨家芬的民族服饰加工厂,琳琅满目的苗绣产品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民族风与现代风的巧妙融合,为苗族服饰赋予新的时尚元素,让大山里的苗族服饰焕发出勃勃生机。
杨家芬向记者介绍:“少数民族服饰制作工序繁杂、耗时久,我们一年能制作1000 - 2000套,产品销往毕节地区、黔西大方以及云南等地,销路还不错。”
车间里,电脑绣花机高速运转,布料上的传统图案与机械臂的精准动作相互映衬,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可观的特色产业路。订单高峰期,加工厂可带动20余名绣娘稳定就业。“农忙种田、闲时刺绣”的灵活就业模式,让绣娘们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苗绣从“家庭副业”转变为“增收主业”。
“我2017年开始在这里工作,转眼快8年了。工资最高的时候能拿5000多元,在这里做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钱,我很满意。”务工人员熊艳说。
杨家芬始终秉持初心,毫无保留地传授刺绣技艺,持续为苗族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如今,她的儿媳杨胜秋接过接力棒,借助网络平台推广产品,让大山里的苗族服饰走向更广阔市场。
“我们在周边县区设有销售点,同时通过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宣传民族文化和服饰。这些服饰在网上备受欢迎,销量可观。”杨胜秋介绍。
在杨胜秋的规划中,直播间将成为重要的“文化窗口”。未来,团队还将紧跟市场潮流研发新产品,持续提升苗族服饰的市场竞争力。“接下来,我们会不断创新改良,让民族服饰更贴合现代审美,吸引更多年轻人。同时,通过学习提升直播技能,加大宣传力度,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杨胜秋表示。
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工厂,十五年间,杨家芬从未停止探索。工作之余,她坚持学习“充电”,并将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普定县妇联业务股负责人胡存霞介绍:“杨家芬是普定优秀的刺绣手工民族传承人,2023年荣获‘贵州最美绣娘’称号。她积极参与省市妇联组织的各类培训,2024年还担任民族特色手工培训班教师,培训成效显著,深受学员认可。”
属地政府的支持也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坪上镇借助冰脆李节、化处镇荷花节等活动,展示坪上镇苗族服饰风采,将节庆活动作为苗族服饰产业发展的跳板,推动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转化。
“目前,坪上镇6 家少数民族服装厂已带动70余名在家妇女就业。”坪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龙虹表示,下一步,镇里将抢抓纺织业向内陆转移的机遇,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大力宣传少数民族服装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作者:何召 编辑:张小维 责任编辑:王超 终审:谭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6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