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夜深书香浓
——走近城市夜读者
4月20日21时20分,市民在新疆图书馆的润书房里看书学习。(本报全媒体记者王煜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王煜 赵莉
当城市渐渐褪去白天的喧嚣,换上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图书馆、书店的灯亮了起来,夜读人与知识共度静谧时光。4月19日、20日晚,本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图书馆、书店,探寻夜读人的故事。
地点:CCMALL时代广场有书空间
亲子共读《法医秦明》
4月19日21时30分,走进CCMALL时代广场四楼的有书空间,阶梯阅读区域、咖啡烘焙区、艺术长廊区……几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书店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放松角落。
12岁的翟云訸在父亲的陪同下精心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书籍,两个人不时低语,交换着心得,其乐融融。
翟云訸说,她很喜欢看《法医秦明》这样的侦探类书籍,每当看到主角在分析案件的蛛丝马迹时,她的心跳也随之加速。在这本书里,不仅能学到关于法医学的知识,了解法医学的历史及法医工作的重要性,还能领悟到关于人生的哲理。
放学后的夜晚来到书店,抚摸着书籍的封面,沉醉于文字构筑的世界中,让翟云訸觉得非常放松。翟云訸的父亲也很喜欢看书,并且鼓励她培养阅读的习惯,父女俩经常一起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
地点:左边右边书店(新世界店)
美术老师与《中国颜色》相遇
4月19日21时50分,天色渐暗,位于新世界广场里的左边右边书店里灯火通明,暖暖的灯光下是夜读者的身影。
“天水碧、月白、远山如黛……这些古意十足的中国传统色名字,听起来就美极了。”喜爱传统服饰的朱婧是一名美术老师,她正坐在窗前,翻阅着一本名为《中国颜色》的书。
虽然手机阅读便利快捷,但朱婧还是偏爱纸质书。因为把书本捧在手里,能让她感到阅读的“分量”。
“我喜欢做读书笔记,记录下思考过程。当一段时间后重新阅读书本,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我十分享受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过程。”朱婧说,从小就喜欢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科幻小说到历史文献,从诗歌到散文。
除了阅读,朱婧还喜欢参加左边右边书店举办的音乐会、读书分享会等各类活动,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晚上来到书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既是“充电”也是放松。
地点:新疆图书馆
文学爱好者和《十八岁出门远行》产生共鸣
4月20日21时20分,新疆图书馆里,有人在书架前翻阅挑选心仪的书籍,有人落座一隅,安静地埋头刷题……
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夜间文化体验新场景,自4月15日起,新疆图书馆开启延时服务,图书馆一楼的阅览区域延时服务至晚上10时,润书房开放至晚上11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疆图书馆的润书房配备了自助图书借还柜,让借书、还书更加便捷。夜读累了,还能在自助机上点一杯咖啡提神解乏。
25岁的吴金成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阅读着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吴金成说,每逢休息日,他就会来新疆图书馆看书。图书馆为喜欢阅读的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在这样远离喧嚣和干扰的阅读空间里,时间过得飞快,早上10点来看书,不知不觉中就已到了晚上。
吴金成在他的笔记本上摘抄了不少喜欢的语句。《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本书里写的是年轻人的理想、困惑与成长,看了之后让他不禁想起了十八岁的自己。他的生活因为阅读而变得丰富起来。
地点:乌鲁木齐县植此艺家民宿
民宿主理人通过《世界咖啡地图》学习专业知识
4月20日23时,忙碌了一天的民宿主理人苗晶安顿好了住宿的客人,迎来了难得的阅读时间。在绿植环绕的民宿里,她打开一盏复古台灯,拿出书架上看了一半的《世界咖啡地图》。
苗晶介绍,《世界咖啡地图》这本书是咖啡迷必备的经典工具书。她经常会和民宿的咖啡师一起研究新品咖啡,所以在为书房选书时,有关咖啡历史、制作工艺的书便多买了一些。
苗晶说,精品咖啡的世界实在太过浩瀚,从产地、品种、处理方式,到烘焙、冲煮、品尝,处处都是学不尽的知识。
在苗晶看来,阅读重在分享,在不同观点中碰撞出火花,汲取新知识的同时也输出自己的感悟,让人不断成长。
除了将读书笔记分享到朋友圈,苗晶还开设了“植此艺家会客厅”播客,与不同领域的女性一起畅聊喜爱的书籍、分享对人生的不同观点。从阅读中汲取力量,她也因此结识了许多同样爱好文学的游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