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月22日,贯彻实施《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座谈会在南昌召开。会议通报了《决定》制定出台有关情况,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江西日报社、省电力公司以及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决定》的贯彻实施作了发言。
据悉,该《决定》于1月26日由江西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是全国首个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决定》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明确提出江西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在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上走前列、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走前列、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走前列、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上走前列。
省法院:强化审判职能 加大生态文明司法保障力度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一级高级法官张雪群在发言中指出,《决定》对如何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作了明确规定,这也对环境司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据介绍,2023年,全省法院共审结一审环境资源类案件2339件,其中,刑事案件1204件、民事案件907件、行政案件54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62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2件。在妥善审理案件的同时,全省法院聚焦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培树典型案例,打造指导性案例,丰富环境资源案件裁判规则体系。
在今后的工作中,省法院将积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及时更新环境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树牢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走前列。
省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勇玲表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是检察公益诉讼办案的重点和主干,是案件量最大、最成熟的一个领域。
自2017年7月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来,省检察院坚持服务大局,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始终围绕服务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守护鄱阳湖”“助力耕地保护护航粮食安全”等特色专项监督活动,每年立案办理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占全部案件总数的50%左右。
今年,为认真贯彻省人大关于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决定,全力配合开展好“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省检察院将加强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和林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重点围绕鄱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矿山生态修复与治理等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督促支持行政机关充分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
省发改委:持续推进全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兵认为,《决定》立足江西实际,以法治方式明晰了各方责任、明确了重点建设任务,为全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治化保障。
近年来,省发改委认真履行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统筹协调职责,及时跟进并准确把握双碳工作的新形势、新动向、新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紧盯“十四五”目标责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接下来,省发改委将以贯彻落实《决定》为工作主线,切实履行双碳协调职责,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持续推进全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省生态环境厅:因地制宜推进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山川建设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生态环境监察专员杨鹏表示,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坚决扛起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主力军和排头兵的政治责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大力实施新一轮“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稳向好。
2023年全年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6.5%,改善幅度全国第一;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稳居中部六省第一。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创历史最好水平;长江干流10个断面连续6年、赣江干流33个断面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省生态环境厅在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抓重点、重点抓”工作经验,并受邀赴福建省培训授课。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深入贯彻实施《决定》,努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全力推动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开展创新示范,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因地制宜推进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山川建设,积极开展美丽园区、美丽工厂、美丽社区等“美丽细胞”创建,形成一批制度和建设成果。
刘文琴、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祥晟/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