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不走寻常路,“邵医护理模式”30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3 06: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首开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培养、用智慧化为护理赋能

不走寻常路,“邵医护理模式”30年

不走寻常路,“邵医护理模式”30年

不走寻常路,“邵医护理模式”30年

上个世纪90年代,浙大邵逸夫医院将白色护士服换成康乃馨花样的衣服。

不走寻常路,“邵医护理模式”30年

本报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李文芳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浙大邵逸夫医院),门诊每个护士站备有方糖包,方便那些低血糖患者;医院设有多个护理门诊,一些特殊患者可以便捷地获得专业的护理照料……

5月12日,第113个国际护士节,今年又恰逢浙大邵逸夫医院建院30周年,30年实践中,浙大邵逸夫医院凝练出独特的邵医护理模式:全人照护理念、高级临床专科护士、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实践……

不走寻常路的邵医护理,用30年时间,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不是“护病”而是“护人”

“给您真诚、信心和爱”,这是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服务理念,基于此,“全人关护”的核心护理理念体现在所有的护理工作中。

比如,每天早上交班、晨间护理后,责任护士都会对自己分管的病人作一次详细而全面的评估,再根据不同病人的不同阶段,做相应的宣教,分发相应的资料。再比如,几次宣教后,护士还会向患者提问,评估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必要时再次宣教。

护理工作,仁心为要。在浙大邵逸夫医院,患者可以在细微处感受到被关爱、被尊重。

“虽然不幸遭遇了车祸,但你非常勇敢、坚强……相信,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看到这张鼓励贴后,接连几天以泪洗面的女孩小李(化名)露出笑容。

20岁的小李因为车祸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先后做了4次手术,她经常失眠,几乎每天都在哭泣。护士长顾磊磊察觉到小李的异样,悄悄写下一张鼓励贴,送到她的床边。这些温暖的话语让她的情绪不再那么紧绷。

在医院病房的护士站,都有这么一沓粉色的鼓励贴。护士们会在一张张纸条上写下对患者的鼓励。

浙大邵逸夫医院护理副院长庄一渝一直记得自己多年前在ICU病房做护士长的细节:护士给患者家属打电话时,先报患者的向好情况,免得对方情绪紧张。并尽量避免在夜间给患者家属电话,希望家属可以睡得安稳一些。

与其它医院的常规服饰不同,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水粉康乃馨护士服,不仅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更传递一种人文理念,不是“护病”而是“护人”,让病人觉得护士可以亲近,愿意聊天放松情绪。

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

护理学科是人文性和科学性结合的学科,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是对患者最大的关爱。

今年3月份,68岁的陈大伯因为胰腺癌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做了手术,术后第一天,疼痛专科护士刘敏君就参与了急性疼痛管理小组查房。

疼痛等级评估、怎么止痛、是使用止痛药还是镇痛泵……连续一个星期,刘敏君和同事每天跟踪随访,这让陈大伯很快能下床活动,快速康复。

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国内最早设立疼痛专科护士岗。疼痛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专业的疼痛管理,让患者不再熬痛。

在培养高级临床专科护士方面,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国内领先。2000年,护理部率先设立糖尿病教育、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健康促进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开启中国护理高级临床专科护士角色培养与实践的探索之路。之后,高级临床专科护士在医院如雨后春笋般拓展:静脉治疗护理、精神心理护理……护理服务变得越来越专业和精细。

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建院之初,浙大邵逸医院就自带创新基因,医院的护理理念也被打上这样的烙印。基于高级临床专科护士的探索,医院还在省内首开护理门诊,创设了“使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情”的护理平台。

每周四下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魏丽都要坐诊新生儿护理专家门诊。这是医院在2017年开设的省内首家新生儿护理门诊。

新生儿喂养、脐带护理、皮肤湿疹护理……新手爸妈关于新生儿的“十万个为什么”,都能在这个门诊中得到解答。类似的护理门诊,在医院已经有9个,涵盖母乳喂养咨询、助产士咨询、新生儿护理、慢性肾脏病健康教育门诊、伤口造口、静脉治疗、糖尿病教育、心衰联合门诊、淋巴水肿诊治联合门诊。

用智慧化为护理赋能

移动互联网时代,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智慧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一直领跑全国,医院护理工作也借着互联网实现质的跃升,充满人性化的邵医护理从院内飞到院外。

家住杭州萧山的管大爷因反复肠梗10余年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且伴有手术切口裂开等不适,他行动不便,选择居家康复。

“我们本来担心伤口护理的问题,后来了解到浙大邵逸夫医院造口及疑难伤口门诊可以上门护理,就在互联网上下单、预约。”管大爷的家人说,团队护士带着所需敷料等物品到家,为老人进行清创换药、健康指导等,并为家属在照护切口不愈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2017年,浙大邵逸夫医院在省内开创“互联网+护理”实践的先河。目前,全院有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的护士300多人,涉及各个专科,至今护理咨询35000人次,上门护理完成120次,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邵医护理服务。

像磁铁一样留住护士

庄一渝经常说,“没有满意的护士,就不会有满意的护理服务;没有满意的护理服务,也就不可能有满意的患者。”

这个护士节,医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护士周系列活动:分享与邵医的故事、员工徽章升级活动、美食工作坊、芳香疗法……很多护士自豪晒出身在邵医的幸福。

为护理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提升护士的职业价值感和获得感,这是浙大邵逸夫医院从建院之初就着力的。医院提倡“员工共治”,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变,都会积极听取护士的意见和建议。

很多邵医护理人在回忆中都提及,初次接触“差错报告有奖”制度时的震撼。在传统做法中,护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差错是要处罚的,以起到警示作用。这个制度则鼓励主动报告发现的问题,不断组织讨论,最终找到改进方法。

因为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氛围,有了这样开放民主的环境,护理人员总能在工作中找到价值感、归属感,快速成长。

血透室的护士长吴春燕自主设计和研发了“并联式双静脉壶透析管路”,帮助尿毒症患者降低无肝素透析过程中发生的血液丢失;外科护士长徐虹霞发明了“噪音智能分析与提醒装置”,打造无噪音病房,减少噪音对患者的影响……在护理团队中,相关的发明专利有上百个,有些及时转化应用到临床,既服务了患者,又体现了护士自身的价值。

2019年,浙大邵逸夫医院通过磁性医院认证项目,成为国内第一家“磁性医院”。这是一项专门针对医院护理队伍建设相关情况进行的认证项目。像磁铁一样,一头吸引着患者,让他们感受到最优质、最专业、最舒适的护理服务;另一头,吸引并留住优秀的护理人才。

业界有一句话:浙大邵逸夫医院是护士的天堂。邵医护理模式为什么行?对这个问题,庄一渝有自己的思考,“因为医院整体的氛围:开放、和谐、创新,让我们的护理工作有了生长的土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走进安宁疗护:佑护生命尊严 让人生温暖“谢幕”
...在浙江大地蓬勃发展。医护人员与患者做耐心沟通。浙大邵逸夫医院供图安宁疗护将癌症患者“从炼狱拉回人间”作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肿
2023-10-14 18:49:00
“浙”里年味浓|走进ICU “ta”们为生命“守岁”
...化”……走过一段狭长的走廊,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春节将至,这里比平时更加忙碌。目前,ICU里有28张病床,床位全满,其中有90%患者意识昏迷
2023-01-20 15:09:00
“医”线坚守,共筑健康幸福年
...净化”……走过一段狭长的走廊,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ICU)里,仍是一片忙碌景象。ICU是个与生命赛跑的地方,即使是在春节期间,这里的医护人员也要快节奏工
2023-01-27 12:24:00
男护士“很吃香”?一起看看男护士的“本事”
...挂在脸上。每个月进出约1000名患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日间手术病房里,人来人往。早上7:30,梁寅已经到岗。又是忙碌的一天。前一天的病人要做交接,刚来的新病人要做登
2023-05-10 20:58:00
看这名“男丁格尔”上演铁汉柔情
...患者“短平快”对护理提出更高要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日间手术病房里人来人往。早上7:30,梁寅已经到岗。又是忙碌的一天。前一天的病人要做交接,刚来的新病人要做登记,对
2023-05-10 06:16:00
之江潮·疫线迎峰②丨急诊室的日与夜
...端执笔 金梁 包璇漪 通讯员 李文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急诊中心。浙大邵逸夫医院供图当夜幕降临,医院里“急诊”两字亮起,前来就诊的患者依然络绎不绝,急救车闪着
2023-01-02 21:34:00
一位驰援武汉的护士:曾想过如果回不来
...父亲的遗憾。2021年,张雯带着父亲四处求医。在杭州的邵逸夫医院,父女俩还约定好国庆节一起去厦门看海。随着癌细胞的转移,在病痛的折磨下,父亲日渐消瘦。2021年9月13日,一
2023-01-02 13:23:00
新冠重症病房有支“趴趴队” 教患者如何提高血氧饱和度
...配合一下呼吸,你看,氧饱和度上来了!”昨日,在浙大邵逸夫医院新冠重症病房,康复医学科治疗师吴肖清正在给一个56岁的大伯进行全俯卧位通气的指导,大伯和家属都非常配合,一旁的监测
2023-01-04 06:10:00
“五代医院” 医护围着病人转
...文转自:厦门日报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五代医院” 医护围着病人转 文/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王秀真 崔轶男 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军事上有个新概念叫“五代战机”,代表着
2024-05-10 07: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