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君王后
前249年,齐国最后一任国君齐王建的母亲君王后一病不起。临终前,她放心不下儿子田建,免不了各种嘱托,打算推荐几个可用的托孤大臣。
齐王建估计没有听清:“老妈,要不您把名字写下来吧?”
“好!”
齐王建命人速速取来笔墨竹简,君王后却说:“我已记不得了。”
一般人印象中,末代国君在位时间都不长,通常是一至数年。可我们这位齐末君田建,在位却长达44年(前265年-前221年)。这一点,被秦所灭六国的末代国君,只有在位33年的燕国末君燕王喜勉强可与他并肩。
齐王建
田建在位44年,但史书上却没什么与他有关的精彩故事,至少说明两点:
一、他是一个太平君王,外无战事,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二、他在内政外交上没什么大的建树,史官们绞尽脑汁,也没法给他粉饰功绩。
齐国是怎么亡于齐王建之手的?
两大原因:
一、温水煮青蛙。
二、奸臣频误国。
“温水煮青蛙”是怎么回事?
齐王建
齐国和燕国一样,最大的幸运是地理上远离秦国,一直是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受益者”。
战国二百多年,秦、齐之间的交战非常少,齐国的主要对手是魏、赵、楚、燕、中山等近邻。
战国前半程,齐国很牛很强大,它被打残,是战国中后期前284年的“五国伐齐”。
其中真正的主力,是名将乐毅率领的燕军。秦国只打了一个花胡哨,做了一个姿态,就撤军了。
前266年范雎被秦昭襄王重用为秦相后,秦国力推“远交近攻”战略,齐国因离秦“远”,成为秦国拉拢结盟的对象。
范雎
此后40多年,齐王建就像一只青蛙一样,在秦国打造的热水盆里舒舒服服地“躺平”,眼睁睁看着秦国横扫相邻的韩、赵、魏、楚、燕五国,谁也不救。真可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比如前260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长平,赵国打着打着,突然没粮食了,赵孝成王无奈之下,只好向齐国借粮。
赵孝成王
齐王建可能想起当年赵国参与“五国伐齐”的往事,旧恨涌上心头,坚决反对借粮给赵国。
齐臣周子见齐王意气用事,耐心劝道:“不如答应借粮给赵国,让他打退秦兵……赵国对于齐、楚两国来说,是抗秦的屏障,犹如嘴唇对于牙齿一样。唇亡则齿寒,倘若赵国今天灭亡,明天必然祸临齐楚。”
周子不仅认为齐必须救赵,而且建议马上就救:“救赵之事,就像捧着缺漏的水缸,去救已被烧焦的铁锅一样急迫。救赵,是一件弘扬道义的事,而击败秦军,又能极大提高齐国的国际威望。
“倘若忽略上述两大好处,而斤斤计较于一点粮食,于齐国来说,绝对属于战略性错误。”
周子苦口婆心,齐王建却充耳不闻,拒不借粮。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活埋40万降军。
赵国长平之败,原因多多,但齐国不借粮,也是一个重要外因。
想到齐国这个“盟友”这么够意思,秦昭襄王在梦中应该都笑出声了。一面佩服范雎的远见,一面大骂齐王建真是个猪头。
后来邯郸被围
(信陵君窃符救赵那次)
,伤透了心的赵国再不找齐国,而是向魏国和楚国求救。
齐王建对此也不在意,而是沉醉于秦齐两国的“传大友谊”中。前237年,齐王建不远千里到咸阳朝见,几乎不怎么接见六国国君的秦王嬴政,在王宫设酒宴招待他,两人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齐王建这只温水里的青蛙大喊:“舒服,太舒服了!”
秦王嬴政一面稳住齐国,一面采纳李斯和尉缭的建议,派人到六国大肆收买重臣,充当高级间谍。
齐国当然也不例外,首当其冲的,是齐王建的舅舅、国相后胜。
齐王建与后胜
后胜接受秦国的重贿后,多次派心腹出使秦国。这些人也被重金收买,变成秦国间谍,回国后使劲游说齐王建,继续奉行“友秦战略”——既不整军备战,也不与韩、魏、赵、楚、燕五国合纵抗秦。
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齐王建,就这样眼睁睁地秦国消灭韩、赵、魏、楚、燕五国,而幻想齐国能够幸存。
五国尽灭后,齐王建这才梦醒,这才发现原来舒服的“温水”,突然变成烫人的“开水”,这才决定全力抗秦。
齐王建以为秦国一定从西边进攻,重兵防守齐国西部边界。哪知嬴政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命大将王贲率军从燕国南下,从北部边境攻齐。
王贲(左)
齐国不是对手,秦军很快突破防线,攻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无处可逃,只得投降,齐国正式灭亡。此时是前221年。
秦王嬴政也不杀田建,而是把他安置在一个名叫“共”的偏僻蛮荒之地。此地满山遍野都是松树和柏树,只是既没有食物,也没有仆人。
齐王建投降
一辈子安享太平、锦衣玉食的齐王建,哪过得了这种苦日子,没多久就饿死在苍松翠柏间。
松鼠父子读战国:君王后的一片苦心
小松鼠问:“老爸,君王后临终前那个故事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看懂?”
松鼠爸爸答道:“这个故事很短,短得让我们看不懂它想表达什么。但如果细琢磨,我们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发现两个重要信息。”
“什么重要信息?”
“一、君王后的识人用人水平,可能高于儿子齐王建,所以田建对她的临终遗言高度重视。二,也许君王后早就发现儿子是个碌碌无为的君王,临终前想推荐几个能干的臣子或抗秦派来辅佐他,让他重振齐国,但等他取来笔墨,又改主意了。”
齐相后胜
“她为什么要改主意呢?”小松鼠好奇追问。
“如果她推荐的人能力太强,弟弟后胜
(齐相)
会被打压,儿子也可能面临被架空甚至被取代的风险;如果她推荐的人是抗秦派,会惹怒秦国。齐国若被秦国暴揍,可能灭亡得更快。与其这样,不如让儿子维持现状,苟且一天是一天。这或许就是她改口说‘忘了’的原因。这是君王后作为母亲的一片苦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