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8 18: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君王后

前249年,齐国最后一任国君齐王建的母亲君王后一病不起。临终前,她放心不下儿子田建,免不了各种嘱托,打算推荐几个可用的托孤大臣。

齐王建估计没有听清:“老妈,要不您把名字写下来吧?”

“好!”

齐王建命人速速取来笔墨竹简,君王后却说:“我已记不得了。”

一般人印象中,末代国君在位时间都不长,通常是一至数年。可我们这位齐末君田建,在位却长达44年(前265年-前221年)。这一点,被秦所灭六国的末代国君,只有在位33年的燕国末君燕王喜勉强可与他并肩。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齐王建

田建在位44年,但史书上却没什么与他有关的精彩故事,至少说明两点:

一、他是一个太平君王,外无战事,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二、他在内政外交上没什么大的建树,史官们绞尽脑汁,也没法给他粉饰功绩。

齐国是怎么亡于齐王建之手的?

两大原因:

一、温水煮青蛙。

二、奸臣频误国。

“温水煮青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齐王建

齐国和燕国一样,最大的幸运是地理上远离秦国,一直是秦国“远交近攻”战略的“受益者”。

战国二百多年,秦、齐之间的交战非常少,齐国的主要对手是魏、赵、楚、燕、中山等近邻。

战国前半程,齐国很牛很强大,它被打残,是战国中后期前284年的“五国伐齐”。

其中真正的主力,是名将乐毅率领的燕军。秦国只打了一个花胡哨,做了一个姿态,就撤军了。

前266年范雎被秦昭襄王重用为秦相后,秦国力推“远交近攻”战略,齐国因离秦“远”,成为秦国拉拢结盟的对象。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范雎

此后40多年,齐王建就像一只青蛙一样,在秦国打造的热水盆里舒舒服服地“躺平”,眼睁睁看着秦国横扫相邻的韩、赵、魏、楚、燕五国,谁也不救。真可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比如前260年,秦国派兵攻打赵国长平,赵国打着打着,突然没粮食了,赵孝成王无奈之下,只好向齐国借粮。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赵孝成王

齐王建可能想起当年赵国参与“五国伐齐”的往事,旧恨涌上心头,坚决反对借粮给赵国。

齐臣周子见齐王意气用事,耐心劝道:“不如答应借粮给赵国,让他打退秦兵……赵国对于齐、楚两国来说,是抗秦的屏障,犹如嘴唇对于牙齿一样。唇亡则齿寒,倘若赵国今天灭亡,明天必然祸临齐楚。”

周子不仅认为齐必须救赵,而且建议马上就救:“救赵之事,就像捧着缺漏的水缸,去救已被烧焦的铁锅一样急迫。救赵,是一件弘扬道义的事,而击败秦军,又能极大提高齐国的国际威望。

“倘若忽略上述两大好处,而斤斤计较于一点粮食,于齐国来说,绝对属于战略性错误。”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周子苦口婆心,齐王建却充耳不闻,拒不借粮。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赵军,活埋40万降军。

赵国长平之败,原因多多,但齐国不借粮,也是一个重要外因。

想到齐国这个“盟友”这么够意思,秦昭襄王在梦中应该都笑出声了。一面佩服范雎的远见,一面大骂齐王建真是个猪头。

后来邯郸被围

(信陵君窃符救赵那次)

,伤透了心的赵国再不找齐国,而是向魏国和楚国求救。

齐王建对此也不在意,而是沉醉于秦齐两国的“传大友谊”中。前237年,齐王建不远千里到咸阳朝见,几乎不怎么接见六国国君的秦王嬴政,在王宫设酒宴招待他,两人把酒言欢,其乐融融。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齐王建这只温水里的青蛙大喊:“舒服,太舒服了!”

秦王嬴政一面稳住齐国,一面采纳李斯和尉缭的建议,派人到六国大肆收买重臣,充当高级间谍。

齐国当然也不例外,首当其冲的,是齐王建的舅舅、国相后胜。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齐王建与后胜

后胜接受秦国的重贿后,多次派心腹出使秦国。这些人也被重金收买,变成秦国间谍,回国后使劲游说齐王建,继续奉行“友秦战略”——既不整军备战,也不与韩、魏、赵、楚、燕五国合纵抗秦。

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齐王建,就这样眼睁睁地秦国消灭韩、赵、魏、楚、燕五国,而幻想齐国能够幸存。

五国尽灭后,齐王建这才梦醒,这才发现原来舒服的“温水”,突然变成烫人的“开水”,这才决定全力抗秦。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齐王建以为秦国一定从西边进攻,重兵防守齐国西部边界。哪知嬴政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命大将王贲率军从燕国南下,从北部边境攻齐。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王贲(左)

齐国不是对手,秦军很快突破防线,攻进齐都临淄。齐王建无处可逃,只得投降,齐国正式灭亡。此时是前221年。

秦王嬴政也不杀田建,而是把他安置在一个名叫“共”的偏僻蛮荒之地。此地满山遍野都是松树和柏树,只是既没有食物,也没有仆人。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齐王建投降

一辈子安享太平、锦衣玉食的齐王建,哪过得了这种苦日子,没多久就饿死在苍松翠柏间。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松鼠父子读战国:君王后的一片苦心

小松鼠问:“老爸,君王后临终前那个故事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看懂?”

松鼠爸爸答道:“这个故事很短,短得让我们看不懂它想表达什么。但如果细琢磨,我们还是可以从字里行间发现两个重要信息。”

“什么重要信息?”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一、君王后的识人用人水平,可能高于儿子齐王建,所以田建对她的临终遗言高度重视。二,也许君王后早就发现儿子是个碌碌无为的君王,临终前想推荐几个能干的臣子或抗秦派来辅佐他,让他重振齐国,但等他取来笔墨,又改主意了。”

为什么说齐国死于“温水煮青蛙”

齐相后胜

“她为什么要改主意呢?”小松鼠好奇追问。

“如果她推荐的人能力太强,弟弟后胜

(齐相)

会被打压,儿子也可能面临被架空甚至被取代的风险;如果她推荐的人是抗秦派,会惹怒秦国。齐国若被秦国暴揍,可能灭亡得更快。与其这样,不如让儿子维持现状,苟且一天是一天。这或许就是她改口说‘忘了’的原因。这是君王后作为母亲的一片苦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齐国的亡国之君为何居然被活活饿死
这个国家是哪个呢?它就是齐国。公元前230年,秦国拉开了兼并战争的序幕,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国、赵国、魏国、燕国、代国、楚国。兵锋所指,势如破竹,本以为这时齐王会团
2023-05-13 15:58:00
齐国主张“事谨秦,与诸侯信”,成为灭亡重要原因
齐湣王四十年,齐国遭到五国讨伐,主力在济水以西一带被击溃,除军事重镇莒和既墨之外,全境沦陷。齐湣王死于战乱,齐湣王的儿子田法章害怕被杀,隐瞒身份流落到莒地一位封君家中当仆人。封君
2023-01-10 12:15:00
末代齐王建:消极应对与亡国命运
五国破灭后,齐国最后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强秦的?一、始末先说结论:“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当时齐国最好的写照。公元前226年,秦国大军势如破竹攻破燕国都城,燕王喜和太子丹慌忙逃去
2024-03-15 06:27:00
黄老之术与战国时期的齐国:一种策略的失误及其后果
用一句俗语来形容死到临头的齐国,那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公元前226年,秦国大军攻破燕王都蓟城,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去了辽东,在此之前,秦国已经拿下了赵魏韩三国,加上名存实亡的燕国
2023-10-27 15:17:00
秦国灭五国的时候齐国为何袖手不管
...存在其它一些小的诸侯国。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这七个诸侯国是当时最强的诸侯国代表,是其它小的诸侯国无法相比的。除了这七个诸侯国之外,还有其它
2023-05-16 15:07:00
齐国灭亡真相:秦国主动还是齐国自招?
《秦始皇本纪》中,齐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齐国出兵防守:“二十六年,齐建王与丞相盛出兵守西境,阻击秦国。秦派大将王弼从燕南攻齐,俘获了齐建王。”《田万中万世家》中,齐国被主动出兵进
2024-04-30 22:05:00
齐王建的昏庸,齐国走向亡国之路的背后原因
齐国曾经是五霸之一,到了齐桓公的时候,齐国可谓是到了强盛的巅峰,齐湣王的时候,国家就开始衰败,到了第七代君王齐王建的时候,苟延残喘的齐王建更是让齐国直接走上了亡国之路。齐王建一生
2023-10-03 11:42:00
苏秦为什么没能阻挡秦国的灭六国计划?
...盟。魏国见秦国主动示好,大喜,攻打赵国。秦国还怂恿齐国攻打赵国,说这样齐国就可以得到赵国的土地,齐国也照做了。秦国兵不血刃瓦解了苏秦长久以来的统筹战略。随后秦国又用同样的方法
2023-02-27 21:33:00
这个国家太窝囊,秦国消灭它时不费吹灰之力
秦国完成统一,最后消灭的一个国家是齐国,秦国派了一个使臣就将齐王轻轻松松搞定了,秦国使者称一旦齐国投降,那么就会封给齐王一块封地,齐王听到之后还是比较高兴的,因为比起其他五国来说
2023-05-17 18: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