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
□保定日报通讯员 杨 雪 王淑颖
时气所致,很多老年人关节病痛复发。近日,张奶奶被家属送到市第一中心医院总院康复医学一科进行针刀治疗。
因为早晚天凉,张奶奶步行锻炼过多导致膝盖疼痛难忍,大夫给家属介绍了针刀疗法,张奶奶和家属都要求试试。针刀是一种尖端只有0.6-1.2毫米宽刀刃的针具,是普通针灸的一种延伸。由于其略粗,相比普通针灸而言,其在病变部位松解时确实有较强的酸胀感,但针刀不留针,出现酸胀感几秒后,治疗就结束了。张奶奶感到针刀治疗时间很短,一下就不疼了,疗效很好,欣然预约了下一次治疗。
该科主任任红提醒广大老年人,气温下降,寒邪、燥邪偏重。这个时节,阴阳之气由外散转为收藏,人体的气血亦同。进补、“秋冻”因人而异,养生调理正当时。
白天、夜晚温差进一步拉大,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等症状,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秋燥”。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分,天气渐冷故多以凉燥为主,通俗说就是在燥的症状之外还会增加受凉的症状,如畏寒、怕冷。要防止秋燥的话,首先要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可适当服用中药调理。
进补有度。注重对肺脾肾三脏的养护,党参、白术、茯苓,能健脾、祛湿、止泻;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酸枣仁、五味子可益三脏之气。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因人而异,进补时需要体质辩证,否则将适得其反。
秋冻有节。秋天有“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但秋冻要适当,尤其要避免头部受凉。还需护好肚脐,护好这个部位可以护住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容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另外对于体质虚弱的老人和儿童,夜间入睡要盖好被子,以防腹部受凉,诱发各种疾病。
适当锻炼。此时气候宜人,登高望远是不错的选择。虽然秋天户外运动比较适合,但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程度要因人而异,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日常运动中,切忌不可“久行伤筋”,过犹不及。
预防关节疾病。此时天气转凉,阴寒之气留滞于关节导致气滞血瘀,引起骨关节疾病的复发。针对骨关节疾病,针刀、水针刀等疗法均是很有效的治疗方法。针刀疗法适用于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肩腰腿痛、网球肘、跟骨痛、腱鞘炎、各种关节韧带损伤等。针刀疗法主要是对慢性软组织病变部位的闭合性手术松解,同时发挥了中医经络学说理论、机体应力动态平衡失调学说、软组织无菌性损伤学说和免疫学说等多方面的综合机理,这是一种介于针灸和手术之间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