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贴春联、挂年画、穿新衣、放鞭炮……是中国人传统的“年味”。但对于许多“70后”“80后”来说,儿时的“年味”是从炸爆米花那“嘭”的一声中开始的。
老式爆米花机、火炉、竹筛等工具。杨佳燕摄
在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炸爆米花又叫打米炮。在童年记忆里,只要远远地听见打米花师傅的吆喝声,便会像一阵风似地跑回家,舀一碗玉米,飞快赶到炸爆米花的小车旁,拎着塑料袋排起了队,全然不顾身后父母的喊叫声。腊月一到,村头巷尾或集市上,随处可见打米炮的师傅和吃着米花玩耍的孩童。
每逢村庄附近有人办喜事或杀年猪,家住漾濞县苍山西镇花椒园村的“80后”赵实成都会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客点摆开家伙什儿,只要有人前来,他都乐意炸上几炮。年关将至,恰逢主人邀请,他来到苍山西镇白羊村罗屯村民小组,乐呵呵地生起了火。
赵实成将适量的谷物装入爆米花机中,并加入一些糖。杨佳燕摄
“4年前,去亲戚家杀年猪,看到人家炸米花,就买来一个机器,自己也学着炸。”赵实成介绍,一般过年过节,有人办客就会邀请他去炸米花,还赚点零花钱。
在办客主人家门前,赵实成在空地上架起爆米花机,装填好玉米,顺时针均匀地摇转着。不一会儿,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阵白色的烟雾腾起,蹦出一颗颗香脆的爆米花,装满了整个袋子,米花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做客的乡亲听到响声后,也纷纷围过来看热闹,有的则跑回家撮来米、黄豆、玉米,请赵实成炸上一炮。每炸出一炮,主人家都会热情地端着自家的米花,把这份香甜分享给周围的乡邻。
随着“嘭”的一声,香脆的爆米花瞬间从机器中喷射出来。杨佳燕摄
人群中,大家边吃边夸赞道:“你家的玉米种得好,他家的米晒得香!”小朋友们也毫不拘束,拼命往自己口袋里装,边装还边往嘴里塞。
“今天炸了9炮,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在去年大年初一,在大浪坝赶集会,一天炸了四十多炮。”赵实成说。
刚炸出的玉米爆米花。杨佳燕摄
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炸爆米花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正是这“‘嘭’的一声”,让人们在快速发展的当下重拾那些被遗忘的美好瞬间,找回那份久违的纯真与“年味”。(虎遵会、杨佳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