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
9月6日,米东区古牧地镇团结村村民正在合作社组织的“帮工队”里打工摘菜。(本报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宋建华
将家里的鸡鸭喂好后关到笼子里,戴上草帽,拎上一大壶开水,9月6日一早,米东区古牧地镇团结村66岁的村民钱学义和62岁的妻子杨秀梅就出门了,去附近的农庄打工。
钱学义所在的“帮工队”由黄渠沿村“希望的田野”联合农庄组织,目前已发展至百余人,覆盖古牧地镇所有村。
近年来,米东区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产业,让大部分农民从土地劳作中走出来成为富余劳动力,以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新型农事“帮工队”,搭建起种植产业与富余劳动力的桥梁,让村民不脱离土地就能挣上土地流转和帮工双份钱,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工需求。
合作社负责人汪金贵说,合作社流转近400亩近郊耕地成立了“希望的田野”联合农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采摘农业,还不断利用近郊游发展农旅融合,闯出了一条农庄融入农业产业链的现代农业新路子。
农庄发展起来后,从育苗、栽苗到除草、收获都需要大量用工,合作社在古牧地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支持下统计各村富余劳动力成立“帮工队”,解决用工难题。
农庄正值精品毛芹收获季节,钱学义和妻子麻利地摆好工具,开始收割、分拣、捆扎,一会功夫,一把把青翠整齐的芹菜就在他们面前堆成了一座小山。
成立“帮工队”后,有人帮着找活干,工资也有人去谈,一年四季都有活。“干的活还是原来的活,每天都能结现钱。”钱学义说。
在长山子镇解放村,黑水村“女子打工队”队长马兰正领着十余位队员忙着将刚挖出来的红薯去土、分拣、装袋,忙得不亦乐乎。
黑水村“女子打工队”是在村“两委”组织下成立的富余劳动力务工队伍,主要由家庭妇女组成,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如今已有70余人。
“女子打工队”队员马莲英之前在外做些小生意,后来听说村里也能找到活儿,便回到了家乡加入打工队。“一年四季都有活干,而且就在家门口,我们都挣上了钱,小日子也蒸蒸日上。”
马兰说,有了打工队,春栽秧苗,秋夏摘菜、拾红薯,冬天扫雪,每人一天能挣150元到200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