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省人大代表,云浮市田家炳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叶丽萍:
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加把“安全锁”
叶丽萍。受访者供图
过去一年,叶丽萍几乎走遍了广东。她到珠三角多个城市和同行交流,还到粤东粤西粤北多地送教。在身为省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二个年头,她比之前看得更多、想得更多。“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心态看待生命,学校义不容辞。”今年省两会,她计划提交“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贯穿义务教育全过程”的建议,希望给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加把“安全锁”。
从乡镇到城区、从小学到初高中、从名师到名校长,叶丽萍在基础教育一线一干就是24年。她推动云浮市田家炳学校从完全中学过渡为完全小学,助力破解当地小学学位紧缺的问题。同时,她通过成立家委会、家长志愿服务队和“家长学校”等方式,推动家校社形成育人合力。
履职基于教育一线见闻
叶丽萍始终扎根一线。每天晨雾未散,她便开始巡查校园;入夜万家灯火亮起时,她时常还在办公室忙碌。
“学校有个‘南药劳动实践基地’,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叶校长定期会带着师生一起到田间地头学习。”田家炳学校语文教师汤菊容说。由于叶丽萍常常跟大家打成一片,久而久之,老师们习惯喊她“萍姐”,学生们喜欢叫她“叶妈”。
有人问叶丽萍,事事亲力亲为,不累吗?她回答:“一线的问题,要在一线解决。”而作为省人大代表,她深知提建议之前调研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环,“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工作之余,叶丽萍还抽时间学习人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无论是开展调研还是参加讲座,她总把“多听多看多思考”挂在嘴边,希望尽量多掌握一些基层最“新鲜”的素材。
在日常教学和外出走访过程中,叶丽萍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家庭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她说,学生在承担学习压力的同时,自身心理感受有时会被忽略,加之互联网信息良莠掺杂,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心理疾病。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育人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灌输,还包括传递对生命内涵的领悟,要把温暖和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在叶丽萍看来,实现青少年生命教育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已经迫在眉睫。
在即将到来的省两会上,叶丽萍将从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她希望,把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加装一把“安全锁”。
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寒假临近,李幸玲等多名家长自发相约在学校饭堂做饭,通过一次简单的聚餐,为即将赴广州参会履职的叶丽萍送行。“叶校长是我们的知心人,大伙生活或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她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李幸玲说。
躬耕教坛多年,不管是在学生、家长还是同事中,叶丽萍都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2017年7月,为解决云浮市中心城区学位不足的问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部署下,田家炳学校开启了从完全中学过渡为完全小学的改制。
教师被分流该怎么安抚?家长不满情绪如何平息?怎么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叶丽萍将问题逐个击破,她逐一登门拜访,倾听教师和家长的心声,了解各方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同时,她积极思考探索,培养起一支作风优良、充满活力、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
新学校逐渐走上正轨后,一些新情况随之出现。叶丽萍走访发现,招收的新生中,九成以上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些学生由于家长忙碌无暇照顾,加之家庭教育观念有待提升,内心渴望得到更多关爱与帮助。
为此,叶丽萍牵头成立了云浮市第一支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号召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并设立了家委办公室,还开设家长夜校,利用晚上空闲时间为家长培训,教授“育儿经”。如今,服务队已有超1000人参与,不少家长成为育儿能手。
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后,叶丽萍总结了学校改制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提出推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议,号召家长多关注、陪伴孩子,一起为学生健康成长筑起坚实后盾。此建议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反馈和跟进。
“省教育厅、省妇联、省民政厅等部门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方面采取了一些新措施,我感到很开心。”叶丽萍说,今后希望继续为推动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真言、献良策。
南方日报记者 陈理
统筹:龚春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