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新能源车耐久测试多长才安全?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5-29 04: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急功近利 “快消式造车”引发热议

新能源车耐久测试多长才安全?

热点聚焦

“小米SU7车队仍在测试,目标是跑到15万、20万公里,跑完整个生命周期,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日前,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直播中的相关言论,引起网友与从业人员的热议:“小米SU7是没有跑完耐久测试就上市开卖了?”随着该话题发酵,近日连锁引发业内对新能源汽车开发呈现“快消式造车”现象,新车耐用性、安全性是否经受得住考验的关注。

一位汽车从业者告诉记者,造车速度越来越快是智能化汽车研发的突出现象,而“3年研发时间变1年、少测试甚至不测试”成为小部分车企“急功近利”造车的公开秘密。真相到底如何?对于引发争议的新车“全生命周期”测试,又有多少车企是认真在坚守造车底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莉

新能源汽车耐久测试时间惹众议

按照小米汽车后来在官微的澄清:小米SU7在标准测试车辆之外,投入了100辆测试车进行的全国公共道路测试。同时,小米SU7在正式发布前的测试里程已超过540万公里。小米还称“其投入测试车辆数量是行业水平的10倍、测试里程是行业水平的2~3倍,测试量也远超行业水平。”

事实上,有汽车行业人士指出,按雷军3月23日透露的“小米SU7在上市前共计投入了576辆测试车”和“发布前的测试里程已超过540万公里”测算,小米SU7每辆测试车的路测里程(上市前)其实或不到一万公里(假设每辆测试车的测试状态和路线差不多)。若按576辆测试车规模跑完1100万公里,每辆车上也就2万公里。“这相当于用‘车海’战术堆出了最长测试里程,但不能称作是完成了全生命周期的耐久性测试。”

那么,其他企业是如何做新车的全生命周期或者说耐久测试的呢?近日,奔驰也趁热打铁在公众号上介绍其新车的测试标准。“每款奔驰的新车,上市前都要完成约500万公里的整车测试,相当绕地球行驶125圈。”不仅如此,每辆车都要至少经历2个夏天的高温和1个冬天的极寒测试;针对中国国产车型,额外还在本地进行约100万公里的整车耐久测试。此外,电机耐久测试包括实地测试、台架测试,总计270个月。再举例其他同行的数据,劳斯莱斯公开的第一辆电动车Spectre测试里程是250万公里;奥迪A系列的测试里程一般也在300万公里;在智能化测试上,WAYMO的车队积累第一个500万公里里程用了8年。以上数据,若按总测试里程数,看上去并不比小米多,但从时间上看,却又比小米测试用时更长。

“快消式造车”成当前智能车研发的突出现象

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统计,在2023年内,中国汽车市场上就推出了1100余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包括改款等),创下历史新高。密集的推出节奏背后,是整车企业快速的研发过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告诉记者,中国汽车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已经进入了“摩尔时代”,“目前汽车的全新产品开发周期已经缩短至30~40个月,小改款车型的时长仅需8~12个月。”有调查显示,中国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车型从上市到升级或改款所用时间平均为1.3年,而外国品牌为4.2年。

业内人士认为,过度追求高效短时的开发周期,对耐久测试若存在“偷工减料”,必然会导致召回事件的增加。记者查阅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发现,2023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14次,其中新能源汽车召回72次,涉及车辆160.3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23.8%。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2.3%,创历史新高。

资深汽车分析师申强告诉记者,过去每辆新车上市前,所有零件的工程设计都需要耗时很多年,并且要经过大量的工程设计和验证。但随着开发周期的压缩,将会增大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近年来的召回数似乎已经佐证这点。

J.D.Power报告显示,对比2022年,2023年每百辆新能源汽车之中,出现问题的车辆增加了21辆。包括断轴、断电、黑屏、车机故障、空悬故障等质量问题,自燃、刹车失灵、驾驶辅助失效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到用户的行车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

缩短造车周期“可行”,缩短测试时间“不行”

“事实上,到了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推到前台的时候,1~2年老百姓就希望看到一款新的车型。”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汉兵表示,这两年行业越来越卷,如果现在还按照原来的3~5年布局一代整车架构的话,车没开发出来,市场的风向已经变了,消费者已经把这个品牌忘记了。显然,此种竞争格局下,有整车企业尤其是新创业待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心态。

那么一款车究竟需要跑多少的路测里程才可以称得上是完成了全生命周期的路测?眼下来看,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对于新车交付前的汽车耐久性试验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汽车制造商通常会根据其市场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标准和测试程序。此外,因为各家车企的平台技术、开发人力资源不一,业内也难以有统一的实施准则。”一位合资主机厂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对于传统车企来说,一款全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往往要3到5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用在整车测试上,比如汽车行业非常著名的“三高测试”:高温试验、高寒试验、高原试验。雷军提到“全生命周期测试”,与传统车企的地区性路试或全国道路测试类似,使用场景和强度更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但这类测试是在正式投产(SOP)之前,不会是在交付后还继续进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中国与国际上统一采用公开碰撞测试,如中国的C-NCAP、欧洲的E-NCAP,来对一款汽车的做工、安全性进行验证。但碰撞测试也仅仅检测部分品质,随着智能化的加速渗透,大量“软件”上车,不排除已经有企业为了快速推出产品,选择将半成品交付给用户,再通过后续升级的方式逐渐完善,并美其名曰为“OTA”。

业内观察

检验一个汽车品牌究竟如何,一款新车品质到底怎样,最好是把它交给“时间”。由时间堆砌出来的新车测试记录,一笔笔记录着车企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正如雷军所说,被公众聚焦的小米,在被人们用放大镜审视。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成长,也同样被国际同行用万倍放大镜研究。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中国借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不易,更应珍惜当下成果,踏踏实实造车,车企要坚持做造车的长期主义者。

有行业观点指出,企业主体、权威测试机构、市场监管方都应成为新车安全兜底的责任方。“当前所有车企都迎来了研发最快的阶段,但花在新车耐久测试上的时间应该一分也不能省,因为可靠安全才是衡量一款好车的关键尺度。”这是“汽车发明者”奔驰发在公众号上的一句话,值得所有造车同行共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0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极氪智能科技潘福中:搭载金砖电池的极氪007充电15分钟,续航增加500公里以上
...能科技电池产品总工程师潘福中,发表了《从电池革命看新能源未来之变》主题演讲。潘福中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3年11月持续上扬突破40%,达成历史新高。不过,未来中国
2023-12-25 10:39:00
汽车之家《新能源超测》: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的续航达成率,差距没有想象的大
...队。2023年的12月,汽车之家有超过200人,带着60余款热门新能源车型,甚至还有尚未上市的品牌新车,从这里开始了每年的新能源汽车超测项目。从2006年开始,汽车之家就开始
2024-03-18 09:53:00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转自:央视网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再次提速,提升到1150万辆左右,同时新产品更新迭代的周期也将缩短。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
2024-01-23 14:43:00
比亚迪atto3续航里程测试,超过wltp续航里程
...程高达445公里,比起官方公布的数据更加优秀。相比其它新能源汽车续航打折,比亚迪就显得有些特别了!不过,由于一些因素,媒体无法以120km/h的速度来做测试,因此,如果想看到
2023-01-02 15:39:00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嘉”速打造两大汽车数据中心新能源:累计接入93.7万辆汽车数据 智能网联:测试数据可观可查可追溯在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数字之都的当下,数据之于城市的重要性,早已毋
2023-01-12 14:47:00
...新闻办公室9月1日举行“二次创业再出发”之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媒体座谈会。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在会上介绍称,广州在全国率先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理念,智能
2023-09-01 16:56:00
大象汽车zm6重新定义智能电动轻卡新标准
...登陆日本市场。中国香港(2024年3月x日)—全球领先的创新新能源商用车企业ZOMotorsHoldingsLimited(以下简称“大象汽车”或“ZOMotors”)母公司大象未来集团(【港股股份代号HK02309)】宣布
2024-03-23 02:42:00
随着2024年经济数据的最新出炉,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成了中国经济增长图谱中的一大亮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25-01-20 19:52:00
是否误导消费者?懂车帝冬测“惹怒”华为等,专家:争议大因为有排名
...同时,车企的回应也能促进测试方法的早日形成,对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车企分化:“学霸”晒单、“学渣”围攻?虽然饱受争议,懂车帝似乎并没有停止此次冬测的迹象。根据
2023-12-13 11:10: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秦淮区打造全市首个汽车跨境电商综合体破浪出海,南京二手车“驶”向全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 通讯员秦萱车喇叭通过“线上矩阵”短短一年多撬动千余台二手车订单
2025-08-25 07:38:00
售价26.98万起,广汽昊铂HL增程版济南正式上市
8月23日,济南香格里拉酒店,昊铂HL增程版上市品鉴会济南站盛大举行!广汽集团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正式发布,以超高效
2025-08-24 19:20:00
冲刺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丨深圳东风:上半年产值翻翻 力争全年产值突破3亿元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通讯员 方方)深圳东风(十堰)汽车有限公司在专用车领域不断深耕,一手抓传统产品升级,一手抓智能化新品研发
2025-08-24 19:53:00
冲刺三季度 决胜下半年丨东风特汽:锚定氢能源赛道 冲刺年产销整车一万台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刘爱理)氢燃料汽车具有零排放、续航里程长、低温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交通领域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
2025-08-24 19:53:00
王传福“绿色出行”战略再落地,联手京东重构电动车电池市场
京东与比亚迪的再次联手,炸响了整个电动车江湖!谁也不曾想到,当整个汽车圈还在卷价格、拼续航的时候,京东汽车和比亚迪竟突然调转炮口
2025-08-24 20:51:00
东南网8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8月23日,2025年福建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抢券模式”在懂车帝App正式上线,即“先领取资格券
2025-08-24 01:09:00
2025乐购山亭车展消费季活动举行
8月22日,山亭文化休闲广场灯光璀璨、人流如织,惠动金秋· 同行“亭”好—2025乐购山亭车展消费季活动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枣庄市商务局
2025-08-23 21:55:00
安徽科创研学游走进奇瑞 青少年沉浸式探索AI汽车科技魅力
大皖新闻讯 8月23日,安徽科创产业研学游——“AI汽车大探索”活动在芜湖奇瑞汽车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与家长共同走进奇瑞芜湖智造一工厂
2025-08-23 22:04:00
中国最大纯电 SUV-蔚来全新ES8,预售价30.88万元起
8月21日,蔚来全新 ES8 正式发布并开启预售,新车号称“全场景科技旗舰SUV”,预售价 41.68万元起,采用 BaaS 电池租用方式购买
2025-08-22 06:46:00
河北日报讯(刘源、郭晓通)近日,瑞锦晟汽车零部件(张家口)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张家口南山汽车产业基地。据介绍,该公司由浙江汇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成立
2025-08-21 18:40:00
从创造纪录到技术领航,黄河H7上市又藏着哪些“增效大招”?
在重卡市场,有一个凭实力改写规则的名字——黄河重卡,它的每一次革新,都能在行业里激起千层浪。从以一箱油创造“半挂式卡车单次加油行驶最远距离”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5-08-21 19:32: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巡鹰”翱翔 破解新能源汽车“最后一公里”难题
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省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量双双跃居全国首位。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大
2025-08-20 18:50:00
铝业巨头跨界重塑汽车产业逻辑,魏桥打造全球唯一“铝-车-再生”闭环生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聪8月20日下午在中国重汽莱芜厂区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能源”专场
2025-08-20 19:05:00
突破续航与快充瓶颈!丰元锂能高精尖材料筑牢山东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游基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聪8月20日下午在中国重汽莱芜厂区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链’出新能源”专场
2025-08-20 20:49:00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中国重汽:带动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生态在山东落地生根
大众网记者 闫晓辉 济南报道山东是汽车产业大省,体系完备、链条健全,近年来新能源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2025-08-20 2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