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1-23 14: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再次提速,提升到1150万辆左右,同时新产品更新迭代的周期也将缩短。

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自2015年起,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在出口的120.3万辆中,欧洲占比达38%,远超其他地区。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影响力不断上升

位于挪威奥斯陆的这家经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商家告诉记者,来自中国的这款高端电动汽车,不仅价格具有竞争力,质量也十分过硬,非常适合北欧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挪威电动汽车经销商首席执行官 托尔杰 亚历山大 苏兰:对于北欧和欧洲消费者来说,还有很多重要因素,产品的技术、创新、设计都处于顶级水平。中国的车企发展太快了,它会对欧洲的消费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挪威电动汽车协会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驾驶员协会,拥有超过85000名会员。相关负责人同时告诉记者,目前,挪威销售的新车中90%是电动汽车,中国有1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当地销售,2023年的销售量超过了10万辆,占挪威总销量的近15%。预计今年还会有不小的增长。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挪威电动汽车协会秘书长 克里斯蒂娜 布:中国OEMs(原始设备制造商)在所有IT功能方面拥有相当先进的技术,这些功能在现在汽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挪威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国家,我们看到中国车型在冬天表现也很好。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刚提车不久的瑞典消费者佩尔森,对自己这辆来自中国的新车也非常喜爱。

中国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瑞典车主 本特·佩尔森:这辆车它甚至比我预期所能实现的功能还要多,特别是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当你冬天在这里开车,如果在旅途中必须充电2次,你就不能每次等待太久,必须能够在20到30分钟左右完成,而这辆车可以做到。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当地销售负责人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和电池续航等方面的优势明显。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这一款最新的车型在瑞典市场交付超过300台。欧洲市场的持续增长,也让他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更有信心。

中国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瑞典市场销售总监 马库斯·罗森博格:现在如果你看看市场,中国品牌在市场上蓬勃发展。我们看到了人们对新的电动汽车的巨大兴趣,这一市场确实正在增长。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记者了解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不仅拥有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科技感造型,还有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先进科技,让欧洲消费者对中国汽车的技术实力有了更高的认可。除此之外,中国新能源汽车通常更具有亲民的价格,使得更多的欧洲消费者能够接触到并购买中国新能源汽车。

近千车辆接受高寒测试 新能源车占八成

北欧国家挪威、瑞典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在这样的地区持续热销,品质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提升品质上做了哪些努力?措施之一就是要将量产的新能源汽车新产品都拿来在试验场进行合格性甚至极限性的测试。在这个冬季,我国新能源汽车高寒测试都测试了什么?

在内蒙古牙克石的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入一月份后,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室外温度在零下30℃上下时,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准备车辆的测试工作了。与往年不同,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数量明显增加。

国家高寒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李景升:进行测试的近1000辆试验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了80%,增长速度非常快。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高寒环境下的测试内容涵盖标准测试、极端严苛的非标准测试,以及针对消费者冬季用车的特点,低温充电、低温续航等多维度测试。

多项高寒测试以“电”为核心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在标准测试中,车辆需在平均零下20℃的室外环境下,进行为期30天、总行驶里程超过6600公里的高寒行驶。测试过程中,测试工程师需要对车辆进行定期重点检测,记录各类异常和故障,试验车辆故障数低于标准要求,可通过高寒可靠性能评价。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在非标准测试中,不少测试要挑战车辆的极限性能。这台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在冰水浸泡后装回整车,随后在零下30℃冰封24小时后进行远程启动,这全面考察车辆在极寒环境下的电安全、抗低温能力、冷热交变可靠性等极寒环境下的综合性能表现。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而在针对新能源越野车的冰雪全场景检测中,车辆需要在零下40℃冰面上低温冷启动,随后测试了冰雪爬坡、冰河涉水等一系列冬季越野场景,对其故障数及越野性指标进行评价。记者同时了解到,在0℃以下,温度每下降10℃,电池的内阻约增大15%。充电难也是新能源汽车在北方使用的不方便的痛点,不少低温充电的测试也同时展开。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长城汽车新能源动力系统专家 魏会来:续航衰减是极寒地区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核心问题,而续航的关键在于电池系统。在电池管理系统方面使用了智能温控技术,使电池在低温下的加热速率提升了50%。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出口销量上大幅增加,在品质上也不断提升。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来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专家章弘的分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专家 章弘: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950万辆,出口达到200万辆,继续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产销国和出口国的地位。除去我国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成本和性价比有着突出的竞争优势以外,高质量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热销全球的有力支撑和保障。比如,俄罗斯和西北欧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出口市场。

极寒测试和国家标准是电动车高品质的保证

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我国在极寒条件下对于新能源汽车进行了长达6000公里的测试。这些数据返回到电池企业,以改进电池材料和电池结构,提升电池密度,保证续航里程均不低于400公里。此外,目前有关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标准就达81项,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性能到动力电池灾害事故救援指南都有明确的规范,这些标准保证了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赢得了海内外消费群体的信赖。

智能网联是新能源汽车的亮丽名片

当然,电动汽车智能化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亮丽名片。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是海外年轻消费群体青睐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

中国新能源车热销全球 背后有着怎样的“高品质密码”?

尽管品质在不断提升,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地域上仍存在不均衡特点。受动力电池低温适应性、充换电设施不足等因素影响,东北、西北等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对滞后,东北三省和西北五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到全国总量的5%。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汽车低温适用性和安全性,满足高寒地区消费者需求。

提升耐低温品质 满足高寒地区消费需求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新能源汽车专家 章弘:为了改善动力电池的耐寒性能,各大厂家都在加大科研力度,在动力电池智能热管理、电池热隔膜、电池密度等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可以在高寒环境下提升续航力里时达到50%,平均达到400公里以上。

增加充电频率可以提升电池的耐寒能力

此外,从耐寒实践中得知,多增加充电频率也是保障续航里程的方法之一。因此,加大对充电设施和换电设施的投入,普及充电桩和换电站,也是解决动力电池抗寒耐寒的办法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1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世界真的变了!
...。 2、比亚迪通过10余年持续创新与突破,全年销量荣登新能源车全球第一。1973年石油危机还未爆发前,汽车工业大国美国的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而当时的中国年产量刚刚突破
2023-12-07 07:18:00
新能源汽车爆发背后,有一个“惠州制造”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小米SU7上市后火爆刷屏,国产新能源汽车爆发。而这背后高品质的“惠州制造”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展拳脚,惠州光弘科技就是其中之一。从一家仅有百人规模的电
2024-04-25 23:48:00
...江苏,370万千瓦新型储能电站的集中调用,展现了中国在新能源存储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些采用锂电池与液流电池混合技术的储能单元,可在两小时内完成从充电到放电的模式切换。当苏州工
2025-07-24 16:39:00
揭秘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首款纯电轿车bZ3,16.98万元起
...20000元的预定限享权益。当日,bZ3的“诞生地”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也首次对外开放。由9名媒体人组成的“品确官”深度探索了这座技术全球领先、品控管理严苛、制造工艺卓越、数字
2023-03-19 11:27:00
长安汽车:销量“长红”背后的多维进阶密码
...206047辆,同比增长5.2%的成绩,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其中新能源零售71349辆,同比增长46.7%;长安系中国品牌表现稳健
2025-05-08 20:07:00
...旧换新等政策如同催化剂,让汽车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新能源汽车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首选,马路上越来越多的“绿牌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农村市场也成为消费新的增长点,家电下乡
2025-07-22 17:39:00
一锤定音:奇瑞风云T9全球上市,开启豪华平权时代
...云T9的全方位豪华实力。 风云T9新豪华在哪里?面向用户新能源时代对高品质豪华出行体验的全新期待,奇瑞风云T9作为风云序列全新混动 SUV 车型,定位于“新豪华中大型电混S
2024-05-22 11:08:00
蓝色猩球文化拉姆猩IP:探寻其盈利背后的密码
...团队还计划推出智能3C数码音响系统。这一系统旨在通过高品质的声音体验,让消费者能够享受更加丰富的娱乐生活,同时继续强化拉姆猩形象与科技结合的创新理念。在设计开发阶段,团队就致
2025-01-10 12:00:00
广本质造 全球认可 国产奥德赛正式整车返销海外
...广汽本田供图 华龙网发此外,中国是全球最大规模也是新能源车发展最快的汽车市场,车企从中国市场获取最前沿的消费趋势和消费需求,从而调整全球造车方向。随着国产奥德赛的出口,广汽本
2023-09-26 21:3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民营经济发展一线观察·民企先锋|校企联动赋能冰雪装备 “吉龙特车”助力产业进阶
新雪季即将启幕,冰雪运动热潮席卷全国,冰雪装备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正成为激活吉林“冷资源”、撬动“热经济”的关键抓手
2025-11-12 13:58: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 一分钟下线一台车!世界级智能工厂见证“江淮速度”
大皖新闻讯 七轴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年冲压次数高达1300万次;百余台机器人协同作业,焊接火花四射……11月11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合肥的江淮新港基地
2025-11-11 23:46:00
作为进博会的八年“全勤生”,丰田此次以“立全球,更中国”为主题,携前所未有阵容参展。丰田中国品牌营销部部长徐一鸣表示,今年丰田展品的特点可以用“梦想照进现实”来形容
2025-11-10 11:49:00
犀重汽车闫明明:与成都互为“合伙人”,以硬核创新重塑新能源商用车产业
2024年7月,犀重汽车30亿元总部的落户,为成都实现了总部在蓉新能源商用整车“零的突破”。近一年后,这家企业便以一项重磅创新回报了城市的期待
2025-11-10 13:59:00
全球最大标准化电解水制氢BOP装置在宁发布水中练“氢”功 提升含“绿”量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通讯员李雪莹)提起“足金”
2025-11-10 07:59:00
南报网讯(记者胡英华通讯员金飞陶燕燕)开沃集团与现代汽车集团近日在广州联合举行首款氢能公交车品鉴仪式,双方联手打造的首款氢能公交车正式亮相
2025-11-10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周福成)厦门港绿色智慧港口建设再添两员“猛将”——近日,由厦门港务船务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两艘4400马力新能源拖轮“厦港拖33”和“厦港拖34”
2025-11-09 08:31:00
“皖车同心·出海共赢”交流会在合肥举行 安徽车企将“抱团出海”
大皖新闻讯 11月8日,“皖车同心·出海共赢”交流会在合肥中安创谷科技园全球路演中心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徽动全球 皖车出海”为核心
2025-11-09 15:28:00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保时捷新款911 Turbo S完成亚洲首秀,第一代911 Targa车型同台亮相。(吴一尘)来源:中新经纬编辑:王永乐广告等商务合作,请
2025-11-07 19:54:00
视频制作:陈希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王嵩)11月6日,坦克品牌以全新的姿态拥抱年轻一代,备受关注的全新坦克400正式上市
2025-11-07 20:28:00
11月7日,十堰市商用车产销对接会(物流专场)活动现场,东风商用车、湖北华神、三环汽车、湖北一专等6家十堰商用车企业,与西安市
2025-11-07 20:38:00
东南网11月6日讯 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G7013沙县至南平国家高速公路三明段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根据文件,客车基本费率按小型车(一类客车)0
2025-11-06 17:47:00
吉网观察|第八届进博会吉林“天团”亮眼登场,多领域硬核科技实力引关注
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进行时。吉林省交易团以强大阵容参会,中国一汽、中车长客、长光卫星、吉林化纤、希达电子等龙头企业
2025-11-06 19:55:00
记者带你逛进博,哪一辆车戳中你的DNA?
Tesla Cybercab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在亚太地区首次亮相;大众汽车集团作为进博会的“八年全勤生”,带来五款电动化车型
2025-11-06 20:26:00
鲁网11月5日讯半固态电池加持!全新MG4冬季续航稳了,极端测试不起火!(本网记者)责任编辑:陈波
2025-11-06 23: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