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的乾隆皇帝,退位时做了哪三件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16: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内容,今天为小编要说的是乾隆。在我国历史上,出过了很多个太上皇,例如李渊,李隆基。但是他们都是被逼着退位的,我们都知道,李渊是被唐太宗逼的,李隆基是被形势逼退位的,儿子称帝,自己只能是太上皇了。虽然有的皇帝是退位了,但是一直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手里,直到去世了,权利才回到了自己的儿子手里,他就是乾隆。他是我国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位太上皇,他是自愿退位的,自愿让自己的儿子嘉庆上位。他退位时候做了3件事来保住自己的权利,让嘉庆成为了傀儡。

清朝的乾隆皇帝,退位时做了哪三件事

首先权利是一个好东西,一旦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就会被权利蒙住了眼睛,尤其是对于那些皇帝。唐高祖和李隆基,在退位成为太上皇后,其实是把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虽然是太上皇,但是只是一个名号,然后在宫里养老。而乾隆之所以把位置让给嘉庆,并不是因为他年纪大了,没法处理政事,而是因为他在登基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在位的时间一定不能超过爷爷康熙。

小编觉得康熙下江南是六次,所以为了不超过爷爷,也是下了六次江南。当然也正是这个原因,在85岁的时候,把位置传给了嘉庆,自己成了幕后的人,成为了所谓的太上皇。虽然乾隆成为了太上皇,但是他和以前的太上皇不一样,他给自己留了个后路。因为乾隆担忧嘉庆登基后悔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做了三件事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小编觉得虽然乾隆年纪大了,可是依然很有野心,对权力一直不放手。

首先他颁布了一道圣旨,在圣旨中明确说明自己虽然退居幕后,但是政事还是会干涉一些的,并且还在里面明确写了一句话。写的那句话的意思是嘉庆登基后,仍然听父亲乾隆的,按照乾隆的意思做事情,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思。同时乾隆还表明,朝中大臣的更换必须要经过他的同意,不能随意更换。即使要更换,必须经过乾隆的同意才可以。

清朝的乾隆皇帝,退位时做了哪三件事

小编以为朝中的大臣必须经过乾隆的同意,很大程度避免了嘉庆更换乾隆的人,嘉庆既没有能力把自己的人安插在身边,当然也不敢轻易罢免乾隆以前的臣子。这些大臣都是以太上皇为先,嘉庆即便是想自己做主也不能了。换句话说,乾隆这样做就是为了监视嘉庆,任何举动都在乾隆的监控里。这样做也是为了目的都是为了不让权力丢在了别人的手里,可见权力真是一个好东西,会让人为了它,不顾之间的亲情,最后都会成敌人。

第二件事,乾隆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他对外仍然自称为“朕”,而不是退居幕后而变了称呼。同时嘉庆也登基了,嘉庆的生辰也可以做“万寿”。所以乾隆这个太上皇的地位比嘉庆还尊贵,他的生辰就从“万寿”变成了“万万寿”。不仅如此,还要求史官在记录的时候,假如遇到关于康熙的内容,就抬高四个格子来写,这样表示尊敬。如果是遇到自己,就抬高三个格子,遇到新的皇帝,例如嘉庆,只要抬高两个格子就行了。小编以为乾隆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所以在这件事上才针对的嘉庆。这样就更没有人反对他继续掌权了。

第三件事,乾隆拒绝搬离宫殿,让嘉庆继续住在当时为太子所住的地方。按理来说,假如皇帝退位,一般是搬离自己当皇帝居住的地方,搬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去养老。可是乾隆在退位后,按理来说应该搬离宫殿,然后把位置让给嘉庆。可是乾隆就是不愿意搬离宫殿,而是让嘉庆选择了另外一个宫殿办公。小编以为其实乾隆是故意不搬离宫殿的。因为在乾隆把位置传给嘉庆之前,就已经盖好了一个宫殿,准备在退位后直接搬过去。可是让位后,乾隆却不愿意搬走了,只是说和这个宫殿有感情,这样让嘉庆也没有办法把他给赶走。从这也看出来,皇宫里地位最高的依然是乾隆,而不是嘉庆。

清朝的乾隆皇帝,退位时做了哪三件事

综上所述,小编以为就是因为乾隆所做的这三件事,在嘉庆刚登基的时候,其实是活在了乾隆的控制下,是一个傀儡罢了。这也是乾隆为什么刚去世,嘉庆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对付乾隆生前最宠爱的臣子,大概是为了出气吧。毕竟在乾隆的控制下,压抑了太久了,必须把这些委屈给释放出来。好了,小编今天就说到这里了,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请尽情的评论在下方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0 1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乾隆禅位让给嘉庆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所以乾隆这个“太上皇”和别的太上皇可不一样,对比起被儿子李世民吓得惊恐不定的唐高祖、终日以泪洗面的唐明皇、被囚禁于南宫的明英宗,乾隆这个太
2022-12-26 16:21:00
乾隆皇帝死后,他的50多个妃子如何安置
...都下令按照寻常规矩办理,没有额外的赏赐。在乾隆当上太上皇的头一年,惇妃有一次忘了给乾隆请安,惹的乾隆十分生气,原本一年赏一次的银锞也被乾隆下令取消掉。乾隆死后,惇妃又活了八年
2024-06-27 19:51:00
嘉庆皇帝对乾隆妃子的待遇:继承与孤独的晚年
...几年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对政务做出诸多干涉,乾隆这个太上皇依旧是大清帝国最高领导人。不过即便再长寿,乾隆皇帝也终究是人类,生命总有终止的那一时刻,而在乾隆皇帝去世之前,他身边还
2023-10-30 07:59:00
嘉庆皇帝是如何顺利度过“实习期”
...领袖的形象,乾隆皇帝在礼制上和嘉庆皇帝严格分开。 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仍用代表一国之君之意的“朕”字为称呼;恭遇太上皇庆节,称万万寿,嗣皇帝庆节,称万寿;题奏行文,凡遇天、
2024-03-23 17:21:00
乾隆三年太上皇,真禅位还是假放权
1799年,当了三年太上皇的乾隆龙御归天,而这已是嘉庆登基的第四年。乾隆25岁登基称帝,处处以圣祖康熙为楷模,一言一行都要效仿,理刑处政皆是以康熙圣训为金科。并不敢超越圣祖称帝六
2024-04-26 21:11:00
乾隆都有哪些妃子与后代
...他的去世而悲痛万分,但是每个人都在合计自己的问题。太上皇死了,自己之后的路怎么办!这其中最开心的当属嘉庆皇帝,虽说乾隆早就把皇位给他了,可乾隆毕竟是他皇阿玛,有些事情他可不能
2023-06-25 16:24:00
为什么和珅被判死刑时,和珅及其背后的势力没有反抗
...:你说什么?这时,一旁的和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回太上皇,那些人就是白莲教的教主高天德和苟文明。”乾隆听后,闭上了眼睛,继续打坐念经,留下嘉庆一脸茫然地看着和珅,完全不知道他
2024-05-04 15:36:00
乾隆成为太上皇后,是如何做到架空嘉庆的?
...。禅位时,乾隆帝已是85岁高龄,按说到了这个年纪成为太上皇,应该是退居二线,好好颐养天年之时,但是权力的滋味一旦尝到,就不是那么好放弃的了,虽然乾隆帝表面上又是禅位,又是归政
2023-01-25 18:44:00
当皇帝却手中无权的嘉庆,有没有不满的表现呢
...子永琰。至此,禅让大典结束了。乾隆成为清王朝第一位太上皇。36岁的永琰,接替乾隆的皇位,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五任皇帝。乾隆虽然当了太上皇,但其实一直掌控着权力。那么,作为皇帝却手
2023-05-31 15: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