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嘉庆四年正月,乾隆皇帝去世,清朝迎来了新纪元。
乾隆死后仅六天,刚刚获得亲政权力的嘉庆皇帝就派人抓捕并囚禁了为乾隆守丧的和珅。随后他迅速公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并强迫和珅用白丝巾将他囚禁起来。在狱中自杀。
说来也奇怪,和珅作为乾隆之前的红人人物,在朝堂上党员众多,一度被称为“二世皇帝”。为什么和珅被判死刑时,和珅及其背后的势力没有反抗?
01国王的最爱
如果和珅有机会说话,他一定会仰天长叹:你觉得反抗有用吗?
诚然,和珅掌权之前,清朝权臣不少,但和珅是唯一被认为是“另类”的。
顺治时期,多尔衮掌控朝廷,“摄政王”的美誉无人不知;康熙时期,权臣敖白凭借“辅臣”的身份,逼迫年轻的康熙杀死了另一位重要大臣苏克沙哈;雍正年间,年羹尧是一位学识渊博、专横跋扈的大师,其排场几乎可以与皇室相媲美。
反观和珅,虽然在乾隆朝名气很大,但远非一手遮天。乾隆朝的另一位“红人”福康安,一直与和珅水火不相容。朱珪、刘墉等重臣对和珅也有诸多不满,无形中压制了和珅的权力。
更重要的是,从顺治朝到雍正朝,清朝的权臣对皇帝的依赖非常有限。像多尔衮这样的人物,甚至比顺治还要拥有更大的权力,甚至想要废黜皇帝,取而代之。站立并不是没有获胜的机会。
但和珅几乎所有的权力都是从乾隆那里得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和珅一点也不像清初的“权臣”,而更像是一个“宠臣”。
既然是“宠儿”,就注定和珅要想保住自己的富贵命,就只能巴结皇帝,而不能与皇帝作对。事实上,和珅确实在嘉庆上台前夕试图讨好嘉庆。据史料记载,和珅提前听说嘉庆即将掌权,连夜送给嘉庆一件玉如意,试图让嘉庆更加喜欢他。
可惜嘉庆不但不领情,反而认为和珅此举是为了博取支持,不免更加不喜欢和珅。嘉庆即位后,加给和珅的二十大罪中的第一条就是“如意赐玉”。看来和珅的阿谀奉承真是说到点上了。
02金融专家
也许有人会说,和珅虽然不想得罪嘉庆,但和珅已经声名数十年,在朝堂上也有不少羽翼。为什么嘉庆出手后和珅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呢?
这是因为和珅虽然党员众多,但却缺乏最重要的军事力量。
从和珅的履历来看,他曾担任过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但从未率军单独作战,在军中也没有深厚的人脉。
没有兵权,和珅就不具备与嘉庆“打”的能力。然而嘉庆在乾隆去世前却极其隐忍。再加上和珅与皇室的联姻关系以及和珅本身强大的理财能力,让和珅误以为嘉庆不会对他下手。
众所周知,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嫁给了乾隆最宠爱的重格。乾隆皇帝年事已高,经常精神不振,口齿不清。群臣之中,只有和珅能听懂乾隆所说的话。因此,在乾隆后期以及乾隆登基的那些年里,和珅一直跟随在乾隆身边,担任“翻译者”。
据《清史稿》记载,有一次,和珅、嘉庆去拜访乾隆,遇见乾隆正在闭目打坐。两人跪下行礼后,乾隆忽然睁开眼睛,问道:“那些人叫什么名字?”
嘉庆一愣,心想:你说什么?
这时,一旁的和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回太上皇,那些人就是白莲教的教主高天德和苟文明。”
乾隆听后,闭上了眼睛,继续打坐念经,留下嘉庆一脸茫然地看着和珅,完全不知道他的皇帝阿玛和和珅在唱什么戏。
事后,和珅向嘉庆解释说:皇帝这样做是为了“咒骂”引起叛乱的白莲教。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嘉庆是否相信乾隆懂得“魔法”,但经过这件事之后,嘉庆不免对和珅更加警惕了。试想,只有和珅才能“翻译”乾隆的思想。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和珅“无冕之王”的超然地位。
在乾隆权力的加持下,和珅在宫廷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即便是初登皇位的嘉庆帝,也得费尽心思拉拢和珅。朝中有些官员看不下去,写了和珅的坏话。但嘉庆只能无奈地说:“天下事我全靠宰相,你怎能掉以轻心?”
在一定程度上,嘉庆的举动让和珅误以为嘉庆软弱,从而放松了警惕。然而和珅对自己不会崩溃的信心来自于他高超的赚钱能力。
在商界,人人都赚钱,更何况和珅的生意也离不开乾隆明里暗里的支持。因此,在和珅的授意下,他手中的码头逐渐形成了“常礼”的潜规则,即将各种赋税转化为“回礼”送给乾隆。
要知道,乾隆皇帝花钱一向大手大脚,而和珅却不断给乾隆送“额外的钱”。不仅如此,和珅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刑银制”,完美解决了乾隆的财政问题。
所谓“刑银制度”,是指朝鲜和中国官员犯罪后,可以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缴纳不同价格的白银以减轻罪责。该系统一经推出,立即成为“聚财利器”。无数贪官争先恐后地缴纳“减刑”,让原本没钱的内务部不到一年就扭亏为盈。
为了赚更多的钱,和珅还想出了一个新的赚钱计划,要求各级官员“众筹”旅游资金。官员们惧怕和珅的权势,于是慷慨解囊,帮助乾隆体验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江南之行”。
于是,乾隆皇帝开开心心地吃喝玩乐,游览名胜,建造宫殿。他连国库里的一分钱都没花,完全靠和珅“众筹”的路费解决了一切。
南巡让乾隆非常高兴,也让乾隆彻底离不开和珅。不过,“罪银”等赚钱手段虽然暂时鼓起了乾隆的钱包,但也给清朝带来了隐患。许多缴纳了巨额“黑钱”的官员为了收回成本,加大了对人民的剥削力度。“罪有应得”的文化也让官员对政府不感兴趣。每个人都在想着如何赚钱,这就导致了官场的腐败日益严重。
也许正因为如此,嘉庆决定除掉和珅。只能感叹和珅还对自己的理财能力沾沾自喜,以为嘉庆仍会留他当“白手套”,殊不知他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在生意场上保证赚钱的和珅最终却在人生的舞台上惨败,白白丢了性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5 0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