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青年科学家守护粮食安全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01 02: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二十年驻岛寻虫踪迹

青年科学家守护粮食安全

【奋进者】

◎新华社记者 袁 敏

凌晨4点,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北隍城岛的一处平房里响起闹钟,硕士研究生陈玉龙闻声起床,裹上大衣匆匆出了门。

门口不远处,一架高约2米的诱虫灯透过浓浓的海雾发出亮光。陈玉龙一下子托住诱虫灯下方的白色尼龙袋,熟练地将数百只飞虫收入袋中并收紧袋口。他冲师姐周燕得意地扬手示意:“看,今天又是‘好收成’!”

周燕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后,自2017年起每年在长岛迁飞昆虫科学观测试验站开展6个月的昆虫观测。陈玉龙是她的师弟。

“虫子都是在晚上迁飞,得赶在日出前收虫。虫子啥时候活跃,我们就啥时候活跃。”周燕笑着向记者解释,并把新诱获的虫子连同袋子放进实验室的冰柜,那里面冷冻着200多种迁飞昆虫。等到白天,周燕将和同事们一一分拣,准确记录下每种昆虫的数量,并将其中有价值的制成标本供后续研究。

周燕告诉记者,现在岛上共有6名硕博学生,正在进行问天探虫工程,即迁飞害虫的监测与阻截诱捕防控农业重要害虫的科学研究。

迁飞性害虫的频繁暴发是影响我国农牧业稳产丰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北隍城岛位于渤海咽喉,是昆虫季节性迁飞的必经之路。2003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北隍城岛建设长岛迁飞昆虫科学观测试验站,主要研究棉铃虫等农业害虫的迁飞行为以及监测预警技术与控制策略等。

20年里,先后有近60名硕博青年学子长期驻岛科研,持续记录着迁飞虫类一手监测信息,还在这个面积仅2.7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建立了世界领先的昆虫雷达监测站,实现了对空中迁飞昆虫的精准识别与数据监测。

“刚建站时,我们租借了当地渔民一个废弃的小院子,4个人挤在农家炕上睡觉。”最早进驻北隍城岛的博士研究生封洪强回忆,“依照当时的雷达条件,我们得在傍晚爬上山顶,开始运转扫描雷达,分析昆虫迁飞数据,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一直到日出才结束。”

“现在,我们的雷达性能在自动化程度、探测精度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能够对监测空域内的昆虫目标进行全天候、全天时、多模式的快速探测。”驻岛博士张浩文说。

记者随张浩文来到北隍城岛西山上的X波段高分辨率扫描昆虫雷达处,看到只需鼠标轻轻一点,虫群数量、飞行高度、昆虫体型大小、爬升降落行为都即刻呈现在屏幕上。“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至全国昆虫雷达联网平台里,遇到迁飞虫峰会第一时间自动预警提示。”他补充道。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杨振海介绍,20年来,试验站研发的昆虫种群迁飞精准模拟与预警技术、迁飞性害虫区域立体防控新策略等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重要农区的害虫预警信息发布和统防统治,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周燕和同事们在建站20周年之际迎来喜事——期待已久的新实验站正式竣工,他们的科研条件将更便利,设备也更先进。

周燕告诉记者,新大楼正式启用那天,驻岛学生们聚在一起吃了顿“大餐”,虽然只是普通的农家菜,大家却吃得格外开心。席间大家一起许下诺言:“如今二十年驻岛奋斗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要继续扎根海岛,共同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才林“2022年全世界大概有21.79%的昆虫学SCI论文来自中国科学家。我国专家发表的昆虫学科技论文数量排名世界第一。”在1月22日举行的首届中国生态防控及生态农产品大会上
2024-01-24 02:08:00
推动科技交流  共享创新成果
...转自: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与德国、瑞士等多国科学家和钻探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在中国西藏纳木错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图为技术人员在架设湖泊钻探平台。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2025-02-17 05:53:00
2024世界粮食论坛在罗马举行:推动农粮体系转型、保障安全健康美食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于2022年发起,旨在汇聚全球知名科学家、创新专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小规模生产者、土著人民、妇女、青年和私营部门代表,鼓励采用多元科学视角,促进包容讨论,
2024-10-28 16:45:00
践行植物医生使命,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原菌的种类,以及传播方式,还有相当专业的侵染特性。科学家们耐心细致地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尽可能地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和认知水平,采用知识问答与小朋友们互动,让小朋友们轻松学到新知
2024-04-15 01:39:00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聚焦可持续发展
本文转自:新华社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月11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开幕,近800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机构代表、企业家以及青年科技人才代表齐聚一堂,探讨以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
2023-11-11 16:48:00
...验室、湘湖实验室。9.浙大教授胡海岚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一奖项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每年只颁给全球5位女性。另外4位获颁2022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科学
2023-01-06 05:11:00
非洲首次发现吃塑料的昆虫 为什么生物能够吃塑料
最近,有科学家团队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够吃聚苯乙烯的昆虫,并将相关研究发表在了《科学报告》上。聚苯乙烯又被称为泡沫塑料,是最常见的塑料种类之一,我们平时见到的白色泡沫,以及各种用于
2024-11-14 07:19:00
化身小科学家 开启昆虫研学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化身小科学家 开启昆虫研学玄武少图组织小学生走进省农科院探究蟋蟀9月23日,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基地管理处联合南京市玄武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的“化身小科学家
2023-09-25 04:49:00
福建科普新书《好样的昆虫笔记》亮相全国书博会 引领青少年探秘昆虫生态
...读物,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贡献力量。(本文图片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提供)
2025-07-29 00: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 |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无症状≠无风险,胃肠镜筛查不可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虹 通讯员 孟祥超“没感觉、不难受,干嘛要做胃肠镜?”“听说胃肠镜很难受,想想就害怕...”“等有症状了再说吧
2025-10-09 13:13:00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