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思想汇报:7月16日晚,第三十二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德国杜伊斯堡璀璨开幕。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120余名健儿踏上赛场,将在14个大项、90余个小项中奋勇拼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进入大学以来,热爱足球等各项运动的我始终将体育精神融入青春实践,在绿茵场上感悟奋斗真谛,在志愿服务中传递运动热情,在团队协作里收获成长力量。
绿茵淬炼:足球场上的青春答卷
加入经管院队和校女足之初,我只是怀揣着对足球的好奇。但两支劲旅的竞技氛围很快点燃了我的斗志。2023年以来,经管女足蝉联学校“新生杯”“狮子山杯”双冠,校女足队更斩获2024年11人制省赛冠军和2025年5人制省赛亚军。这些荣誉背后,是每周五天雷打不动的训练:从脚尖触球的生涩到射门力道的精准,从防守卡位的犹豫到战术执行的果断,每一分进步都是汗水浸润的勋章。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里,场边递来的矿泉水、受伤时搀扶的手臂,都让我和队友们的心越来越近,他们早已成为我青春里最坚实的依靠。 当肌肉酸痛成为常态,当暴雨中依然坚持训练,足球教会我的不仅是脚背抽射的技巧,更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落后时互相鼓劲,在领先时绝不松懈,这种在攻防转换间淬炼的拼搏精神,已成为我最亮丽的青春底色。
薪火相传:排球课堂里的育人实践
2025年7月7日,武汉市青少年暑假“爱心托管班”拉开帷幕,作为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强国少年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一员,我和队友们带着生动有趣的《快乐排球小达人》课程,走进全市252个托管班,为孩子们扣响排球第一课。课堂上,我们讲解排球基本知识、演示基础动作,还设计了许多与排球相关的小游戏,带领孩子们在趣味问答和欢乐游戏中感受排球的魅力,在欢声笑语中播下体育运动的种子。最难忘的是在汉正街道永茂青少年空间社区托管班,原本害羞的小女孩在成功垫球后兴奋地说:“老师,我以后要当排球运动员! ” 那一刻,我真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体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深刻意义。
授课中我们因材施教,发现孩子们力量不足时,就采用软式排球降低难度,场地受限时则改编简化规则。当看到孩子们踮着脚尖模仿手臂摆动的弧度,为了接住一个球而手忙脚乱却笑得开怀,为了团队胜利齐声喊着口号,这些瞬间让我确信,我们播下的运动种子正在发芽,也让我触摸到了体育最本真的力量——它不仅强健体魄,更在幼小心灵种下团结协作的种子。
超越自我:田径场上的精神升华
大一那年的运动会,至今仍清晰如昨。彼时我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报名参加了女子组200米项目,最终成绩并不理想,连决赛的门槛都没能踏入。但很快,我便转换身份,以运动会文宣部志愿者的角色重新出现在赛场边,写喜报、登记名次、为运动员们呐喊加油,将赛场的热血与荣耀传递给更多人。
大二的运动会,在队友们的再三鼓励下,我重新站上了赛道。女子组15×50米接力赛的跑道上,我攥紧接力棒,拼尽全力完成了自己的那一棒。当我们共同站上第三名的领奖台时,手中的奖牌虽轻,却盛满了团队协作的重量。随后的4×400米接力赛,我临危受命替补上场,和队友一起赢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个人的速度或许有限,但团队的力量能创造无限可能。作为同时参与赛事服务和竞技比赛的志愿者,我见证了太多感人瞬间:田径队员带伤完赛、后勤同学熬夜备赛……就如本次大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崔赫宸所言,“希望通过大运会,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相互交流,增进友谊”,运动不仅仅是比赛和成绩,更是磨炼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最好课堂。
从足球队员到排球教练,从参赛选手到赛事组织者,体育运动为我的青春带来别样精彩。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是体育精神的践行者,更是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将继续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把赛场上的拼搏劲头转化为专业学习的强大动力,让足球场上的团队意识升华为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使排球课堂的育人实践拓展为乡村振兴的青春作为。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实现体育强国梦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红色导师点评: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运动是锻造青年的熔炉,用汗水浇灌奋斗之姿,以拼搏砥砺坚韧品格。王新月同学充分发挥体育特长,在竞技赛场奋勇拼搏、在志愿课堂倾情奉献、在团队协作中主动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深刻内涵。希望同学们在体育锻炼中强健体魄,在团队协作中磨砺品格,将竞技中的突破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动能,让自强不息的火种代代传递,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汇报人:王新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班学生)
红色导师:曾茜梓(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何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3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