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
▼索泸河八景公园一角。
李金刚供图
▶索泸河生态廊道。
本报讯(贾献义、解晓琳)日前,漫步在枣强县的索泸河畔,放眼望去,生态廊道绵延10余公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得益于枣强县近年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索泸河原有生态湿地系统的大力修复。
枣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张兵介绍,自2014年以来,枣强县将索泸河纳入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0多万立方米,封堵污水管道6条。索泸河(城区段)生态修复项目采用更换客土,优化土壤结构;筛选试种,提高成活率;“海绵城市”设计,稳固河岸,保证雨水高效循环利用;生物施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植物根系发育等生态技术措施,最终达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目的。
在索泸河穿城而过的四个河段,该县建起了索泸生态公园、南湖公园、北湖公园、八景生态公园4个生态湿地公园,县城西部原有的生态湿地系统得到恢复。
翻看去年枣强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单”:全县风电、光电并网总规模达到40.7万千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8,同比下降15%,PM2.5 浓度44微克/立方米、PM2.5 浓度7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64天,创该县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枣强县分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枣强县聚焦治水、治气、治固废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工业治理、扬尘管控、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专项整治,完成污水治理193个村、污水管控360个村,城市集中式饮用水优良比例达100%。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3: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