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仲夏六日谈》第四季回归:对话AI,回望人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8-07 16:49:00 来源:中国江西网

2025年7月28日至8月6日,由腾讯研究院出品的人文科技对谈节目《仲夏六日谈》第四季在微信视频号、腾讯新闻APP等平台正式播出。本季节目围绕AI这一主题展开,邀请来自计算机科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创意内容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创业者与观察者,从不同角度探讨AI技术发展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影响。

《仲夏六日谈》第四季回归:对话AI,回望人类

本季节目共七期,延续了前三季一贯的跨学科取向,并在技术话语日益主导的背景下,着重强调“人”的位置与视角,节目内容涵盖AI与人类劳动、创造力、行动力、感知方式、信息结构等主题,展现出AI在技术系统之外的文化张力与社会影响力。不同背景的嘉宾从亲身实践与理论分析出发,对“人与AI”的新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剖析。

在内容创作领域,节目讨论了AI技术如何催生出全新的创作生态。如今一位创作者可以借助AI工具实现从写作、配音到剪辑、运营的完整流程,原本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工作逐步被压缩到“个体+AI”的模式。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化,也引发了关于创作者身份、表达独特性、平台机制的新一轮讨论。

例如,AI工具让创作门槛大幅降低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平均化内容”泛滥、“情绪工业”失衡、“意义感丧失”等风险。这一轮技术演进让“效率”再次成为行业主导目标,但真正稀缺的是如何在自动化机制中保留人的判断力、想象力和表达欲望。想象力不再是天赋的象征,而是一种需要在技术夹缝中被重新理解和赋能的能力。

不过,在当前阶段,AI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熊硕指出,现有AI系统主要依赖机器学习和强化学习,其能力建立在对人类已有数据的学习与推演之上。它所擅长的是在既有知识体系内进行模式识别和逻辑组合,而非打破框架、生成全新的知识结构。

在具身智能方向,节目中多位专家学者对人形机器人和感知系统的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随着大模型在机器人系统中的引入,具身智能的路径逐渐清晰,技术系统正从“能对话”走向“能行动”。但这一进程远非直线发展,目前仍面临硬件约束、物理世界建模复杂性、算法泛化能力等多重挑战。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肖仰华指出,目前的机器人大多只能在封闭、简单任务场景中运作,一旦进入开放复杂环境,便容易出错。此外,成本、安全、供电与伦理等现实问题也使得其广泛应用面临阻碍。人类智能由“系统1”(直觉、快速反应)和“系统2”(深度思考、规则制定)协同组成,具身智能的发展亦应遵循这种“双系统”架构。他认为,单靠系统1的端到端模型难以胜任高复杂度任务,而系统2的引入则能提升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在他看来,强化学习与规则输入应并行推进,既继承人类已有知识体系,也通过实践不断扩展能力边界,才能真正让机器人从“机械模仿”走向“智能协同”。

《仲夏六日谈》第四季回归:对话AI,回望人类

帕西尼感知科技CTO张恒第、上海交通大学穆尧、复旦大学肖仰华教授、腾讯新闻郝博阳进行对话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穆尧也提出,当前模型在处理长程思考与复杂推理任务时仍显薄弱。他认为,具身智能的学习方式应回归“与物理世界互动中学习”的本源,这场技术革新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模仿人类,而在于构建出更具可解释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智能系统。

尽管如此,专家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已不再是实验室中的演示品,而正逐步进入真实应用场景。这不仅关乎技术能力的突破,也关乎社会观念的转变。从物流分拣到老人陪护,从教育助理到工业协同,机器人不再只是“做事”的机器,而是被嵌入到新的社会角色之中。这一趋势促使人们重新理解身体、技能和劳动力的价值,也呼唤针对新型劳动关系的制度设计与伦理思考。

虚拟空间作为另一种人机交互前沿,也成为节目中的重要议题。在游戏行业,AI模型已被广泛运用于NPC行为、叙事生成、场景建构与玩家行为预测等多个环节。节目中,多位专家认为游戏已不再只是娱乐产品,更是未来社会运行逻辑的“试验场”与“模拟器”。

AI与游戏的结合也反向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自动驾驶、城市建模、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正在借助游戏引擎构建虚拟仿真系统,实现对现实环境的可视化与可控化。与此同时,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机制、协作规则与社交结构也为人类与AI之间的“共处逻辑”提供了模型参考。

但这种趋向也引发了新的担忧。在游戏越来越被技术主导的背景下,玩家是否还拥有真正的选择权?创作者是否仍能控制叙事的核心?当AI成为故事的“共同作者”,我们不仅要讨论技术边界,更要讨论价值边界与伦理共识。

信息结构的变化是本季节目中的另一个重点。随着算法成为信息分发的主要力量,“信息茧房”现象不断加剧,个体越来越容易陷入回音室、沉浸于自我观点的确认循环中。节目中专家提出“信息蜂房”这一新隐喻,用以描述更开放、流动、协作的信息环境。

《仲夏六日谈》第四季回归:对话AI,回望人类

腾讯集团副总裁杨健、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北京大学胡泳教授、《过滤泡》译者方师师对话

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分析认为,当前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都提供了丰富的功能,理论上用户完全有能力通过订阅、筛选等机制获取多元且优质的信息,甚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容易打破信息边界。然而,后台数据显示,主动使用这些功能的用户比例依然很低,大多数人更倾向于被动接受平台推荐,沉浸于舒适的信息环境中。她认为,这种状况说明人们尚未形成足够的技术意识和信息主动性。因此,应从教育、引导等层面加强对不同群体的数字素养培养,帮助个体理解技术的“双刃剑”属性,避免在不知不觉中被技术操控而失去判断力。

这也意味着,“蜂房”不会自动出现,它需要平台、机制与用户行为的共同重构。如何优化算法逻辑以提升信息多样性?如何提升用户识别能力以对抗信息错觉?如何鼓励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这些问题并非技术细节,而是关系到公共讨论质量的关键命题。

节目中还有对AI伦理、安全与社会治理的延展性讨论。如何把人的价值嵌入技术结构中,使AI系统符合道德预期与公共利益,正在成为政策制定者、平台企业与普通用户共同面对的现实课题。AI技术的社会影响不仅发生在某一个行业中,而是对整个制度安排、价值协商与风险管控能力的全方位考验。

《仲夏六日谈》第四季延续了该系列“技术+人文”的节目定位,在议题设置上贴近落地场景与具体问题,不仅仅关注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而是聚焦这些变化如何真实地嵌入生活、影响决策、改变认知与塑造未来。节目通过访谈形式展开,鼓励不同声音深入对话,推动对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多维思考。

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大模型之后”的阶段,社会各界也在逐步形成对AI的更全面认知。相比技术“是否先进”,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我们准备好如何使用技术”“技术如何在复杂社会中共建共治”。第四季《仲夏六日谈》希望通过跨界对话,在现实中寻找这些问题的可行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8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为啥火爆得不要不要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火爆了,火爆得不要不要的,人间烟火,活色生香,热辣滚烫!中国人的食物,是中国人生活智慧与生存策略的最生动体现。从古到今,我们的餐桌记录下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2025-02-14 13:00:00
《五哈4》:“失控”才更好笑 | 对话导演李琳
...会换人的,换了人大家都不做了。”在《哈哈哈哈哈》第四季(以下简称《五哈4》)节目播出前夕的媒体看片会现场,当被问及关于嘉宾人选的问题时,蓝天下传媒集团高级副总裁、合心传媒创始
2024-05-21 23:44:00
文明互鉴正当时!CCTV4大型季播文化节目 《遇鉴文明》(第二季)开播!
...交流过程中诞生的“互鉴之物”开始,通过中外权威专家对话、实地探访、创意表演、沉浸视觉等方式,溯源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其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增强中华文明的全球传播力和影响
2025-01-06 12:19:00
李彦宏:以后不会存在“程序员”这种职业了
...的事情。IT之家此前报道,2月28日,百度集团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3年总营收达1346亿元
2024-03-11 02:47:00
为什么DeepSeek回答前总先“嗯”一下
在人工智能与人类对话的边界逐渐融合消弭的今天,许多用户发现DeepSeek的回复中常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细节——这个AI似乎格外喜欢在回答中插入“嗯”这样的语气词。这个看似简单的小习
2025-04-29 18:36:00
共启数字尼山之旅 共赴数字文明之约
...场数字文明之约即将开启。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这里举行。这场跨越古今、连接中外的对话将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
2023-06-25 15:58:00
《最美中轴线》第四季火热录制中,以音乐之力,颂文明互鉴。北京时间持续以直播形式为观众呈现真实的录制现场。本期节目嘉宾孙楠与马来西亚歌手Shila Amzah茜拉一同用音乐致敬北京
2025-01-15 11:03:00
今晚播出!《国家宝藏》第四季踏浪归来
原标题:今晚播出!《国家宝藏》第四季踏浪归来聆听历史奔流不息的回响,《国家宝藏》第四季踏浪归来。5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四季将在央视综艺频道(C
2024-05-25 17:00:00
《荣耀》节目 |陈永存:绿色科技驱动未来能源
...陈永存先生将做客演播厅,与著名主持人朱迅进行面对面对话,讲述企业创业过程中的成长历程、创业感悟与荣耀时刻,探索企业背后的故事。陈永存,国电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在清
2024-03-20 15:3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摘要:在当前以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管理范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难以充分适应动态市场环境与价值创造的新要求
2025-11-07 06:50:00
在信用卡业务转型的关键期,提升用户黏性、降低获客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积分作为引领服务升级的新潮流,对提升用户价值感与忠诚度
2025-11-07 07:54:00
全国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宁举行达成合作90余项 累计交易金额超9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11月5日
2025-11-06 08:19:00
近日,浙江瑞安一口停产10多年的不锈钢锅,因为一则15秒的寻锅视频火了。这口锅,婆婆用完媳妇用,30多年过去,仍旧不锈不粘
2025-11-06 08:22:00
连登新品发布舞台 厦企闪耀进博会厦门以高水平开放实践对接全球机遇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
2025-11-06 08:37:00
厦企竞逐XR大空间赛道 多个沉浸式消费项目落地运营
小朋友体验XR大空间。(受访企业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开阔的场地内,一群头戴VR设备的体验者沉浸于虚拟世界
2025-11-06 08:37:00
希沃参与制定国标正式发布 助力移动学习终端技术规范化发展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移动学习终端功能要求》国家标准,将于明年5月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由清华大学
2025-11-06 08:39:00
东南网11月6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杨凌怡 通讯员 李蕴)新型电子元器件企业自动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
2025-11-06 09:39:00
泰开柔性微电网技术入选省级目录 园区低碳有“可复制样本”
鲁网11月6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共收录57项涵盖水治理
2025-11-06 11:04:00
在金融服务加速拥抱数字化、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时代背景下,202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明确提出“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数智化水平
2025-11-06 11:17:00
中新经纬11月6日电 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的倡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5-11-06 11:59:00
向暗“键”伤人亮“红灯”丨网事漫话
大河网迅 只是因发表不同观点,就被追着私信辱骂;分享生活日常,却遭陌生网友恶意P图嘲讽;甚至只是随手点赞,就被卷入群体谩骂的漩涡……这些让人窒息的“网暴侵扰”瞬间
2025-11-06 13:38:00
易路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Day1圆满落幕
聚焦AI认知进化,亮点一览11月5日下午,由易路主办的「人机重塑,共建XIN生态」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暨2025企业AI HR创新应用案例颁奖盛典
2025-11-06 14:12:00
在中科院软件所的实验室与重大工程一线,有这样一位执着探索的深耕者:他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软件研发深度融合,以“AI+软件工程”为钥匙
2025-11-06 14:42:00
路易达孚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食品、饮品及动物营养新品
路易达孚集团(Louis Dreyfus Company 简称LDC )连续第八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
2025-11-06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