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十人】Salama:埃及教授在兰大建国际研究团队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15 09:04:00 来源:上游新闻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朋友圈不断壮大,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

金秋10月,上游新闻推出特别策划《十年十人十城》报道,讲述“一带一路”十年精彩故事,见证这条发展之路、共享之路、友谊之路、繁荣之路。

埃及人Salama的一天,从一碗兰州牛肉面开始。Salama来到兰州生活和工作已有5年,从最初的好奇到了解再到融入,Salama不仅成为了一名“中国通”,更体会到交流的重要性。

如今,作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Salama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文化需要交流,经济更需要交流,只有加深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才能得到改善与进步。这也是“一带一路”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十人】Salama:埃及教授在兰大建国际研究团队

Salama教授。 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在这里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得到尊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2013年,Salama正在韩国汉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87年出生于埃及开罗的Salama全名El-Sayed Salama,他的专业是地球资源与环境工程,“希望通过科学,让人类与自然变得更好。” 他简单总结说。

如何实现更好的人居环境?如何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生产?如何实现稳定的公共卫生?Salama说,带着这些课题,他在2018年选择来到中国兰州。

Salama说,来中国前,他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他知道,中国和埃及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经济领域,中国很有成就。在他的祖国埃及,正有一些中国公司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当地建设。

Salama受聘于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这里,他看到,中国人对待工作的能力、态度和效率,这些都让他非常吃惊。“中国人的‘勤奋’让我着迷。”他分析说,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能发展强大的原因之一。

Salama认为,作为一名教授,与学生、其他学者沟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沟通者,首先要学会成为一名好的倾听者。为了练习积极倾听,应该密切注意别人在说什么,并通过他们的问题,才能消除误会,加深了解、促进沟通。

Salama说,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兰州大学的领导都会根据反映的问题,组织开会讨论解决,“在这里每个人的想法都能得到尊重。”

Salama不会说中文,但在兰州大学,这不是一个问题。即使是他的本科课程,授课方式依然可以沿用英文。

Salama的学生说,纯英文授课并没有距离感,反而Salama的热情让他觉得,这位教授更像一位哥哥。

在兰州大学“绿色环境和能源实验室”内,包括Salama在内的多个国家研究者参与其中,多项研究涉及国际环境问题。Salama说,如今人类正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有一种传统思想叫做“大同”。在他看来“大同”就是希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专家和学者能够通过合作和分享最新的思想、科学和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

【十人】Salama:埃及教授在兰大建国际研究团队

Salama教授。 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一带一路”是交流网络

Salama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主要连接网络,不同国家的大学和学者可以相互联系,加深交流与合作。

2019年,他邀请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做了几场关于“污染物去除与环境安全”的讲座。当年,又借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的机会,让一些外国专家受邀分享了观点。

Salama说,世界各国的专家参与研讨,特别是一些青年学者能够参与,共同面对、解决公共问题是个不错的尝试,提出方案有利信息共享。

2021年12月,第六届“一带一路”国际青年论坛暨2021“一带一路”联盟分论坛由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虚拟主办。Salama作为主持人参与其中,邀请了来自埃及、韩国、巴基斯坦的多位研究专家,围绕全球卫生与公共卫生的主题,分享他们的想法。Salama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希望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深入探讨全球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讲述“古丝绸之路”话题中,有人认为是经济促进了文化传播。但在Salama看来,其实文化交流更重要,“彼此能相互认可,经济交流才会更加畅通。” Salama说。

他说,中国的科研活动,无论从质量和数量的增长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在 “一带一路”倡议下,专家们正用最新的科技进步构建一个人类福祉的共同体。

【十人】Salama:埃及教授在兰大建国际研究团队

Salama教授和他的学生。 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一带一路”是桥梁

Salama的生活也变得更像一个兰州人,习惯将一碗兰州牛肉面作为早餐。他说,早餐一碗面,是他一天幸福的开始。

除了兰州,在中国工作5年期间,Salama借着出差工作的机会还去过西安、成都等城市。

Salama将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称作“我一生中最辉煌的经历之一。”他解释说,他本以为秦始皇兵马俑是一套巨大的玩具士兵,但实地探访改变了他的印象。每一个人物都描绘了一种独特的个性,有着不同的长袍、特征和发型。每个士兵的装束和目光,都让他感到,自己面对的是几千年前的人。

在成都,他爱上了武侯祠和大熊猫研究繁育基地里的中式园林,爱上了这里的人和步行小径。他说,了解当地的文化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这些城市干净整洁、交通发达,一切都井井有条,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总在强调对每个人的尊重。从中也能切身感受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

在中国5年,他也学着中国人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起初,他想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他的同事从来不会忘记向他介绍这些节日。

2020年6月,Salama的小儿子在兰州出生。他的同事、朋友都来医院看望、送上祝福,“我没有感觉自己是外国人,反而这里更像我的家乡。”

在兰州5年,Salama见证了兰州在“一带一路”下的发展。“我们的大学有了更多的留学生,我们的学生走出中国,外国专家和学生来到兰州,这就是改变。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在这里工作至少20年,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Salama说。

Salama总在强调来中国的最初目的:如何实现更好的人居环境?如何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生产?如何实现稳定的公共卫生?

Salama说,这些都需要靠加强合作来实现。目前,他们建立了一支研究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成员来自德国、埃及、沙特阿拉伯、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韩国等不同国家。

“环境科学与健康”是该团队集中讨论的重要议题,而该学术成果便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的学术活动。Salama说,“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他学术目标的桥梁,他和他的团队正在为此努力。

2023年,Salama回到埃及探亲,他看到,许多中国公司正在埃及开罗各领域开展工作。“一带一路”帮助中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牢固的友谊,不仅让人们了解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让中国人的勤奋、尊重精神在当地传播。

“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也能留在这里,因为人类世界的文化不仅只有一种,尊重、包容多样性才是人类最大的精神财富,在中国我感受到了这些。” Salama说。

上游新闻记者 贾晨

编辑:邹渝

责编:郎清湘 官毅

审核:冯飞

【十人】Salama:埃及教授在兰大建国际研究团队

编辑:邹渝责编:李洋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带一路” | 兰州大学教授Salama的这5年:对中国的热爱从一碗牛肉面开始
来自埃及的教授Salama在兰州一天,由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牛肉面开启。在9月接受采访时,他用中英文混搭的方式向上游新闻记者强调
2023-10-15 09:04:00
人报甘头条 | 兰州大学一外籍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报客户端付文近日,兰州大学德国籍专家Barbara Dietz-Pilatus教授荣获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Barbara Dietz-Pilatus现任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
2023-01-04 13:12:00
...全国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启动兰州大学黄建平教授作首场宣讲【本报讯】2月28日,教育部在京举行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4-03-01 02:42:00
扎根西北,探究大气变化机理(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③)
...转自: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专注半干旱气候研究——扎根西北,探究大气变化机理(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前沿领域的创新故事③)本报记者 宋朝军黄建
2024-09-18 06:30:00
...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包国宪教授主持编著的《县级政府绩效蓝皮书:中国县级政府绩效指数研究报告(2021)》通过专家评审,荣获2022年度CTTI来源智库
2022-12-21 04:31
著名化学家黄文魁子女捐资600万美元在兰大设立“文魁基金”
...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深情回顾了与黄文魁教授的渊源。他说,黄文魁先生治学严谨,专心科研,持之以恒关注的贝母植物碱研究、碘杂环化合物研究、三尖杉酯类生物碱合成研究和固
2024-03-30 01:54:0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黄建平研究团队借助先进的空气污染模型和卫星遥感技术,发现在我国今年春季频发的沙尘天气事件中,蒙古国对我国北方沙尘的平均贡
2023-05-18 08:31:00
兰大缪子技术为兰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育部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国家核产业研究院刘志毅教授团队在该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先后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台套可量产塑闪成像系统、实施了国内首次文保应用、亚洲首次矿藏勘探应用等,
2024-04-16 01:28:00
...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刘志毅教授带领团队选择了西安古城墙的58号马面区域作为探测目标,共设置了6个测量点,多角度采集缪子数据。反演结果清晰地展示了在马面
2023-01-08 01:2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