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熹为何认为唐朝皇室不是汉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8 11:45: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子语类》记载,宋代大儒朱熹曾经说过:“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所谓“夷狄”,是指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唐朝皇室李家出自少数民族,不是汉族。朱熹的依据是,李家的婚姻观与汉人不同。所谓“闺门失礼之事”说得比较含蓄,说穿了,是指唐朝皇室乱伦的事情比较多。

对此,元朝胡一桂的《史纂通要》还作了归纳:“始也纳君之妾,其后纳父之妾者有之;始也乱弟之妇,其后乱子之妇者有之”。“纳父之妾”,指的是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的妃嫔,后来又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乱弟之妇”,指的是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弟弟之后,还把弟媳妇收入后宫。“乱子之妇”,指的是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的儿媳,后来却被唐玄宗纳为妃子。朱熹是根据这些现象,判断唐朝皇室不是汉人,为什么?

朱熹为何认为唐朝皇室不是汉人?

△(图/网络)

人类历史上曾经流行一种婚姻制度:收继婚。收继婚又称接续婚、转房婚,指女性在丈夫死后改嫁其兄弟,或夫家其他男性,如亡夫的叔伯、儿子(女方的亲生子除外)、侄、甥等。司马迁《史记》记载,匈奴人中已经流行收继婚,王昭君出塞,最初是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在呼韩邪单于去世后,按匈奴人的婚俗,改嫁给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11年,有两个女儿,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

朱熹为何认为唐朝皇室不是汉人?

△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图/网络)

北方民族普遍流行收继婚,而中原汉人早已禁绝,所以朱熹发现唐朝皇室的一系列婚姻乱象之后,才怀疑唐朝皇室不是汉人,李家可能出自北方少数民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12: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为何神化老子?道教又是如何在唐朝达到鼎盛的
...的人都希望给自己找一个尊贵的祖先。当年朱元璋就想认朱熹为先人,奈何朝代太近,连自己都骗不过去。而唐朝,刚刚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不久,整个帝国还处于门阀统治的阴影下。尽管李渊得了天
2024-06-08 21:40:00
历史上此人身残志坚,发明一恶魔荼毒汉人几百年
...员全部斩首;满清铁蹄践踏华夏大地时,人渣孙之獬提议汉人剃发易服,千万汉人留发不留头,死于非命!今天要讲的这位可以说是汉奸的老祖宗,此人身残志坚,发明一恶魔,荼毒汉人几百年,战
2023-10-10 15:29:00
杨广弑父夺母,李世民收编弟媳,李治立父妃为后
...孀为皇后,这种事在汉朝、宋朝、明朝绝对不可能出现。朱熹在《朱子语类》里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熹通过考证发现,原来隋唐都是夷狄,不是根正苗红的华夏族人
2023-06-22 16:03:00
隋唐皇室都混有鲜卑血统,为什么有鲜卑血统就不正统
姓鲜卑姓氏是被迫的被迫的,人家本来就是根红苗正的汉人,本来就是姓杨姓李。你要说杨家有少数民族血脉,那也对,那是独孤皇后,可是中国古代是父系社会吧?难道因为母亲是少数民族,孩子就不
2023-01-28 17:15:00
...,都出自太原王氏。北魏孝文帝搞汉化时候,将五个最强汉人家族,尊为第一等贵族,太原王氏就是其中之一。唐朝男人最高理想不是当驸马娶公主,而是娶五大家族千金,甚至不惜花高额彩礼,就
2024-05-31 19:10:00
蒙古人灭金后屠杀皇室,灭宋后却善待南宋皇室的原因
...亡。其实也不是说蒙古善待南宋皇室,而是善待了大部分汉人。我觉得有三个原因。解密:蒙古人灭金后屠杀皇室,但灭宋后,为何却善待南宋皇室?第一,联蒙灭金宋军的表现,当时南宋与蒙古达
2023-01-06 17:53:00
...儿子继承。因此,母系有鲜卑血统,丝毫不影响李世民的汉人属性。从科学角度,现代基因测序也证明了,李世民家族包括整个陇西李氏就是典型汉人。而且汉民族的y染色体也就是父系基因,相对
2024-04-24 16:03:00
《风起洛阳》春秋道竟是李唐皇室的势力?李鹿谋反,公子楚平乱
导语:《风起洛阳》春秋道竟是李唐皇室的势力?李鹿谋反,公子楚平乱《风起洛阳》是由黄轩、王一博、宋茜等主演的古装悬疑剧正在热播,该剧讲述了武周时期一群出身不同阶层的三个人,因为共同
2023-04-23 21:53:00
汉朝皇帝不娶匈奴女子有更深刻的原因
...和外祖父分庭抗礼,如此不战而使匈奴屈服。这是典型的汉人思维,这里有三个东西需要注意,一是汉朝愿意出嫁公主,当然不一定是真的公主;二是匈奴愿意娶汉室公主;三是利用亲戚关系可以止
2023-05-23 10: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