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好医生集团把粮药融合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六大措施在布拖县特木里镇流转的500亩土地上着力打造示范样板产业园区,作出榜样,引领带动广大农民科学化规范化种植,实现增产增收,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使用机械耕作。集团公司投入30多万元购买了拖拉机等各种机械设备,从犁地、施耕、开厢、覆膜到除草、施肥、喷药、采挖全生产过程均使用机械操作,既节约了人工成本,又规范了种植方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二是推广应用科学技术。园区内彻底改变以前散种撒播的传统粗放种植方式,实行挖沟开厢垄作,厢面覆盖农膜,在农膜上按标准的株、行距打孔栽种,以利保湿利水,抑制杂草生长。同时,抢抓播种季节,适时锄草施肥喷药,促进农作物繁茂生长。
三是培育使用优良品种。集团公司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进行附子良种培育实验,成功研发培育出凉附一号新品种,找到了一种适应凉山高寒山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抗病防虫,增产效果明显的附子良种,正在逐步向全县推广;与四川中医药高专合作进行川续断和赤芍种植、管理和提高产量等环节的技术攻关实验,探索川续断科学种植的方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好医生集团从云南等地引进白附子进行换种栽培试验,发现产量也比当地附子产量要高。通过引进、培育、试验和比较分析,正在形成布拖优良中药材品种的定位和推广。
四是边挖边种改良耕作。布拖附子的种植已有20多年时间了。由于前期缺乏种植技术探索,当地农民每年都是9月份采挖,11月播种,种子堆放2个多月,储存保管不善者,容易出现发霉腐烂问题,损失严重。为了帮助老百姓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在500亩产业园区进行耕作制度改革实验,一边采挖附子,一边整理土地,附子挖出土选择好种子后,马上栽种下地,一边挖一边种,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避免了堆放2个月容易发霉腐烂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量。这个科学耕作方法向当地老百姓传授和培训后,受到一致称赞。
五是安置脱贫群众就业。好医生集团将500亩产业园区的农活主要安排给当地已脱贫群众和扶贫移民搬迁过来的依撒社区群众来做,安置他们就近就地进园区就业打工挣钱,增加收入,过上幸福生活。集团公司每年安置8000多人次进园区承做各种农事劳动,支付务工人员工资100多万元,平均每个打工人员收入3000元以上,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较大贡献。
六是开展培训提高技术。为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企业将500亩现代产业园区作为良种繁育及科技推广基地大力开展各项工作,特别在科学技术培训宣传方面安排了更多的活动内容。每年都要组织2-3次当地农民进园区参观学习,宣传推广科学技术,由园区工作人员现场培训科学种田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指导农民树立科技兴农思想,学会科学种田技术,带动农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最近2年,园区培训当地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上千人次,有力推进了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
通过3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布拖5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成效,今年园区内种植附子300亩、赤芍50亩、川续断50亩、大豆100亩,适时轮作达到满栽满播,粮药融合发展得到认真落实,粮食和药材双双喜获丰收。由于实行科学种植和机械化耕作,园区的生产成本和费用有效降低,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正在成为当地学习科学技术,运用科学技术,掀起科学种田热潮的示范样板基地,为提升布拖县农业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变革传统耕作方式,大力发展粮药经融合产业,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健康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