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部法制传媒网
“一个枕边放着枪的姑娘,谁敢娶?”性格直爽的梁迪,说话总是语出惊人。
梁迪是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灞桥派出所刑侦副所长。相比红妆,出生于1993年的她更愿意用藏蓝色来诠释人生的意义。
2015年,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梁迪,考入了西安市公安局灞桥分局,成为一名战斗在刑事案件第一线的技术警察。
2021年3月初的一天,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西安公安灞桥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的平静:西安绕城高速某段ETC收费系统设备被盗。梁迪迅速赶赴现场勘验。被盗设备安装在距离地面6米至7米高的L形钢架上,要获取第一手的痕迹物证,必须攀爬到钢架顶端,再沿着与地面平行的钢架移动,才能到达设备安装的位置。在平均车速10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上空取证,梁迪所要面对的是疾风、是高空,以及巨大的心理压力。
她将照相机挂在脖子上,把提取痕迹物证的器材固定在腰间,系好安全绳,手脚并用,一点一点向上爬。到达顶端后,她慢慢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照相机,拍摄被盗位置的照片。但困难不止于此,最为艰难的是从钢架顶端移动到安装ETC收费系统设备的位置,这需要在悬空的钢架上横向平移3米。梁迪固定好安全绳,一点一点向前挪动。突然,一阵风吹来,她的身体不由自主晃动了几下。由于太过紧张,她停下了脚步,通过深呼吸调整状态,让自己保持冷静。3米的距离,耗费了30分钟才到达被盗设备的位置。梁迪蹲在钢管上进行细致勘验,成功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物证信息。
事后,同事问她怕不怕?“说实话,当然怕,我可是重度恐高人员。可是,这个高度嫌疑人也怕,横向平移的时候肯定会留下痕迹物证,我必须要过去。”因她提取到的痕迹物证成功比中犯罪嫌疑人,专案组民警顺利将其抓获归案。这起案件也是西安市侦破的首例高速公路电子设备盗窃案。
无论是侦查破案,还是和嫌疑人面对面较量,梁迪和身边的男民警一样,从未退缩。不同的是,她比男民警多了一丝女性独特的细腻。
2017年夏天,辖区居民石某的小女儿在灞桥官厅老村失踪。此案唯一的目击者是石某的大女儿孙某某,其年龄也仅仅5岁。由于孩子年龄太小,对嫌疑人的前后描述反差很大,加上现场位于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多,周边社会监控点位少,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只要犯罪嫌疑人进入现场,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梁迪一遍又一遍地复勘现场,一次又一次地模拟犯罪嫌疑人的现场行为,尽量还原作案过程。经过大量的实验分析,梁迪终于在房间床下发现可疑痕迹,并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为张某某。
从警以来,梁迪已勘查各类案发现场1200余起。从女孩,到女警,再到女刑侦副所长,梁迪用初心谱写着属于她的藏蓝“警”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4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