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年变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03 21:2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11月3日电(记者张格、柳王敏、刘芳洲)深秋,屋外雨水连绵,龙先兰在家中忙着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冲泡蜂蜜水。一阵阵欢快的交谈声从苗寨民居传出,飘向云雾缥缈的远山。

龙先兰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的村民,他正在家乡参加一档海外节目的拍摄。一批来自老挝的媒体人,不远千里深入武陵山脉腹地的这座小苗寨,试图在这里一窥中国的减贫和振兴密码。

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年变迁

这是2022年11月15日拍摄的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院坝小讲堂”活动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在中国的减贫实践中,十八洞村是一个具有“地标”意义的村寨——2013年11月3日,“精准扶贫”理念在这里首次被提出。自此,精准扶贫从湖南湘西走向全中国,困扰中华民族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龙先兰的故事也极具代表性。十年前,身为孤儿的龙先兰,还是个有着酗酒恶习、自暴自弃的懒汉。而如今,他已成为年收入超40万元的致富带头人。他的故事正是十八洞村脱贫成就的生动缩影。

2013年,地处偏僻幽静山谷的十八洞村,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7%,村民人均纯收入仅1668元,集体经济空白。回想起过去那段艰难的日子,龙先兰觉得恍若隔世。“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妹妹意外身亡,我在村里根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只能每天靠喝酒来麻痹自己……”

故事的转折,始于精准扶贫后——花垣县委派驻的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挨家挨户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帮扶措施。

在工作队的帮助指导下,龙先兰走上养殖蜜蜂的产业发展道路,不仅成为当地的养蜂大户,还带领周边村寨百余户村民通过养蜂脱贫致富。

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年变迁

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龙先兰一家在做早餐(2021年4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世界另一些角落的人一份鼓舞。”龙先兰在镜头前动情地说道:“即使我们语言不通,但如果你能看见我,请你相信,生活一天会比一天好。”

2022年,十八洞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3505元,村集体经济也增长至380万元。十年间,从地瘠民贫到物阜民丰,这座苗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的巨变。“过去,人们想把养肥了的猪抬出去卖掉都是个难题。”十八洞村村民施老记回忆,以前抬着猪走在山里的羊肠小道上,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山坡。险峻、闭塞的地理条件,一度是制约十八洞村发展的主要瓶颈。

如今,十八洞村凹凸不平的泥巴路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沥青路面和青石板游道,水、电、通讯、银行、邮局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不光村里有了好路,我们现在走高速、坐高铁都很方便,今年还直接从湘西飞到了北京!”施老记说,今年8月18日,湖南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他体验了从“家门口”飞到北京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从我们村到机场,坐半小时车就能到,方便极了!”

几天前,湘西边城机场又开通一条新航线,至此已通航北京、广州、宁波三个城市。深山里的村寨,一步步融入国家区域交通大局,摆脱发展掣肘。

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年变迁

这是8月17日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花垣镇老天坪村拍摄的湘西边城机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贫困村的“蝶变”,离不开产业发展。“现在,十八洞村形成了旅游、山泉水、劳务、种养、苗绣五个产业。”看着源源不断的游客走进苗寨,驻村第一书记龙科感慨,迈向乡村振兴,十八洞村村民们的干劲越来越足。“原先在外务工的村民们,如今返乡在家门口当讲解员、开农家乐和民宿、搞直播卖农特产……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十八洞村村民施艳琴在2019年辞去了深圳的工作,返回家乡成为十八洞村景区的一名讲解员。在她的讲解中,“变化”是高频词之一。“村里越来越美、村民的精气神越来越好、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施艳琴介绍,2022年,十八洞村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0万元。

10月底,村里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不久后就将投入使用。“以后游客们来到十八洞,会有更多旅游选择,比如沉浸式体验苗族文化、农耕文化等等。”提起未来,施艳琴信心满满,“我期待未来每一个十年的到来,因为十八洞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十八洞村也逐渐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减贫经验的一扇窗口。在十八洞村近5年来的访问记录中,有十余次外宾来访,来自西班牙、纳米比亚、越南、菲律宾等国的代表团,来到深山苗寨感受中国的减贫成就。

和老挝朋友告别时,龙先兰说:“希望我们这个小小村庄,能为世界上渴望摆脱贫穷、过上更美好生活的国家和百姓提供参考。”他还和大家约定,未来有机会一定要去老挝,将他和十八洞村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迈向乡村振兴,脱贫地区彰显出愈发强劲的内生动力。湖南省乡村振兴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5499元,增长14.4%;脱贫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714元,增长8.7%。

中国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年变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日报客户端王云娜为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月3日,以“共享减贫经验 建设和美乡村”为主
2023-11-04 13:13:00
十八洞半程马拉松赛开跑!从“精准扶贫”首倡地携手奔向幸福
...马拉松世界冠军孙英杰的领跑下纷纷奔向前方,从“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梨子寨出发,穿行中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畅享“路在山腰绕,人在林中穿”的生态之美,感受赛道沿途淳朴的苗家
2023-05-22 11:34:00
...基地,得从当地开展的一次座谈说起。“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在清廉乡村建设上也要走在前列。”2022年初,花垣县大力推清廉乡村建设,花垣县纪委监委召集县乡村振兴局、双龙镇、
2023-02-04 11:59:00
【习声回响】精准扶贫首倡地:“指尖经济”带动山美村富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苗寨的历史,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石拔三还记得,10年前家中唯一的电器是一盏5瓦节能灯,一年电费也不过几元钱。记者
2023-07-30 21:28:00
直播带山货“飞”出大山
...果……曾经静悄悄的乡村夜晚变得热闹起来。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苗寨古村,90%以上为传统苗家建筑,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是武陵
2025-01-03 06:23:00
...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如今的十八洞村,已实现从贫困苗寨到精准扶贫样板的蝶变,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505元,村集体经济创收380万元
2023-01-16 05:35:00
法治建设成为乡村振兴“助燃剂”
...中心工作结合,先后涌现以“伟人故里”韶山村、“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等为代表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36个、“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2023-10-14 07:55:00
一段“板凳上谈心”的佳话|学习总书记的好作风⑦
...拔三所在的村寨。此次湘西之行,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也留下了这段“板凳上谈心”的佳话。这些年的十八洞村,早已旧貌换新颜,还入选了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板凳上面
2025-04-30 12:26:00
菲律宾媒体代表团“零距离”感受中国发展脉动
...产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见证中国扶贫攻坚成就和农民幸福生活。在沪期间,代表团先后走进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报业集团、甘泉路街道甘泉片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华为上
2023-07-21 08: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第17届闻景古中医文化大会在贵阳落幕,共探传统医学创新发展之路
2025年8月25日至27日,第十七届闻景古中医文化交流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行。本次大会由国际非药物疗法协会古中医文化与技术传承分会主办
2025-09-04 11:00:00
四川友谊医院免疫靶向治疗受关注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持续探索引起多方关注。该院通过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诊疗服务
2025-09-04 11:32:00
四川友谊医院获CSCO“省市级优秀单位”称号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生活质量,更与治疗质量密切相关。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因其在肿瘤营养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实践
2025-09-04 11:32:00
既减重又拿奖 河北省2025健康体重管理大赛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2025-09-04 11:32:00
假体形状怎么选?圆形还是水滴形?厦门美莱解码隆胸美学
当女性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身体曲线时,胸部形态往往承载着超越生理层面的审美期待。随着医美技术的成熟,假体隆胸已成为重塑自信的重要方式
2025-09-04 15:09:00
尖峰眼科:年轻人热捧的“个性化近视手术”靠谱吗?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摘镜,并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郑州尖峰眼科医院积极推出个性化近视矫正方案,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量眼定制”优视力
2025-09-04 15:10:00
成都军建医院:20余年专业见证,颅面神经疾病患者首选
在西南地区,颅面神经疾病一直是困扰许多患者的难治疾病。疼痛、面部抽搐或麻木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对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困扰
2025-09-04 15:43:00
总要来一次曹县|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曹县特色旅游消费提示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之后,陆续孕育了商朝名相伊尹、战国军事家吴起
2025-09-04 16:41:00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推出“便捷配药”,中药特饮扫码直邮到家
大众网记者 胡方圆 通讯员 张倩 青岛报道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正式推出“便捷配药”服务。该服务依托成熟移动支付系统
2025-09-04 17:37:00
健康向黔·医者仁心——群众身边医卫工作者故事 梁文琴:“十年追虫人” 一位女博士的显微镜战争
早晨八点,当贵阳这座山城还笼罩在薄雾中,贵州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已经亮起了灯光。梁文琴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熟练地穿上实验服
2025-09-04 23:31:00
疾控部门提醒近期注意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东南网9月4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随着新学期全面开启,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学生集中返校、探亲出游交织,人群流动与聚集明显增加
2025-09-05 02:27:00
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让“沉睡”资产再生金
近年来,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借力白云山风景区发展优势,成功将一座废旧电站打造为集餐饮
2025-09-05 02:38:00
丹馥桂香满校园 充电赋能再出发——全省地厅级退休干部培训班侧记
“秋高气爽,丹馥桂香,九月的省委党校,真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这次培训干货满满,我不仅加深了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还学到了实用的健康养生知识
2025-09-05 02:39:00
‌仁怀市老年大学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
9月1日上午,仁怀市老年大学在会议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工作会。老年大学教务处主持会议,各班教师及班长共计30余人参会
2025-09-05 02:39:00
张传皓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2日,受贵阳市修文县委书记陈禹委托,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传皓代表县四大班子到安顺市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冯正印
2025-09-05 0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