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同治帝并非天花致死,真正死因难以启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8 20:05: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古代的王朝中,有些王朝的寿命非常短暂的,有的是非常久的。而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清朝了,而且寿命还非常的长,统治了中国将近300年。

清朝的皇帝也非常的多,尽管有康乾盛世,给清朝奠定了基础,可是在乾隆这一点就一刻开始没落了,后来也就渐渐的没落了。后来还闭关锁国,在这个过程里,也出现了一段时间比较稳定的发展。

同治帝并非天花致死,真正死因难以启齿

同治帝并非天花致死,真正死因难以启齿

也就是同治帝时期,历史上叫做“同治中兴”,不过这个同治帝在位还没几年就去世了,走的时候才19岁,无法让清朝延续的更久。在这段时间,还跟这慈禧太后有关,也就是他的母亲。

尽管同治帝在1861年就登基了,可是在1874年的时候才亲自掌权,刚刚掌权仅一年时间就驾崩了。所以在这个中兴时期,慈禧还是有大功劳的。在正史里面,同治帝写的是死于天花,可是在别的史册上,却是另有原因。

同治帝并非天花致死,真正死因难以启齿

同治帝在很小的时候就上位了,自己太年幼还不太会理朝政,只好让慈禧垂帘听政。于是同治帝就带领着一群太监偷跑出宫里玩,后来就玩大发了。

在1874年的时候,同治帝在西苑着凉了,本来还以为只是感冒,但是两天后,病情更加严重了,宫里的太医赶紧就给皇帝诊断了。不过大家还不敢确定是什么病,同治皇帝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到了最后根本就无法起床。十天后同治帝身上泛红点,还伴随着发烧等等症状,慈禧还以为他得了天花,就赶紧用治疗天花的办法来治疗同治帝。

同治帝并非天花致死,真正死因难以启齿

不过最让人无奈的就是那些太医知道皇帝得的病根本就不是天花,而是梅毒,可是这种丑闻传出去怎么行,于是说了让慈禧动怒了,搞不好还会被砍头,所以那些太医贪生怕死就隐瞒了实情,按照了慈禧的方法按照天花来治病。

可这是两种病,根本就治不好,后来病情尽管有所好转,可是当他们在恭候“痘娘娘”的时候,同治帝的病情突然加重了,身体散发了恶臭,于是同治帝只好把朝中的事情托付给了亲王奕?等人,慈禧也知道同治帝不行了,感觉叫了大臣们来看皇帝。大臣们看到同治帝后对慈禧太后哭着说道以后该如何是好,不过大家也是心照不宣的,慈禧手段高明,朝中没人不敢听命与她,赶紧请了太后娘娘垂帘听政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1 23: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同治皇帝为何19岁便早早驾崩?纵欲过度,19岁已属高寿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将朝政大权牢牢握在手里。那时的同治帝还是个孩子,顽劣的天性还没有改。因此,将皇帝培养成材成为了宫廷内外的头等大事。朝廷派了礼部尚书祁寯藻、翰林院编修李鸿均
2024-02-19 06:14:00
同治帝为何年纪轻轻,便去世了
...架空了,一直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大臣辅政。在同治帝年幼时期甚是聪慧,多数人认为具有一代明君的素质,眼光长远,最后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同治帝在位时期并不是一事无成,唯
2024-06-12 20:47:00
同治皇帝之死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案和用药处方都是符合治疗天花的。根据这份脉案记载,同治帝是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三十日患病的,其表现有头痛、背痛、发冷、寒战等,皆符合天花的症状。御医用了生地、元参等
2023-06-27 21:42:00
...陕甘回,乱及云南回,乱大致平定。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崩,享年十九岁。短命皇帝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同治帝病逝,终年19岁,其寿命是清朝十二帝中最短的。同治帝
2023-10-21 16:12:00
同治帝为何19岁就病故了
同治帝是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相比较光绪皇帝,溥仪而言,同治帝占据优势,且慈禧不像武则天有很多个儿子女儿,慈禧是相当看重同治帝的。只可惜二人间隙颇多,同治帝仅活到19岁就驾崩了,否
2024-04-20 15:32:00
历史上同治帝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同治帝去世的时候,年仅19岁,是清代去世最年轻的皇帝。那么他究竟死于何因呢?对于同治帝的死因,历史上有着很多种说法,有说他死于天花,也有说他死于皇后的纵容,更甚者说他被慈禧太后所
2023-04-25 14:51:00
历史上同治皇帝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说,载淳成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也就是日后的同治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子承父业传承制度之下的封建帝王。儿子的降临,让咸丰皇帝和还是懿嫔身份的慈禧喜出望外。对于咸
2023-06-15 17:21:00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2022-12-11 12:05
同治帝究竟因谋杀、花柳还是天花而死?史书记载含糊,真相成谜
...慈禧太后其实害死了同治皇帝。究竟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同治帝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去世的呢?虎毒不食子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凶猛的老虎,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幼崽。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出生于
2024-12-14 10: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