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0月22日电 (高清扬)近日,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法治与风险防控”专场分论坛在京举办。论坛上,《北京市检察机关金融检察白皮书(2023—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白皮书显示,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1803件3464人,件数和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和12.7%,主要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信用卡诈骗罪、集资诈骗罪、洗钱罪、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等。其中,非法集资犯罪案件占金融犯罪案件总数的86.6%。
白皮书总结,案件反映了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仍处于高位运行,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信贷领域诈骗犯罪上下游链条化特征明显;“地下钱庄”犯罪日趋职业化、网络化、规模化等特点和趋势。
据了解,犯罪分子除了以影视投资、购买保健品、免费旅游等名义非法集资之外,还紧跟社会与政策特点营造噱头,以短视频剪辑、“云养殖”、外汇交易、绿色能源、贵金属托管为名,对外宣传“高新产业”“国家支持”,犯罪手段和名目不断翻新,迷惑性较强。例如,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王某等19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行为人以“短视频创业”为由向社会公开宣传某线上平台,声称购买“短视频创作技术提效工具服务包”成为会员即可进行二次剪辑创作,作品回传至平台审核后,再投放至各大外部短视频平台可获取高额收益,非法集资49亿余元。
对此,白皮书提出,进一步提升金融检察办案质效,协同健全追赃挽损机制;进一步发挥数字检察引擎作用,深化金融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与拓展;进一步深化执法司法协同联动,增强金融检察履职与服务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等举措,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2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