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到底相当于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和爵位呢?
非常奇怪的是,你在历史上也很难找到一个参照标准。
包括李世民在获封天策上将之后,他这个官职的地位在历史上也变得很特殊。大家一听名字,天策上将,感觉是不是很威武霸气啊?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李世民的权势非常大,大有取代太子李建成之势呢?
其实不然。李世民在获得天策上将的那一刻起,他想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封太子之位,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难的事。听清楚啊,这里说的是正常途径。
李渊在册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之时,他的心思是很深的。我们都知道古代封官,尤其是高官,那不是瞎封。这些官名都是有讲究的。
你比如说三师,什么太师、太傅,这些都是周朝时期的官职。后世很多官名都是从周礼里面演变出来的。包括晋武帝司马炎增设的“八公”,也都是从古官名里面延伸而来的。
可是天策上将这个词在古籍中,根本找不到什么出处。那李渊为什么还要这么干呢?因为他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让天策上将这个职位变得跟以往的官职、爵位都不一样。
《资治通鉴》对天策上将的表述就很有意思。怎么说的呢?
上以秦王功大,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特置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
这句话的潜台词呀,就是说李世民你的功劳太大了,古往今来的官职爵位,都配不上你今天的功劳跟地位了。所以呢我李渊就创新一把,整一个前所未有的天策上将赏赐给你。
李渊这么干啊,他是有很深的城府在里面。李世民自虎牢关之战前,他的爵位就已经是秦王了。官职是太尉加尚书令。太尉在朝中主管兵事,尚书令负责朝中的政务。
等于李世民是兵权、朝政一把抓。地位上还仅次于太子跟皇帝李渊,那我们想想,已经是大唐第三号人物的李世民,他现在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把窦建德、王世充这两个强人全搞定了。这个时候想再给李世民封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适合呢?
只能是太子了呀。
但李渊不想这么干。废长立幼这种坏规矩的事儿啊,李渊心里不认可的。
而且李世民的功劳这么大,对李渊的皇位也是有冲击的。让这么强势的儿子李世民当太子,这是李渊不想看到的事。
但是功劳这么大,又不能不封吧?
你封得太重呢,直接让李世民当太子,这不合适。你封得太轻吧,又难以服众。如果封赏不公,连李世民都会心存不满。
那怎么办呢?李渊就别出心裁地发明了天策上将这个官职给了李世民,把这个官职从官名上就搞得很特殊,没有参照物。你也就不好说封这个官职是封赏不公,或者说是厚此薄彼。
那有人说不对啊,天策上将上面不是还有文官最高的头衔——太师、太傅和太保嘛。也就是所谓的三师吗?三师这个头衔他属于是虚衔,地位上你看似很高,实权上是没有的。
但是实际上这三师,一般来说都是死后追赠给那些德高望重之臣的,属于死后朝廷给的一种荣誉称号。这李世民才20多岁,你给他这么一个头衔,既无先例,也不太合适。
而这天策上将,实打实是有实权的。
第一个实权呢,就是掌国之征讨,负责大唐内外武将。第二实权呢,就是可以总判府事。李世民呢可以在天策府中自置官属。
也就是说,李世民可以在天策府内自行任命大小官员,这等于是李世民开府的权力。有了这两项权力,以及自治官署的权力,就让李世民得到了跟太子李建成抗衡的资本:太子你不是有属官吗?我天策将军也有啊。
这也为他日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打下基础。没有天策府的这些属官,李世民他拿什么去发动玄武门之变?而且天策府内,他内置的那套官署系统是十分完善的。
里面大大小小的文职武职都有。比如说天策府的长史跟司马,就负责府中的各种大小事务,还给这个长史跟司马配了副手,也就是天策府的从事中郎。
再往下包括什么参谋啊,负责起草文书的主簿,负责传达教令的天策府记事参军事,负责管理府中士兵各种事务的官员,还有管后勤的,管兵的等等,全部应有尽有。
可以这样说,李世民的天策府,就是一个小朝廷。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其实在李世民成为天策上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