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等人。这件事被称之为玄武门事变。玄武门事变之后第三天李渊就封李世民为皇太子,三个月后李渊禅让,李世民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关于李世民发动事变的理由有很多。有些说是太子排挤,有些说是为了争夺皇位,还有的说是手下怂恿。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李世民之所以敢发动政变,是因为有绝对的实力。否则他发动政变也不可能会成功。而李世民之所以有这个实力和他的一个官职有关,这个官职就是天策上将。
在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带兵打仗的并不是李世民,而是太子李建成。要知道太子李建成也是能文能武的,只不过后来政务太多,他去处理内政去了,之后才是李世民出场。李世民出场之后,可以说功劳比李建成厉害多了。他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这时候被封为秦王,而且还有一个职位就是天策上将。
我们知道长时间领兵打仗的人都掌握很多兵权,很多将领都是自己的心腹。这一点李世民是占有优势的,不过如果想要发动政变光是凭借武将是不行的,还需要有文臣的支持。在这一点上李建成由于长期主政是占有优势的。李世民处于劣势,不过有了天策上将的这个职位就改变了当时的状况。
天策上将职位在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不仅如此,他还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更重要的是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我们一一分析这个职位的功能。
天策上将仅次于三公。我们知道三公这种职位在唐朝是没有的,所以天策上将就成为了事实上的文官之首了。这样一来李世民兼领三公中的太尉、司徒;三公以下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也由李世民担任。也就是说文官中大多数都是李世民的人了,控制了大部分朝政。还有武官之首,这就不用说了,相当于控制了军队。还有最厉害的就是可以自己招募官员,这样的话李世民身边就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和智囊团,完全可以和太子李建成对抗了。当然,之后他之所以发动事变和这些身边官员也有绝对的关系。
可以说凭借着李渊赏赐的天策上将,李世民的权力达到了顶峰,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唐朝的顶峰,除了皇帝没有人可以和他对抗。这种时候作为太子的李建成怎么可能不担心自己的位子。自己只是储君,但实际实力并没有李世民强大。即使李世民不动手,李建成也会动手的。他们兄弟俩真的是你死我亡的地步。而这一切都是拜李渊所赐,如果他不赏赐李世民这么多职位,李世民也是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实力,更不可能发动后来的事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1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