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21 05:0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马慧娟代表——

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秦瑞杰

连着几日升温,初春的雪刚刚开始融化,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道路变得更加湿滑难走。全国人大代表、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不顾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直奔老乡家里。掀起帘子,抖抖寒气,坐在炕上,马慧娟掏出笔记本,和老乡聊起易地扶贫搬迁的故事。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见证者、亲历者和记录者,和易地搬迁群众沟通交流,收集大家的诉求是马慧娟的工作常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深感责任重大的马慧娟走访乡亲更频繁了。

“红寺堡区在2020年实现了脱贫摘帽,迈向了新的征程。”马慧娟说,红寺堡区为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马慧娟提交“把红寺堡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地方的重视。当年,宁夏出台支持政策,累计整合资金57.7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676个,为易地搬迁群众的进一步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易地搬迁群众的医疗卫生状况也是马慧娟关注的重点。通过深入调研,马慧娟发现红寺堡区卫生技术人员短缺,影响了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导致易地搬迁群众对本地就医的认可度不高,部分群众选择异地就医,不仅医保报销比例较低,还增加了额外支出。马慧娟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政策,逐步提升易地搬迁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我要始终为易地搬迁群众服务,今年我的建议还是关注易地搬迁群众的生活。”马慧娟说,宁夏从1983年开始易地搬迁,共有123万南部山区群众挪出穷窝,留下了大量完整的旧址,希望能出台政策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用真诚赢得乡亲信任(记者手记)

采访中,马慧娟说,许多建议都是跟村民们在炕头上聊天时形成的。

多年来,马慧娟始终为易地搬迁地区的发展,为易地搬迁群众的生活忙碌着。走街巷、坐炕头的她,用质朴的语言、真诚的交流和扎实的工作,赢得了乡亲的信任。

如今,马慧娟扛起沉甸甸的责任,不仅成为当地群众的贴心人,更用自己辛勤的付出,帮助成千上万易地搬迁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日前,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举办的“全国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政企代表、专家学者、公益组织负责人等,从各自角度对“接续推动
2023-09-07 09:53:00
...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宁夏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深刻明白这个道理。2000年,马慧娟作为移民村的一分子,搬迁到了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并用细腻的文字记录
2024-03-13 03:12:00
...是马慧娟给自己定的宣讲目标。3月15日,马慧娟在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法院进行了第一场宣讲,会场座无虚席,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整场宣讲“平易近人”。“我要更加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
2024-03-16 07:41:00
...代表马慧娟:建言献策服务乡村振兴马慧娟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农民,担任宁夏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也是远近闻名的农民作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积极
2023-02-19 05:35:00
奋进在不可逆转的复兴进程上——从全国两会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
...了我学习的机会,让我成为了一名写作者。”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农民作家马慧娟代表感慨,“现在村里开辟了文化活动场地,配备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让农村的生活、农
2023-03-07 09:52:00
...众美好生活”9个专项检察监督活动情况。近日,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检察院回访得知,救助对象小雨生活已恢复正常,倍感欣慰。今年3月,红寺堡区检察院收到一条司法救助线索:一起刑事案件
2023-08-20 07:15:00
...村振兴;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助力乡村振兴;支持红寺堡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等建议。围绕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委员们提出了持之以恒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打
2023-03-16 06:55:00
希望的田野丨红寺堡的“山海情”,铺就乡村振兴路
...区的贫困问题,上世纪末,一场移民脱贫搬迁工程在宁夏红寺堡正式打响。作为宁夏红寺堡万千移民之一,二十多年过去,马慧娟和徐彦斌的命运连同红寺堡一起,发生了未曾预料的改变。日前,作
2024-10-05 14:00:00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吴忠市红寺堡区G344国道石炭沟段道路两侧居民住户采用地下水为过往大型车辆加水、洗车,影响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居民人居环境卫生,还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目前,吴忠市
2023-09-10 06: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苏南京:昨晚,第二现场“超甜”
展赛融合,糖酒会、“苏超”推出众多“联名款”昨晚,第二现场“超甜”□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南京!加油
2025-09-21 10:26:00
“道德的力量”巡演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文明中国·人人有礼”南京在行动倡议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李屹记者王茸)9月20日,在第23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
2025-09-21 10:58: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改写“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历史的“胜利之渠”
大河网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焦作市武陟县,有一条以“人民”为名、象征“胜利”的灌渠——人民胜利渠
2025-09-21 08:08:00
央媒看太原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7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山西太原通过科技作品展演、互动体验等方式
2025-09-21 06:41:00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9月20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助力太原马拉松赛事顺利开展,给广大跑友和市民营造便捷的出行环境
2025-09-21 07:13:00
大众网记者 秦雅琨 通讯员 李娜 王晓倩 德州报道游黄河故道 享丰收硕果。9月22日,夏津县第十八届金梨采摘节将在黄河故道香雪园启幕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大河奔涌,文脉绵延。9月20日下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洛阳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太震撼了!”“太壮观了!”9月20日上午,来自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外国友人跟随“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025-09-21 07:37:00
截至2024年末,西安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71万人,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533家,床位3.16万张。这是9月19日开幕的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
2025-09-21 07:49: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郭晓通)近年来,张家口市积极对接承接京津康养资源,加快布局康养产业,着力打造环京养老“五区一带”,即医养
2025-09-21 08:03:00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政务服务的小事项,关系着改革惠民大文章
2025-09-21 08:03: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从烟台图书馆获悉,近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图书馆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展启动仪式在黄渤海新区图书馆举行
2025-09-20 18:06:00
本周,2025年福州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暨网络文化季活动启动,全国各地网络媒体、知名网络大V实地打卡福州,推介福州。
2025-09-20 18:11:00
农行三明分行走进三明学院开展专题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东南网9月20日讯(通讯员 朱静)为提升高校学生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近日,农行三明分行梅列支行积极响应“金融教育宣传周”号召
2025-09-20 18:16: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 一本图册带你读懂黄河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我是赵楠,今天我发布的项目是水文化品牌《三千里长堤 五千年华夏》。”9月18日晚,在“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
2025-09-20 18: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