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7 09: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搬迁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日前,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举办的“全国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政企代表、专家学者、公益组织负责人等,从各自角度对“接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走深走实”进行探讨,分享真知灼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做实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指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应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积极探索资源筹措机制,以新型城镇化实现易地搬迁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当下,要因地制宜开展搬迁后产业支持、教育扶持和就业帮扶,坚持“扶上马,送一程”,通过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赋能,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河证券公司前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红寺堡区坚持顶层设计服务全局战略,优化整合各类资金资源,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新格局:从红酒、滩羊、黄花菜等诸多本地特色产业,到住房、教育、医疗等重要民生实事大事,红寺堡正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调动各界力量,分享发展红利。可以展望,在红寺堡移民搬迁后半段,政府用“乐业”保“安居”,借“巧实力”助搬迁群众稳步脱贫致富奔小康。

教授级高级经济师许豫宏认为,当前红寺堡区已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未来其以“城乡融合、农工融合、文旅融合”为主要发展方向,立足农特优新区域公用品牌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产业链行动”“运营商行动”“新业态行动”“孵化器行动”四大行动,逐步构建起本土发展闭环,可让农工商融合发挥最大价值与效果,并着力打好地域特色文化基因和地域品牌运营、传播的组合拳,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北京壹方城联合创始人柳俊分享了壹方城主导建设的“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小镇”案例,并以此为切入点,结合红寺堡区实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完善企业服务常态化帮扶机制,打造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二是做好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培育与提升,发展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特产品深加工业态,增加名优特产附加值;三是打造县域特色营销平台,解决好区域特色产业销售渠道和就业渠道。

好好生活文旅集团创始人谢翅表示,当前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三大方向是大文旅、微度假与新商业,他以“云南丽江·玉湖村”这一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例,阐述了乡村振兴开发模式的方法论。谢翅介绍,优质的文旅企业可以帮助红寺堡区讲好移民精神与民俗文化的生动故事,做好本地区“物进城,人下乡”的连接器,合力闯出一条农文旅教区域品牌发展的新道路。

红寺堡人有句老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话饱含着深情更是25年来红寺堡不懈地奋斗历程。湖北先秾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广军现场感叹红寺堡区的发展与变迁,并结合其主持的“湖北先秾坛·神峰山庄”这一成功案例,就企业参与易地搬迁工作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企业要做好两件事:农业做真产品、旅游做真服务。如对生态农产品采用“标准化种养殖”模式、做好“订单化种植”打通农业供需两端、盘活乡村周边资源而打造文旅深度体验等等,都需一以贯之地以品牌化思维运营农特产品,最终用产业就业助易迁后扶,以联农带农帮群众致富。

“全国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中共吴忠市委员会、吴忠市人民政府与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共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员会、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承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玉柱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寇启芳通电话时说道。滩羊产业是宁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之
2023-01-09 04:50:00
身边的改革故事|屋顶种上“新作物” 太阳一出就有收入
...变化。在距离定西市300多公里、地处宁夏西海固的吴忠市红寺堡区,新集村村部的屋顶上一排排光伏板正在太阳的炙烤下吸收光热。耀眼的光伏板从村部一直延伸到周边农户,在红花绿树的映衬
2024-07-14 18:04:00
红寺堡区团结村获评“国家电网公司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
...2022年度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评选结果,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团结村获评“国家电网公司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团结村是移民村,地处红寺堡城区西南方,全村15个自然村,共
2023-01-17 19:19:00
...代表马慧娟:建言献策服务乡村振兴马慧娟是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农民,担任宁夏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也是远近闻名的农民作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积极
2023-02-19 05:35:00
中央单位助推宁夏乡村“五大振兴”
...建材集团实施“泾源牛街”等项目,国家烟草专卖局支持红寺堡区大河乡乌沙塘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推动肉牛等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增收。乡村振兴,人才、文化是基石。近三年,中
2023-09-23 06:49:00
...搬迁后续扶持、提升集中安置区社区服务水平做好“后半篇文章”,大力支持农牧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强化后续产业培育,促进农牧区低收入人口稳定就业。以政策倾斜持续改善农牧区基
2023-08-13 18:09:00
...、难点、弱点巧用“三支笔”,扎实写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宣传引导,用好“思想引领”笔大丰镇人大主席团主动学习有关“三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读懂、悟透有关乡村振兴的
2024-08-21 15:40:00
...保护利用、红色精神气质涵养提升、红色旅游内涵发展三篇文章,充分挖掘用好红色资源,助推庆阳老区加快发展步伐;以有特色的乡村建设、可持续的富民产业和现代化的乡村治理,巩固拓展脱贫
2023-09-23 01:12:00
...式,确保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文章做实、做细、做出成效。沁县县委、县政府设立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分别任总指挥;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为副总指挥
2023-07-16 01: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兴义:“夜经济+就业”造血发力 1300多个岗位“上新”
10月24日晚,由兴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25年“政策暖人心就业创未来”宣传月夜间招聘活动在梦乐城购物中心举行
2025-10-27 19:21:00
近日,2025年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特产品(深圳)博览会在广东省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普安多家企业携民族刺绣、普安红茶、绿茶
2025-10-27 19:21:00
国际熊猫日,听萌兰讲国宝的故事
2025年10月27日,正值“国际熊猫日”,由北京动物园与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联合主办的《何以熊猫:萌兰开讲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动物园科普馆报告厅成功举办
2025-10-27 19:27:00
十堰半山尚小区:六载敬老情,一城文明风
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一场温暖人心的敬老爱老活动在十堰半山尚小区活动广场温情上演,活动由张湾区车城路街道岩岭社区、半山尚小区党支部
2025-10-27 19:28:00
赠与,本是人情温暖的体现,但在实践中,因约定不明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赠与合同(示范文本)》(GF—2025—1301)
2025-10-27 19:46:00
贞丰:秋冬农业生产有序推进 良种良法赋能产业振兴
时入金秋,农事繁忙。贞丰广袤田野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农户们抢抓农时,有序开展土地翻耕、种苗培育和作物移栽,一幅生机勃勃的秋冬农业生产画卷渐次铺展
2025-10-27 19:52:00
11月1日起,沈白高铁票价打折!
10月27日,中国吉林网、吉刻新闻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沈阳局)获悉,为进一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从11月1日起
2025-10-27 19:55:00
2025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投资合作论坛在京成功举行
10月24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投资合作论坛开幕式现场10月24日,“2025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投资合作论坛”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
2025-10-27 19:57:00
大皖新闻讯 五年,能发生什么?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这片“试验田”,我们看到技术经理人从“打工人”变身“合伙人”,新材料突破“卡脖子”难题
2025-10-27 19:58:00
合肥中学生AI创新项目斩获多项大奖
大皖新闻讯 用AI开发心理疾病检测系统、用大模型制作古文背诵助手……这些兼具创新与社会关怀的人工智能作品,来自合肥的中学生
2025-10-27 19:58:00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27日从蚌埠高新区获悉,该区天河路(燕南路至芦山大道)今日已开放交通,东海大道经此路可直通芦山大道
2025-10-27 19:59:00
天津市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风采展示
2025-10-27 14:02:00
天津市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风采展示
2025-10-27 14:02:00
石家庄市国赫天著社区:“护苗上学” 解民忧 守护孩子安全路
河北新闻网讯(崔芸菲)近日,石家庄市长安区胜北街道国赫天著社区联合深科物业,针对辖区内“送娃上学”难题,推出了“护苗上学”服务
2025-10-27 11:05:00
高邑县开展“送‘餐’大课间 服务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琰玺)今年以来,为精准对接青少年成长需求,共青团高邑县委以“‘邑’心关爱”工作品牌为抓手,创新开展“送‘餐’大课间
2025-10-27 11: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