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你家门口的社区食堂还开着吗?日均营收多少才能干下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27 07:51: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助老为老服务需求也就多了起来,而老年助餐服务是需求量最大的养老服务之一。旨在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社区食堂,一开张总收获一片叫好,但一段时间后,不少社区食堂难以为继。

一面是老人对社区食堂的“刚需”依赖,一面是亏损闭店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供需矛盾?此间的症结又是在哪?

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带着这份困惑,走访了西安市部分社区食堂,和它们的运营者、社区工作人员聊了聊,试图从多角度探究社区食堂的运营困局。

>>民生观察员反馈“我们社区食堂又重新营业了”

“我收回上次的反馈,今天我们社区食堂重新开业了!”7月19日,74岁的华商报“民生观察员”贾德斌老人发来满是喜悦的信息。

7月17日,在华商报首届28位民生观察员履职大会上,74岁的贾德斌老人忧心忡忡地说起所在的福邸铭门社区食堂关门一事。他老两口都是社区食堂的“死忠粉”,每天要靠社区食堂解决早、午餐,哪怕坐两站公交或者骑电动车也风雨无阻。

2017年,老贾居住的福邸铭门社区就有了社区食堂,其所属的韩森寨街道也是西安市新城区老年助餐连锁品牌“饭大爷”的发源地。

“最初是‘夫妻店’,受疫情影响,2024年3月,由一家老字号国有饭店接手,大家不仅在家门口能买到本地老字号特产,日常餐食的品相也好、价格还实惠,一份两荤两素的套餐起初仅售7元,后涨到10元,美中不足的是分量偏少。经营半年后,因包不住本而停业。”老贾说,“2025年春节后,一位深耕餐饮行业多年的老板接手,他同时运营着多家社区餐厅,将我们社区食堂改为配送点,两荤两素的套餐12元,但品质不如老字号,运营半年也因同样原因关了门。”

7月22日中午12时许,记者看到福邸铭门社区正试营业的社区食堂大部分素菜已售罄,只有荤菜还有少量剩余,店内的4张桌子都坐满了用餐者。店内公示的菜单上,一份红烧肉12元,一份红烧鲤鱼28元(约一斤六七两),一份宫保鸡丁12元,一份红烧茄子7元,老年人凭卡还能享受优惠。

“虽然价格贵了点,但味道很不错!”老贾说,“这些年,社区工作人员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老两口会坚定选择社区食堂。”但他也担心:如果价格优势不在,社区食堂对用餐者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吸引力会减弱。

福邸铭门社区负责人蔺倩说:“我们社区食堂一开始就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第三方运营团队。这些年经过多次优化升级,旨在更精准地服务居民。目前食堂正处于试营业阶段,我们会第一时间收集大家的意见建议,指导运营方针对性进行调整,让服务更贴合居民的实际需求。”

>>记者走访 经营较好的社区食堂大多背靠养老机构

2025年4月,西安高新区民政局宣布3家社区食堂退出经营。

5月,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访西安市多区社区食堂发现,有的因无力运营关门,有的正启动新一轮第三方招标。

时隔2个月,记者再次走访发现,有像老贾所在社区的食堂一样经过新一轮招标重新开业的,也有因旧的运营模式难以为继正摸索新路径的。

但总体来说,经营状况相对好的社区食堂,多依托复合型连锁养老服务机构。

就像此前记者曾走访过的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御笔华府社区食堂,65岁以上辖区居民可在社区食堂免费享用午餐,不少用餐的居民和周边爱心企业纷纷拿来米面油以表支持,这是目前西安社区食堂中的“独一份”。

该社区负责人张蓓坦言,原社区食堂自去年3月开业,进行多种尝试后都无法打开局面,用餐人数不断下滑,社区和运营方只好再次“调整自救”,这才有了目前的“免费午餐”。张蓓直言会尽力让这次“小马过河”的尝试延续得更久。

运营方陕西仁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嵩坦言:“我们企业在小寨路街道养老服务领域深耕多年,此举可视为企业打造品牌的尝试,意在赢得更多居民的关注与认可。”

同样依托机构的,还有雁塔区漳浒寨街道军干所社区的“秋兰社区餐厅”。7月23日中午11时许,餐厅内陆续有居民排队打饭,也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用餐。记者看到公示的菜品定价,两荤两素套餐12元,刷卡可享优惠;份菜中荤菜6元(约3两)、素菜5元。因当天中午临时停电,不少原本打算在餐厅用餐的老人都选择打包回家,餐厅内用餐人数不多。

军干所社区副主任陈亚姣说:“军干所多名在职干部、员工中午都常来社区食堂‘打卡’,给予实际支持。老人早餐吃得早,午餐一般从10点半开始就陆续有人用餐,通常11点左右餐厅坐得满满的。”

运营方西安市雁塔区秋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王鸿也提到,企业运营了周边多家社区食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材、人员成本,同时还可提供多元、增值空间更大的养老服务。

从这一角度看,专业养老机构涉足社区食堂,在某种程度上是想将其打造成机构的引流招牌,而它们的入局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区食堂的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算算账 日均营收得达到多少才能干下去

7月23日中午12时许,军干所社区“秋兰社区餐厅”的主厨邓师傅开着送餐车回来,边擦汗边说道:“刚去对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了60份员工餐,多亏街道、社区领导帮忙联系,增加了一些收入。”

尽管业内有“社区食堂能维持运营已是赢家”的说法,但作为局内人,邓师傅坦言压力很大。

据了解,军干所社区餐厅共有3名工作人员:1名主厨、2名帮厨。每月人工及水电成本约1.6万元,其中主厨月薪5000元,每月轮休4天,从早上4点多准备早餐一直忙到晚上6点半;两名帮厨月薪各3000元。此外,因通勤不便,企业还在小区内为3人租了房子,房租成本每年约1万多元。

食材方面,月均成本通常不超过2.5万元。邓师傅说,即便每周安排一次牛肉、一次猪排等品质较好的肉菜——1斤牛肉34元,10斤就要340元左右,成本压力也不小。

综合人力、水电、食材等成本,这家40多平方米的社区食堂,日均销售额需达到1400元以上才能盈利。但邓师傅坦言,按目前的经营状况,只有旺季才能实现。

同样的账,福邸铭门社区食堂新的经营者雷先生也在算,他称前两天一家三口来店里用餐一共花费40多元。他认为,按人均10元消费,日均客流得达到200人左右,才算有点赚头。

>>现实困惑

优质普惠的同时,能否做到持续运行?

社区食堂,其实还有其他的名称:老年餐厅、老年食堂、助老餐厅等等,其出现的初衷是为了给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提供日常就餐的便利,同时针对老年人群体,还需要具备一定程度优惠。

走访中记者发现,社区食堂的经营者也在发生着转变,以前可能是“夫妻档”,或者是本就是餐饮经营者,但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夫妻档”或是小本餐饮经营者几乎已经全部退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餐饮机构也纷纷退出。而新进入的经营者,要么是连锁式餐饮机构,要么是同时承担多家社区食堂的经营,还有一些从事养老服务的机构把社区食堂当做扩大机构影响力和延伸范围的尝试。

尽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区食堂的竞争,但对于社区食堂的服务对象——老年人能否获得方便与实惠,社区食堂运营者能否长期持续运行,可能还有太多的未知数。

正如多位经营者的看法,虽一致认同社区食堂是民生好事,但如何将“好事办好”,却让他们倍感棘手。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让社区食堂既保持优质普惠,又能实现持续经营,难在哪儿?

困惑一:免费场地降成本但未必增效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西安市绝大多数社区食堂的场地由街道、社区免费提供。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降低了餐饮经营者的运行成本,因为对普通餐饮经营者来说,房租往往是最大的成本。

“这确实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希望政策能长期延续。”有经营者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部分免费场地‘藏’在社区的犄角旮旯,无法满足社区食堂需要的较大客流,而经营者困于‘免费’丧失了议价权,选址不佳直接制约着社区食堂的良性发展。”

困惑二:社区食堂对其他群体吸引力不够

不少经营者坦言,老人对社区食堂的“刚需”确实存在,但一些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刚需”的能量。

有经营者指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按理说本应年纪越大对社区食堂的依赖越强。“但这些从艰苦年代走来的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惯了,对社区食堂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况且大部分老人的饭量都不大,中午打一份饭,晚上热一热还能继续吃,一顿饭钱能顶两顿甚至几顿。”

因此,社区食堂的目标群体必须向周边居民、上班族等延伸,尽管这已是几乎所有经营者的共识,但要留住更年轻、需求更个性化的群体,对多数社区食堂仍是不小的挑战。

一方面,经营者首先要满足老年人清淡软烂免辣的口味。每次配餐时都要预留老人的“专属”菜,但这些菜品往往得不到其他用餐群体的青睐。但每餐的成本固定,这就意味着对其他群体的菜品很难十分丰富。尽管有的社区食堂已通过“小份菜”成功破局,比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尚朴社区的食堂,每天午餐有25种小份菜可选。但对多数经营者而言,是靠丰富菜品吸引客流,还是先有客流再丰富菜品?大概就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局一样难解。

另一方面,老年人之外的其他群体在社区食堂用餐没有优惠价格。也就是说同样的食堂、同样的菜品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价格,对于这部分用餐人群来说,既没有价格优势,菜品选择又有限,还有种被区别对待的“感觉”,社区食堂对他们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困惑三:补贴流程繁琐低效

多位经营者呼吁优化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尽管社区食堂的目标是从‘输血’转向‘造血’,但现阶段补贴对多数经营者至关重要。对涉足养老领域的企业来说,补贴不只是资金支持,更是一种鼓舞,让大家能看到希望。”有业内人士说,“可现实却常常是:申报流程繁琐低效,企业经过漫长等待后仍可能拿不到补贴。本应到位的政策补贴迟迟不到账,既消耗企业干劲,也可能拖垮全靠自掏腰包维持的食堂。”

>>专家观点

连锁养老机构运营社区食堂是双赢选择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姜全保教授团队成员、博士生韩青认为,由连锁化养老机构运营社区食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场地设施能共享。养老服务机构借助“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把专业养老资源延伸到社区老人身边。直接利用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的闲置区域——比如空着的房间,或是把活动室在午间临时改成用餐区,就能减轻商业选址的租金压力。而且,现成的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带扶手的座椅以及空调等适老化设施都能直接用,能省下一大笔专项改造费用。

二是供应链可以共用。拿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来说,他们把社区食堂建在养老机构一层,机构的中央厨房能同时满足两类需求:既服务机构里的老人,又能辐射周边社区的老人,这样一来,食材采购和加工的成本都能降下来。

三是人力调配更灵活,机构护理员可以在非高峰时段去食堂帮忙。

“对老年人而言,品牌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的可信任度更高,提供的助餐服务更贴合老人的需求。而对养老机构而言,老年人对社区食堂的信任,可能会延伸到对机构养老服务的认可和接受,进而提升餐后服务设施的使用率和服务购买量,这显然是双赢的选择。”韩青认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付启梦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热潮之下的社区食堂:有人退出市场有人着急入场,今年新注册达1700家
社区食堂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需求量较大的一项服务,在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两家社区食堂关闭引发社会关注。同时,一些年轻人涌入社区食堂就餐打卡
2023-12-21 09:17:00
社区食堂,如何长久飘香?
...文转自:沈阳日报置顶“民生账” 摆平“经济账”社区食堂,如何长久飘香? 核心提示:近一个月来,如雨后春笋般,一家家“社区食堂”在沈城相继开门营业,吸引了不少居民前去体验,每
2023-04-21 05:06:00
老年人和年轻人成“饭搭子” 社区食堂走上“公益+市场”新模式
...年来,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问题,各地开办了 “社区食堂”。早在2013年底,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就创办了社区食堂,这是全国较早出现的一批社区食堂。这些社区食堂现在经营得怎么样?
2024-01-23 13:45:00
沈阳一社区食堂开业一个月就关停引关注,当地民政局:非备案在册的老年人助餐点
近日,沈阳一社区食堂开业仅一个多月便宣布暂时关停,通知会员办理退卡业务,引发关注。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沈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处,接线的崔处长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位于万方社区的
2023-12-13 11:07:00
社区食堂不能盲目铺摊子
...时候,要把好事办好并不容易。比如,被寄予厚望的社区食堂。近日,据半月谈走访报道,一街道建成的9家食堂,有6家因亏损停业,该省老年食堂亏损面达到61.77%。一边是全国多地出现
2024-03-25 11:33:00
社区食堂抓住年轻人的心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社区食堂抓住年轻人的心厦门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家门口就近就餐,和老年人成为“饭搭子”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食堂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记者 陈理杰 摄排队打菜的
2023-08-11 00:36:00
盐城亭湖:“长者幸福食堂”开启养老幸福“食”光
...新闻网中新网盐城3月15日电 题:盐城亭湖:“长者幸福食堂”开启养老幸福“食”光作者 谷华 王海桦“老爷子,今天想吃点什么菜?”“来个红烧带鱼,再来个雪菜烧豆腐……”3月14
2024-03-15 14:56:00
好吃不贵还放心 天天爆满!沈北新区这个国营社区大食堂火了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小食堂,大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全国各地都在创建社区食堂,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很多社区食堂的就餐人数都未达预期。社区食堂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如何才
2023-02-16 05:25:00
...:沈阳晚报就近吃饱吃好 缔造幸福“好食光”推动社区食堂持续化发展 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沈阳市常住人口中,
2023-01-08 02: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万米高空上乘客突发剧烈腹痛 这名福建医生出手了
飞机上受助患者与杨璋医生(右)合影(受访者供图)东南网10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通讯员 苏萍)今年9月,美国飞往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万米高空中
2025-10-15 22:12:00
百岁院士“合影门”事件再生疑 被院士“打假”的另一合影人并非教授而是技师
大皖新闻讯 近日,百岁院士手签“严正声明”,将与其合影的杨炯等人推上风口浪尖。院士方研究员唐雷表示,杨炯几人处心积虑与院士合影
2025-10-15 18:29:00
我国首瓶“飞天”核桃油入驻中国油脂博物馆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李玲玲)10月13日,在武汉轻工大学中国油脂博物馆建馆四周年之际,云南摩尔农庄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向该馆捐赠了一份极具历史意义的珍贵藏品——我国首瓶曾进入太空的航天有机核桃油
2025-10-15 16:25:00
匠心照邻里,微光成炬火——记退休志愿者朱师傅的榜样力量
在锅检所宿舍的大院内,一位穿着橙色马甲的志愿者正低头专注地修理着一台旧电风扇。他就是朱师傅,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居民,却用免费维修小家电的坚持
2025-10-15 16:00:00
万名医护进乡村:“毓医”驻梨乡 把优质医疗送到百姓心坎上
鲁网10月15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侯瑞)2025年4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精心选派生殖医学科朱平、产科杨平、妇科郝莉3名医护人员
2025-10-15 16:12:00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李宇歌 孟娅琦)“恢复的怎么样?”8月1日上午9点,临沂市中心医院手足外科病房内,主任医师王加利的声音沉稳而关切
2025-10-15 10:44:00
泰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缴费啦!
泰保儿,听说泰安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开始了?没错!2026年度居民医保缴费已正式启动。在此,“泰保儿”特别提醒大家
2025-10-15 10:44:00
全国重症肾脏病与重症血液净化安全质量管理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颖颖 牟静萍10月11日至12日,由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济南威高肾科医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全国重症肾脏病与重症血液净化安全质量管理学术论坛在济南成功举办
2025-10-15 10:44:00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李宇歌 李文静)“粉碎、浸泡、过滤、旋蒸、浓缩……每一步都看似平凡无奇,但科研的惊喜往往就藏在最普通的步骤里
2025-10-15 10:45:00
台签进课堂!武汉学院教授创新做法让学生直呼“提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苗献芬)近日,武汉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出现了一幕别开生面的教学场景:副院长周利教授将“专属台签”引入《微观经济学》课堂
2025-10-15 10:39:00
重磅数据发布!珍爱网白皮书揭示:超六成青年陷入婚恋焦虑
在当下的都市生活中,“婚恋”已成为不少单身青年的共同话题。快节奏的工作、日益紧张的生活压力以及有限的社交圈,使得“找对象”不再只是一个生活选择
2025-10-15 10:08:00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VTE护理专业小组走进病房开展世界血栓日宣讲
10月13日是第12个世界血栓日。为进一步提高患者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认知,降低血栓发生风险,正确防栓抗栓,临沂市妇幼保健院VTE护理专业小组走进康复科
2025-10-15 10:11:00
“油气生产信息化平台(PCS)如何与生产运行精准对接?”在胜利油田鲁胜公司鲁源采油管理区“我的业务我来讲”课堂上,实习大学生商辰妍的提问
2025-10-15 10:09:00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赛迪顾问发布《2025年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评选出2025年数字百强市和2025年数字经济百强市
2025-10-15 07:50:00
10月24日起抚州好戏连台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钟剑桥)10月13日,2025年第七届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
2025-10-15 0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