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浩月丨冯克琼:突然醒来(短篇小说)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1-13 06:52:00 来源:上游新闻

浩月丨冯克琼:突然醒来(短篇小说)

浩月丨冯克琼:突然醒来(短篇小说)

突然醒来(短篇小说)

文/冯克琼

凌晨三点,她突然醒来。并非上一次洗手间之后倒头又睡,而是那种睡意全无地醒来。空调轻声地嗡嗡响,仿佛在呻吟,空调上的灯发出的幽兰微光,竟看得见窗帘拉开着,窗外也闯进一缕昏黄的光,几处微光组合一起,感觉已是晨曦时刻,此时,意识更加清楚明白。头有点疼,很轻微,或者就只是不舒服,有呕吐感。难道是老毛病犯了?可是,这种症状总是从下午开始就头昏、呕吐,直至午夜十二点才结束,之前从来没有凌晨发病的先例。

她的大脑开始胡思乱想,今年炎夏一天凌晨十二点多,幺弟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她们送他去县人民医院时,他不停地说:“我头昏,头昏,不舒服。”一边皱着眉头呕吐当晚吃的食物。见着幺弟难受的情形,她的心提到嗓子眼,不知这病什么路数,有些不知所措,只是用一团一团的卫生纸不断擦拭流在他脸上的呕吐物,也不觉得脏,柔声道:“不怕,不怕,我们马上到医院,有医生给药就好了。”不过两三小时,她的亲爱的幺弟便失去自主呼吸,只能用人工呼吸维持奄奄一息的生命,等待亲人从遥远的各地策马狂奔,见最后一面。她的心仿佛突然沉入冰底,被抽离般疼痛。每每想起幺弟如此迅疾地离开人间,人生有多少次生离死别会是如此不经意?让人毫不防备?每一次分离的时光,也许就是永诀。人生真是无常,世间空茫之感油然而生。

那晚,她问连夜赶来的脑外科主任,弟弟这种病有预防吗?主任告知,体检时做脑部加强CT,特别是有高血压的人群,30%的人可能长血栓、脑瘤。早查出早做治疗方案。可是,体检做脑部CT的人很少,无缘无故做加强CT者更是少之又少。弟弟就有高血压,为什么不早点去做加强CT啊,如果早一点发现,这万恶的脑瘤就被清除了,哪会等到它突然爆裂?只是当时已惘然,悔之晚矣。

这时,一股燥热冲上头顶,呕吐感迅速袭来。赶紧去卫生间,晚上少量的食物已消化,吐出几口酸水,但舒服许多,看一眼手机,凌晨四点十分。她又躺在床上辗转。想起弟弟突然走后,许多事没交代,譬如银行密码、房产证过户等,后来还要去法院公证,太麻烦了。

她赶紧下床,在一个大文件袋上写银行、淘宝、微信等密码,拉开穿衣柜抽屉,将文件袋放在醒目的位置,一目了然,又在微信给女儿留言。快速地做完这事,她的心里有一种悲壮、一种释然,仿佛要上什么战场,生死未卜,交代后事或者遗书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种责任,活着的亲人会少许多麻烦。

其他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人?放不下的事?好像没有了,父母有人照顾,女儿、女婿、孙子好好的,姐姐妹妹好好的,几个好姐妹也是好好的。

还有吗?脑子里闪现万州摄友他,2020年1月他直肠癌术后来云阳化疗,他们不时微信闲聊,今年他是否做了检查?每一次体检都是他生命的判决期,重要的指数一定要正常,他便安然无恙,犹如免于刑罚。

去年6月20日,她没去参加政府在高铁站举行的高铁开通仪式活动,而是约见了他。那一天,夏风爽朗,她早早来到相约点,他从万州自驾车至黄石镇澎溪河边,那里有一艘渡船到迎新村,迎新村的码头正对着高铁,是极佳的拍摄点。风从对岸吹来,河水静静地待在河床里,纹丝不动的河面,被迎面而来的渡船划出波纹,波纹闪现刚刚碰触我的目光,一会儿又消失不见,新的波纹又现。

遥遥地,她看见他穿一件白体恤站在岸边向她挥手,低头看看自己的白体恤,不禁失笑,情侣衫!他的身体不再弱不禁风,已恢复至他们初识时月白风清的模样。他们没说话,只会心一笑。他跃上船舷,伸出右手,她会意伸出左手,他轻轻一拉,她感觉到他的手坚实而清凉,仿佛要拉着她奔向一个清明达意的未来。她忽然感到一种幸福,混沌而又陶然的幸福。他们拿着相机并肩站在船头,两岸青山相对出,高铁轰隆隆地穿过隧洞疾驰而过,他们却没拍摄,因为角度不对,他们的船太靠近桥蹬,根本看不见高铁。况且她随摄友们早已拍遍了多个角度,唯独没乘这艘渡船拍摄。他们在船上静静地随船漂游看景,这时,一群白鹭绕着船尾飞翔,他们赶紧举起相机,那白鹭仿佛不想让自己曼妙的身姿走进它们的镜头,以免更多的人来此打扰它们的生活,旋即飞到河对面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她想对他说:我愿意留在有你的船上,我乐于你坐在舵手的位置,没有人能给我像你给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无论将船驶向何方,我都愿意。可是,她不能说,并非由于自己不喜欢,而是因为太珍重这份素净的友谊,反倒不希望有其它情感去加深它的色彩,打破这种宁静,让所有人不能承受之重。但她却乐于和他继续交往。她美人迟暮、他英雄白首,终究是相遇太迟,只能仅此而已。

那一天,他们下了船,一条青石铺就的长路从溪水里延至村上,来往的陌生农人背着、挑着蔬菜水果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宛若来到另一个世界,旁若无人地交谈。

“你看见这个画面没?”他的嘴角有一丝笑意,双眼平视前方的高铁桥。

“用三张接片把高铁出隧洞过桥的画面摄入,当然还有两边的楼房。”她自信地回应。

“还有呢?水上怎么处理?”

“水上如果有船当然好,只有看运气了。嘿嘿。”

“说对了一些,看来这两年有进步。其实,我们不用等高铁和船同时入画,船来了,可以拍一张,然后高铁来了再拍一张,两张可以合并,这并不算作假,而是‘复读现实’,肯定有这样的画面,只是我们没时间等罢了。这种照片可以投艺术类比赛。”这时,他起身向石梯走去,那石梯光滑又布满苔藓,应该是N年过渡行人的痕迹。快到一半的距离,他向她招手:“你来这里看看,以石梯为中心,把石梯作为前景,怎么样?来一张大的。”她赶紧跑几步,果然,古老的石梯及两边郁郁葱葱的白色的小花进入画面做陪景,几张接片,周边呈包围之势,高铁到了桥上就是中心点也成了视角中心,她拍了周边,只等高铁入画,一幅在和美乡村眺望高铁到云阳的生动画面徐徐展开。他总是简单几句,可以让她打开脑洞,茅塞顿开,领会许多东西。

后来,他们坐在岸边的草地上畅聊。谈起这几年与病魔抗争的经过,他云淡风轻,宛若说起一场感冒。她知道,抗癌的过程岂是轻而易举的事?只是有的人,经得起生命的蹉跎、捶打,具有常人不及的坚强意志罢了。他娓娓道来,每年检查两次,现已超过三年,每年只检查一次,随后渐次减少。期间的治疗,完全是医生靠医学仪器检查的各类医学指标进行策划治疗方案,B超、CT、造影等等医疗仪器应有尽有,血脂、血压、血糖等是基本的检查项目,什么白细胞、红细胞等等,检查项目几十上百,现在医生离开医学仪器,不能诊断病情,或者说不能精准诊断吧。所以啊,检查很重要,没生病前的体检尤其重要,许多病,早一点查出来,完全可以医治,他这个直肠癌就是单位体检查出来的,他原来一直反对体检,认为人到中年,身体如同跑了多年的小车,小毛病不断非常正常,但不影响驾驶。谈不上忌病讳医,毕竟到了这个岁数,经过多年酒肉油糖的反复浸染,不用检查也知道个大略:血压、血脂和尿酸肯定有点高,什么结石也是有的,并不大碍,凡此种种。他庆幸那次妻子强扭着他去做体检,以致癌症在一期得到治疗,不然转移后,后果不堪设想。

他望着她,“你做过体检没?”

她也是不愿体检之人,认为比较麻烦,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何必折腾。他摇摇头,淡淡一笑:“有一天,你会明白,体检很有必要。身体健康重过一切,年轻时看重的爱情、事业都是浮云。”她望着他,沉默不语。他仿佛告诉她:“除了生死,什么都是小事。”

想着与他的交集,有丝丝欢愉。今年6月的遇见又浮现在眼前,在重庆市美术馆一次摄影展上,她在人群里,看见他面色红润站在一组作品前,向几个观展人侃侃而谈,他在化疗期间创作的一幅摄影组照《众·生》震撼了观者,作品有十张单幅,一同化疗期间的抗癌病友们一人一幅,每一幅都是站在窗前的半身像,一缕阳光斜洒在一半脸上,一边是阳光,另一半是阴影,每一张单幅照片旁边有几十字左右的简介,年龄、职业、婚姻状态、什么癌,另外主角的一个愿望。譬如:李XX,女,18岁,血癌、大学在读,父母侍候。“等我的病好了,我要去长白山,看我的男朋友,他在边防当兵。”唐XX,男,62岁,退休教师,妻子侍候。“等我的病好了,我要去农坝乡下侍候我的老母亲。”

整整十幅,对生的渴望与憧憬,对死的恐惧与抗争,呼之欲出,结局是一串省略号,因为他们的愿望不一定能实现。人生永远如此充满矛盾与未知,一半黑暗一半阳光是常态。他站在那里,高昂而谦和,刚毅又温柔。她惊叹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化疗期间,病体孱弱,坐起都难受,竟然拿起相机创作,还用影像思维去表达作品的深远意义。她忽然发现,她关心他的成功且希望他成功,远远超过她自己的。

他的作品摆在那里,深入人心,生死关头,他没湮灭理想、放弃摄影,而是用生命去领悟,用光影去诠释生命,从而与痛苦、与命运和解,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她恍然明白,他活得如此通透了然。一边重视病情,按医生的要求去检查身体、医治身体;另一面,他也轻视自己的病体,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奋斗、学习、创造,让生命光彩闪耀。

想到这里,看手机六点三十分,窗外已天光乍现,她真的清醒了。与其在此游思妄想,不如去县人民医院检查,做加强CT。大病医,小病养,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君子不忧不惧。

还等什么呢?

(原文刊发于《长河文艺》2023年第4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浩月丨冯克琼:突然醒来(短篇小说)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莉主编文学年选:面向未来和青年读者
...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当代散文年选系列《醒来已是正午:2023年短篇小说20家》《茉莉为远客:2023年当代散文20家》新书分享会,在北
2024-06-22 19:16:00
...中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打火机》,散文集《深夜醒来》《走神》等。2010年,乔叶的《最慢的是活着》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除此之外她还获得过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人
2023-08-12 07:58:00
科幻小说中那些变成了现实的“奇思妙想”
...,2000—1887》这本小说,书中,一个1887年的男人睡着了,醒来便到了2000年。醒来后的世界里,现金不是唯一的货币类型。他获得了一张卡,可以在每个社区的公共仓库里消费
2023-09-26 05:51:00
...入影视圈之前,曾经狂热地迷恋写小说,创作了几十篇中短篇小说,并曾获得上海文学全国短篇小说新人大赛一等奖、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等诸多荣誉。近日,《海飞自
2023-08-01 09:42:00
钱江观潮丨“家乡有我的文学宇宙”
...29日,《美食三品》入围第82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4月18日,《我们的火星人》获第二届科幻星球奖文学奖·最佳科幻中篇小说奖冠军;5月17日,《恐龙奇旅》获第五
2024-05-31 11:15:00
缙云丨向北:异步(短篇小说)
异步(短篇小说)文/向北1“自然是不容人类调教的,它是无相的,超越一切法。”这是芒崎日记本扉页上记录的一段话,落笔处拖曳着浅浅的圆珠笔划痕,仿佛仍有言说之意。妻子沈洛在芒崎墓碑前
2024-04-12 06:57:00
读书丨郎艳丽:在真实与虚构之间——评张者的长篇小说《老风口》
...于《收获》2021年第3期)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这一部短篇小说很轻易地就勾起了读者对他曾经出版的《老风口》的回忆与比较。张者是进入21世纪以后才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新锐作家。2
2023-07-16 00:16:00
杭州这位05后大学生作家,获多位编辑约稿
...尝试着为其投稿,最后在《中国校园文学》上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当时的编辑李娜老师还特地打电话来,鼓励她多创作,多投稿,这为邱子夏继续开展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动力。而后她在写作道路上
2024-10-23 17:19:00
谁鼓舞了我
...了,返回哈尔滨时云气低沉,又要下雪的模样。果然一夜醒来,拉开厚重的窗帘,只见窗外飞雪漫卷,风当起了搬运工,将园田的雪吹得高高低低的,打造成了起伏不定的白色山丘。喜鹊和麻雀无法
2024-01-29 02: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