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国藩用了最笨的方法剿灭太平军为何还是成功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2 16: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末太平天国起义,10万湘军剿灭了拥兵百万的太平军。曾国藩用了最笨的方法,为何能取得空前的战绩?

曾国藩用了最笨的方法剿灭太平军为何还是成功了

1844年,洪秀全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人开始准备,1850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太平天国”。1852年5月19日,太平军离开广西进入湖南省;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太平军人数增至五十万(裹挟难民);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宁(今南京);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定都金陵,太平天国实力达到了鼎盛。

镇压太平天国,1853年3月,清朝先后派钦差大臣向荣在金陵城外孝陵卫建“江南大营”,清钦差大臣琦善在扬州城外建“江北大营”。江南江北大营是当时集结起的最后两支直接听命于咸丰帝的野战军之一(另一支为科尔沁部僧格林沁野战骑兵),由全国各地质素较好的绿营官兵组成。

1856和1858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两次被太平天国围歼,华东地区清朝主力绿营野战军溃灭。此后,曾国藩的湘军成了剿灭太平军主力。

曾国藩用了最笨的方法剿灭太平军为何还是成功了

为协助绿营和八旗兵剿灭太平军,1853年1月21日,曾国藩奉命帮同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后来称为湘军。

曾国藩1838年考中进士,为官10多年时间从未接触过军事。组建湘军,他用的是中国传统兵法,编制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陆师以营为基本单位。每营编营官一、哨官四、勇丁五百人,另配长夫一百八十人,合计每营六百八十五人。水师每营编快蟹船一、长龙船十、舢板船十,共二十一只,员额为四百四十七人。

湘军将领主要是湖南人,大多是曾国藩的同乡,同学、门生和亲属。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纪律而不在技术性的训练,他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同乡观念组建了湘军。

湘军刚组建时仅有5000人,分为塔、罗、王、李等十营。

曾国藩用了最笨的方法剿灭太平军为何还是成功了

湘军起初素质和战斗力低下,兵力也远少于太平军。湘军人数达到最高峰总人数才12万左右,而太平军动辄可以纠集五六十万的兵力。曾国藩治军、作战学习孙子兵法,行军和作战采用了最笨的方法,主要战法如下:

1.防御为主,以逸待劳。湘军和太平军都是以前膛的抬枪、鸟枪和劈山炮为主,射程近、精度差,攻坚能力不足。这样的技术条件,有利于防守方。湘军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不擅长野战肉搏,但是装备较太平军好,采用防守战术、扬长避短。

2.行军过程稳扎稳打。湘军每到一地,哪怕只宿一夜,必然深沟高垒,严密布防,营垒未成不得休息、吃饭。湘军每次行军,精锐为前卫、后卫,中间是长夫、辎重,派遣斥候巡查四周,避免中伏。湘军一天之中最多行军六个来小时,而且各营要互相支援,不得冒进,一日行程也就三十余里。机动性非常差,但是决少中伏或被偷袭。

3.扎寨必须占据有利地形。湘军扎营,一定要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以免被断水。如果能够有高阳之处更好,切忌扎营于低洼潮湿的地方。

4.控制长江,战略机动。有了制江权,湘军的战略主动大大加强,部队转移主要靠船运输,后勤给养也采用水路运输。

曾国藩用了最笨的方法剿灭太平军为何还是成功了

扎硬垒、打呆仗,湘军战法看似笨拙,其实是以拙胜巧的妙着。湘军在战争中不断发展,几乎每次战斗都是以少对多,湘军1千人驻扎能防御太平军1万人,湘军3,4万人能进攻太平军10万人。

安庆战役,湘军在太平军营垒四周扎营,切断城中粮食和水源,太平军因为缺水而溃败,两万余悍勇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天京战役,曾国荃筑垒围困天京,李秀成率领数十万兵力猛攻湘军,反复进攻达四十余天,始终无法突破湘军的防守,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不得不后撤。

曾国藩用了最笨的方法剿灭太平军为何还是成功了

最终,曾国藩用用最笨的作战方法,发挥中国传统军事智慧剿灭了太平军。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了几代人,他的为人做事哲学对现在还有深远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17: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曾国藩击败太平军之道:“结硬寨,打呆仗”及其可行性
1853年3月,60万太平军浩浩荡荡进入南京,控制了东南半壁江山,满清朝野为之震动不已。此时,距金田起义仅2年2月,这速度不是一般快,比明太祖朱元璋还要狠,堪称史上之最。无论从何
2024-08-07 18:02:00
太平军军史之二克武昌,满洲封疆大吏逃走,后被曾国藩设计害死
...国战争史上,武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它不仅是太平军攻占的第一个省会级大城市,还是湘军的指挥部所在地。在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中,太平军三次攻克武昌,驻守武昌的督抚大员,以及布
2024-08-06 10:40:00
历史上的“吉字营”,曾国荃最器重的悍将
...气。1856年初,曾国藩在江西遭遇惨败,全省8府47县落入太平军之手,自己也被包围在南昌孤城,处境十分危险。此时,曾国荃主动请缨,得到湖南巡抚骆秉章同意后,招募3000兵马,
2023-08-22 16:16:00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为何不顺势登上帝位
...多是纨绔,无奈只好重用汉人大臣。为镇,压日渐势大的太平军,曾国藩奉诏回乡招募湘军并组建长江水师。擅长笼络结交各方面的人才,用人不疑,冷酷果决是曾国藩能够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023-08-02 22:35:00
曾国藩处世五字真言,让你三十岁以后再起波澜
...诚”应表里如一,任何的一切,都可以展示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军后身居高位,当时的李鸿章,还只是曾国藩众多门生之一。有次曾国藩组织门生商议政事,李鸿章迟到了很久才到场,会后曾国藩单独
2024-06-29 16:21:00
朝廷不给地方资金,曾国藩为何能练成湘军
...力又低下,无论从哪个层面上看曾国藩都不可能成功对抗太平军,可是结局是曾国藩真的做到了他不仅击退太平军还亲手建立了有名的湘军,而这一切多亏了他的为官技巧。曾国藩之所以能得到咸丰
2024-04-10 19:39:00
李秀成的供状原稿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他的死背后又有何内幕呢
...候便开始集结“拜上帝会”的信徒,于是李秀成就加入了太平军。 在太平军随后的征战过程中,李秀成表现得非常勇猛,再加上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多次出谋划策为太平军立下战功,很快他便
2024-05-25 14:56:00
曾国藩为了打败太平天国,想出了哪2个“笨办法”
...运动的终结者介绍:1851年1月,广西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迅速壮大,清朝派兵镇压。然而清军绿营和八旗军却节节败退。面对太平军的气势,咸丰帝无奈,最终听从了大臣肃顺的建议,
2024-04-21 14:55:00
...、咸丰皇帝的性格导致。咸丰皇帝一面担心大清江山落入太平军天国手中,一面也担心祸起萧墙,被内部掌握兵权的人拥兵自重,谋权篡位,因此,他既要想消灭太平天国,又不想内部出现新的军事
2024-05-31 06: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