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智慧航空气象:“风云变幻”尽在掌握(附图片)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2 01: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

本报记者张人尹很多人都知道,民航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极端天气会对民航业的平稳运行造成不小的压力和影响。每年端午节前后,华南地区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降水过程,此时有赛龙舟的习俗,因而称为“龙舟水”;在江南梅子的黄熟季节,江淮流域常出现连阴雨天气,故称为“梅雨”。无论是“龙舟水”还是“梅雨季”带来的降水、风、云等,都是影响飞行的重要气象要素。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6月~8月的雷雨季节,我国整体天气形势偏差,极端天气较往年将有所增加。面对不稳定的天气,旅客乘机出行似乎只能“看天色”。近年来,随着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等科技的迭代升级,当受到极端天气威胁时,航空气象部门可及时发布警报,机场管理部门可采取措施保护设施设备和停场飞机,航空公司运控部门和空管等也做好保障,与机组人员保持密切沟通,让航空器起飞、着陆和空中飞行更加安全。

技术“看透”天色

“机场晴空万里,我乘坐的航班为什么会延误?”这是很多不熟悉民航业的旅客曾有的疑惑。

其实,这是因为气象不仅有肉眼可见的雨雪,还有如对流云、积冰等危险天气。一旦它们出现在飞机途经的航路上,飞机或将无法直接穿越,进而导致航班延误。

精准、及时的气象信息在保障航空安全和提高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用于日常生活的天气预报在内容、时间和定量方面要求更高、更细。近年来,民航局空管局气象中心(以下简称“民航气象中心”)不断推动建设航空气象现代化探测系统,完善全国民航天气雷达布网,推进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等新型设备的应用;在主要机场和终端区、繁忙航路正建立起航空气象立体智能探测网,实现天气探测全覆盖。

有关专家表示,“高密度的航线对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精确到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能见度、机场云底高度等常态预报产品能让机场、塔台和航空公司提早制订运行计划,实时为航线提供不同高度的飞机颠簸指数、机翼结冰指数等,指导飞机绕过危险空域”。

航空气象员收集到的云量、云状、云底高度、风向、风速、能见度、空气温度、天气现象以及飞机颠簸、飞机积冰、低空风切变等气象信息,除了通过数值天气模式计算出预报结论,还会借助如天气雷达、激光雷达等先进设备的探测数据发布预报结论,不断提高预报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目前,气象雷达是航空气象员的主要工具之一。根据使用目的和发射电磁波的频率不同,气象雷达可分为常规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等类型。在测量云、降雨和各种强对流天气方面,多普勒天气雷达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风速的一种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不仅可以探测云层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还可以测量风速和风向。

多部多种气象雷达的协同自适应组网观测,能构建反映大气真实状态并具有时空高分辨率的三维实况分析场。加上5G、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雷达、气象站、风廓线、微波辐射计等多种类型气象传感器的智能物联,对三维空间多个气象要素进行协同观测。

观测越精密,预报就越精准。

雷达、卫星等多源观测数据形成后,通过光流法的雷达外推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更精准、更智能地进行天气预报,还能实现对数值预报偏差的订正。此外,围绕颠簸、积冰、强对流等航路危险天气,还能发布航路危险天气监测预警。

今年第一季度,云南昭通机场气象自动观测设备监测到机场出现27米/秒的阵风,突破了该机场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最大风速,导致机场大面积航班取消、多个航班备降。气象预警和智能技术的应用让昭通机场在面对航班延误或取消时,处置更加从容,服务也更加精细。4月12日22时,两个出港航班在昭通机场分别备降、取消,165位出港旅客滞留。很快,滞留旅客喝上了机场准备的热茶。随后,机场工作人员开始“一对一”帮助旅客解决问题。面对天气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昭通机场以各个部门的协作赢得了旅客对其航延保障工作的肯定。

信息融入决策

近日,民航局印发《2024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行业层面进一步加强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工作的统筹管理。《方案》明确了2024年雷雨季节民航运行保障的协作分工,以及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切实加强会商调度、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协同水平、强化空管运行保障、深化运行全链条协同联动、及时开展复盘评估等方面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云量的多少、云底的高低、云层的厚薄会直接影响飞行视程和飞机起降;气压、气温等因素会影响飞机的升限、载重以及燃料的消耗;低空风切变会影响飞行员对飞机的操控……解决影响民航运行的关键问题,在于数据融合。气象信息的一行行代码、一串串数据、一条条信息,只有与民航运行协同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航空气象作为民航运行的重要支撑,必然要参与到运行决策中。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不同,参与决策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需要将气象信息流转、融合,输出为各部门需求的决策信息。

因此,通过将气象信息与空管运行数据、航空公司运行数据、机场运行数据以及其他与航空活动有关的数据进行融合,应用气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各部门可按需获取相关信息并得到运行决策支持。

基于客观天气监测与短时临近预报结果,航空运行气象协同决策技术可在复杂天气条件下为管制运行、流量管理、签派放行、机场运控等提供协同;基于知识图谱技术,航空飞行辅助决策技术可从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等气象数据中挖掘气象信息运行决策信息之间的关系和映射,提供运行决策支持;基于5G通信技术,天气实况场景融入式服务可将机场关键位置的数字化大气实况与预报信息通过三维全息实时呈现……

各类先进技术正将航空气象观测、预报、服务与航空活动中的各个信息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气象信息与航空活动信息互联互通,使航空气象在支持运行上具备生命,智慧且高效。

有关专家表示,“数据只有流通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价值。航空气象数据包括机场实况、机场预报、各类预警、天气通报、数值预报、气象历史报表、天气个例库、其他气象数据以及尚未电子数据化的信息。智慧的航空气象要求信息获取智能化,即按获取的目的、内容、方式以及所运行的系统等有所不同”。

如今,民航正在不断创新航空气象信息服务方式。

记者了解到,民航气象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于2023年11月1日进入试运行阶段,今年4月8日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覆盖民航气象中心、7个地区气象中心和36个空管分局(站),具备全国民航气象数据交换、传输、处理、存储及展示等功能。

私有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作为全国民航气象信息共享与服务的统一平台,民航气象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在气象数据传输速度、可靠交换、存储周期、处理效率及个性化展示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可满足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的飞行气象情报交换、气象信息共享和航空气象专网智能服务需求。

感知赋能安全

“智慧的航空气象正形成一个有智慧的生命体。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互动,气象业务及航空活动可进行自我修订、完善、决策等操作,这些操作的结果能够通过自我反馈机制重新进行运算和学习。当有新的航空数据被感知时,也能进行运算和学习,从而建立自我学习、修订和完善的循环机制。”有关专家告诉记者。

目前,民航气象中心正建设的管制气象支持系统将气象信息集成融入各航空用户运行决策系统,构建了航路天气探测资料四维数据集,航空气象智慧化水平也将大幅提升。我国的智慧航空气象技术发展也正主动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航空气象科技创新,提升航空气象的智慧能力和服务水平。

4月,内蒙古机场集团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签署管辖通用机场气象服务合同,形成观测协同、预报精准、服务智能、管理科学的智慧航空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为通用机场提供气象观测,气象预报,气象设备检定、校准与维护,机场防雷检测等方面的精细化气象服务。在江苏扬州泰州机场,中小机场航空气象服务保障平台“爱美翼”在多次复杂天气过程中为航空气象辅助决策提供了支持。该平台采用智能网格预报、雷达三维产品、分类强对流临近预警等数据,结合机场终端区和进近区、机场和飞机航线定位数据,具备实况报警、雷达卫星、短时临近预报等功能,共集成了10余项适合机场运行保障的精准预报预警气象技术,正以“航空+气象”的高质量专业气象服务模式不断优化航空专业气象服务。

为探索推动航空气象数据融合,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服务体系建设,民航院校也在不断加强航空气象科研能力建设。

在中国民航大学,民航气象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保障飞行安全的航空气象要素的探测方法、探测设备的关键技术以及气象数据的处理和显示等,为保障民航飞行安全贡献力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中国气象局航空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则建有大气探测综合实验室、数值预报实验室、大气遥感技术实验室等,在高原(航空)气象、航路危险天气监视预警、机场终端短时临近预报等领域不断探索。

未来,航空气象服务不仅要感知自然界的气象要素,更要能感知各个节点用户的需求以及所运行的业务系统自身的状态。各类技术正不断融入航空气象观测、预报、服务的全过程。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处理数量巨大、内涵丰富的高精度气象探测数据、数值预报产品以及航班运行信息时优势巨大,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实现对飞行全过程气象要素的无缝隙预报和滚动更新,并对气象要素给航空运行带来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提出航班流重构和航班改航建议。“云平台+终端应用”的结合可使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及时共享航空气象信息,开展场景融入式智慧化预警服务,提升航空气象经济价值;通过高速地空数据链,飞机驾驶舱可获取更丰富的四维航空气象信息,飞行员将掌握更加翔实的航站、航路天气实况和预报预警信息,航班运行安全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有了各项新技术的助力,面对极端天气,民航的应对将更加从容不迫,各项处置和运行服务保障也将更加游刃有余。

智慧航空气象:“风云变幻”尽在掌握(附图片)

制图/王世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气象“中国星”贡献中国智慧
风云三号G星示意图我国气象卫星在轨布局(2023)风云四号B星成像仪第一幅彩色合成图像(2021年7月1日12时)来源:中国气象局截至今年,我国首颗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
2024-02-28 13:53:00
“发射”增雨火箭弹 当上气象“小主播”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学生们参观南宁市气象科普园探索气象奥秘“发射”增雨火箭弹 当上气象“小主播”■本报记者 赵金玲 通讯员 谭容梅 梁宸孩子们模拟增雨火箭弹发射过程 本报通讯
2024-03-24 09:41:00
气象新科技为安全运行添底气(附图片)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扬泰机场气象新科技为安全运行添底气(附图片)本报记者胡夕姮通讯员武小吉近日,扬州泰州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扬泰机场”)航空气象数据融合与高影响天气预警服务实验室
2024-04-03 01:54:00
科技赋能 “国之重器”成都大运会显身手!
...算力,“最强大脑”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是护航成都大运会气象预测的重要力量。据了解,在成都大运会赛事期间,借助“最强大脑”,空间预报分辨率可从9公里提升到1公里,从每天4次预报提升
2023-08-03 11:32:00
世界气象日|守护蔚蓝星球 共绘明日气象
今天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设置该纪念日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大家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今年的
2025-03-23 17:30:00
董瑶海:中国正在谋划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蓝图
...新闻网中新网上海9月14日电 (记者 郑莹莹)“在现有风云气象卫星观测系统的基础上,中国已经在谋划未来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的宏伟蓝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
2023-09-14 20:31:00
守护大国粮仓,守望绿水青山,风云气象卫星从未缺席!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局今年6月,中国气象局印发《农业与生态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工作方案(2022—2025年)》,要求以风云气象卫星为主要数据源,在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预测、农业气象灾
2022-12-29 15:17:00
国内首颗降水星实现多个首次!地面系统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独家揭秘!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局4月16日距离地球407公里的浩瀚太空中又增加了一颗闪亮的“中国星”——风云三号G星风云三号G星这是风云气象卫星家族的第20颗卫星也是风云三号系列卫星发射的第
2023-04-16 10:54:00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扬泰模式”刷新智慧气象成绩单预报准确率达92.3%记者胡夕姮通讯员武小吉本报讯记者胡夕姮通讯员武小吉报道:近日,江苏扬州泰州国际机场航空气象数据融合与高影响
2024-03-20 17:1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从 “设备制造” 到 “全链服务”:陕西电子长岭电气纺织机电产业的进阶之路
9月29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陕西多家主流媒体走进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参观考察
2025-10-08 17:51:00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全国第十批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名单,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正式通过评审,获评“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
2025-10-08 18:01:00
货丰价稳、活动密集、销售井喷、消费升级……在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我市消费市场“热”力值拉满,处处繁荣兴旺、活力十足。10月8日
2025-10-08 18:32:00
佳盛机电乘风而上,今年前8月产值同比增长超38%抢占新赛道,270多名员工假期忙“冲刺”南报网讯(通讯员单维亮记者张希)“我们是智能电网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
2025-10-07 08:41:00
培育壮大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丨十堰臻融:创新与技改“双轮”驱动 产值同比增长3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十堰臻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智能化装备升级与专利技术研发为双引擎
2025-10-07 20:43:00
沉浸式AR科技盛宴:打造“可触摸”的科普实验室,重构科普新形态
这个国庆去哪玩?中国科学技术馆告诉你!2025年10月1日——10月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峰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Rokid联合打造的以“探境・AR科技智慧”为主题的AR体验活动正火热开展中
2025-10-07 09:05:00
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总决赛落幕 西工大获奖数量质量再创新高
近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各赛道总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025-10-07 11:40:00
太划算!遵义多重补贴点燃消费热情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中秋“双节”同至,遵义市推出的“悦·遵义‘双节’欢乐购”促消费活动覆盖整个长假,其中“焕新过节·乐享生活”家电家居促销活动形式丰富
2025-10-07 14:5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一批全球首个、国内首批、性能全球最高的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2025-10-06 09:49:00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重要选择。为进一步破解高速服务区“充电难、排队久”的现实困境,山西交控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升级”双轮驱动
2025-10-06 18:01:00
邮储信用卡气球雨惊喜派对即将空降青岛李沧万达,国庆中秋邀您共启幸运之旅!
鲁网9月30日讯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之际,为回馈广大市民与持卡人长期以来的支持,邮储银行青岛分行将于10月1日-8日
2025-10-06 14:1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洁尘 通讯员陈天骄“干我们这行的,哪有节假日?越是假期越要忙。”10月5日一大早,28岁的陈潇离开南京
2025-10-06 09:48:00
节日我在岗丨十堰高周波:抓创新赶订单 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在国庆中秋假期,位于十堰经济开发区的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抓创新赶订单,全力冲刺年度目标
2025-10-05 20:21:00
节日我在岗丨艾斯卓智能科技:节日不休 赶制订单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国庆中秋长假,我市各生产企业铆足干劲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2025-10-05 20:21:00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