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清末到北洋时期,中国究竟欠下多少外债呢?以甲午战争为分界线,之前清廷借债12次,计债款4000万两,已如数还清;甲午之后借款6.266亿元。这是清代的外债。北洋借债共19种,数额有两种统计口径,一种外币、一种银圆。如果统一换算成后者,是5.337亿元。也就是说,20世纪20年代末的南京政府必须面对11.603亿元外债的清偿。
之前国民党对于外债清偿,立场非常激进。比如孙中山在1924年就表示,北洋政府举借的“卖国性质借款”,南方政府绝不承认。胡汉民也直称北洋政府为“伪政府”,认为其所借外债,“非以增人民之幸福,仅为维持军阀之地位,以行使其贿买、侵吞、盗用之实者,人民不负偿还之责任”。而且借款中只要被认为是“用途不当”的,也应拒绝偿还。
但面对外交、金融、地缘政治的实务操作者,如宋子文、孔祥熙等人,不能作此理想主义判断。列强承认新政府,有个先决条件,就是看其能否偿还之前历届政府积欠的外债。而且这个新政府如果想继续向外举债,也必须偿还旧欠。所以南京政府1929年初就成立“整理内外债务委员会”,专门处理偿债问题。
首先,南京政府给每项外债都开列了偿付或整理时间表,小额款项即时解决,大额款项则开出解决方案;其次,对于那些没有疑义而影响重大的外债,尽力支付。据统计,抗战之前十年间,南京政府每年偿付旧债(含庚子赔款)近1亿元。按照美国财政顾问杨格的说法,“如果不是战争(即抗战)的干扰,这些旧债——除去日本的债权因日本侵略东北和华北而缓议之外——其他都是不久即可清偿解决的。”拿上述的湖广铁路借款来说,这几年一方面财政部为之支付本息几千万美元,一方面在1937年春达成了借款整理方案,基本思路是延长偿付期,本金自1940年开始偿还,到1976年还清;减免利息,欠息的利息自5%下降到1.5%;款项由湖广铁路运营利润中支付,以盐税和关税作担保。之前,湖广铁路债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价格是39.5英镑,大大低于100英镑的面值。到1937年5月,已经升值至71英镑。为此,财政部长孔祥熙曾自得地说道:“惟近来政府对于维持债信,较前益加重视,还本付息,从未衍期。不惟国际市场对于我国债券较前增加信任,即国家地位声誉亦因此大为提高。”
到抗日战争爆发时,保存在美国人手中尚未偿清的债券,仅占湖广铁路债券的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旧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对于湖广铁路借款这样的恶债,当然也不会继承。1951年,湖广铁路债券本金到期,在市场上也早已成为废纸一张。但美国却有人用低价收购,妄图谋取暴利,这就是1979年“湖广铁路债券案”的由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8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