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3 19:47:00 来源:杭州网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9月23日,我国迎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丰收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设立的,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

自古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被看作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古语“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告诫广大干部群众,“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

当前,受全球经济疲软、地区冲突频发、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一路攀升,很多国家对粮食危机的担忧进一步加剧。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遭遇严重粮食不安全并且急需粮食、营养和生计援助的人口达2.58亿,连续第四年增长。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三农”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农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关系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局。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9月14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东家庄村村民在晾晒收获的花生和玉米。

今年入汛以来,受强降雨侵袭,我国多地遭遇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出现连续强降雨,农田遭受洪涝灾害。

收成事关百姓收入、粮食安全。防汛救灾、恢复重建,受灾群众的安危冷暖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9月7日,灾后重建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考察调研。从哈尔滨市区出发,火车转汽车,一路奔波,总书记到了受灾严重的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

一下车,总书记就沿着田埂土路走进一片稻田,仔细察看农作物受灾情况。

“能保几成收成?”“保险理赔,政策能及时到位吧?”总书记关切着乡亲们的关切。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察看水稻受灾情况。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细数“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在推动东北振兴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总书记第一条就讲到了粮食:“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粮食产量占全国1/4,商品粮占全国1/3,调出量占全国40%。”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2022年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占全国11.3%,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耕种收机械化率也居全国首位。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千万亩良田

应对前期洪涝灾情,黑龙江省一手抓抗灾减灾,一手抓单产提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最新农情分析看,今年全省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二十连丰”。

尚志市成立了6个农业生产灾后抗灾自救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各乡镇进行点对点技术指导。得益于抢前抓早,加上高产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尚志市农作物长势大部分接近常年,大豆长势好于常年。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9月14日,农民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诸市镇石庄村猕猴桃种植园采摘猕猴桃。

农业是近2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作为新阶段战胜风险挑战的“大后方”和“根据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建设农业强国,当前要抓好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件事刚刚破题,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还在后面,决不能松劲歇脚,更不能换频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在今年的地方考察中,总书记深入田间地头、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考,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打造的荔枝林景观

古人赞不绝口的珍馐美馔,正在成为造福岭南百姓的特色产业。在广东省茂名市,荔枝种植面积已达139万亩,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去年实现产值110亿元,带动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实地察看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你们这里是荔枝之乡,我是慕名而来。千百年前一颗难求的稀罕物,现在全中国人民都可以吃到了。发展荔枝产业,技术、市场都有潜力可挖,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总书记对村民们说道。

对于今后的发展,总书记要求:“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9月3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镇御道口村一家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社员在收获马铃薯。

在河北省沧州市,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旱碱地麦田,了解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针对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总书记要求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书记察看土壤、种子样品等展示,叮嘱“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探索,找到适宜这里的品种、技术和耕种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延安苹果、大同黄花、安吉白茶……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聚力产业振兴,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

丰收之美|“农,天下之本”

△9月11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古村的晒场。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

“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大厦不稳。

金秋时节,沉甸甸的丰收,写在中华大地上,映在乡亲们心里,同时也播种下新的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4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丰收之美丨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中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2022年6月,芒种时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考察,第一站就是永丰这片水稻田。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
2023-09-23 21:50:00
第1视点|在水稻田边,总书记强调抓好春耕备耕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走进水稻田边,察看秧苗培育和土地翻耕情况,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和村民亲切交流,详细询
2024-03-20 08:49:00
...该如何树立和传承优良的家风?一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和实践中有着深深的烙印。习近平同志就是在良好的家风中熏陶成长起来的,他曾讲过“我父亲对我们的要求,使我
2024-06-17 15:42:00
时政微观察丨粮稳天下安
“谁来养活中国?”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回应了这个问题—— “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
2024-10-16 12:24:00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充分彰显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群体的深情
2024-09-21 22:28:00
主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展现代化大农业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吉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定向领航本报记者 闫虹瑾粮食安全是“国之
2023-09-19 01:05:00
...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科技兴农,夯实粮安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江苏苏州,无人机低空高
2024-10-16 13:12:00
编者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
2023-07-04 09:38:00
...新优化。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
2023-12-22 12:2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